目录
- [1. 先给结论:博士级能力 + 免费可用,但惊喜有限](#1. 先给结论:博士级能力 + 免费可用,但惊喜有限)
- [2. 技术拆解:为什么 GPT-5 更像一个「系统」而不是「模型」](#2. 技术拆解:为什么 GPT-5 更像一个「系统」而不是「模型」)
- [3. 性能雷达图:六边形战士的 5 个顶点](#3. 性能雷达图:六边形战士的 5 个顶点)
- [4. 工程亮点:把"成本"打下来,把"安全"做上去](#4. 工程亮点:把“成本”打下来,把“安全”做上去)
- [5. 槽点合集:为什么有人觉得「不够炸裂」](#5. 槽点合集:为什么有人觉得「不够炸裂」)
- [6. 开发者最关心的 3 件事](#6. 开发者最关心的 3 件事)
-
- [① API 价格](#① API 价格)
- [② Tool Calling 新协议](#② Tool Calling 新协议)
- [③ 速率与配额](#③ 速率与配额)
- [7. 行业冲击波:谁最慌?](#7. 行业冲击波:谁最慌?)
- [8. 写在最后:AI 的「iPhone 4」时刻还没到](#8. 写在最后:AI 的「iPhone 4」时刻还没到)
-
- [附录:一分钟上手 GPT-5](#附录:一分钟上手 GPT-5)
如何评价 OpenAI 凌晨发布的 GPT-5?------一场"魔法"退潮后的工程胜利
导读:没有 GPT-4 式的惊呼,也没有 o1 式的震撼,但 GPT-5 依旧让整个 AI 圈熬到了凌晨三点。本文带你 10 分钟看懂:它到底强在哪、弱在哪,以及为什么这可能是 OpenAI 从「科研冲刺」转向「工程落地」的分水岭。
1. 先给结论:博士级能力 + 免费可用,但惊喜有限
- 能力层面:官方基准「屠榜」,代码 SWE-bench 74.9%,幻觉率 <5%,首次在 40+ 职业场景逼近人类专家。
- 体验层面:免费用户即刻可用,Plus/Pro 享更高限额;内置实时路由器,再也不用纠结选 GPT-4o 还是 o3。
- 价格层面:API 价格仅为 Claude Opus 4.1 的 1/15,堪称「价格屠夫」。
- 遗憾层面:无新范式,无公开参数量,无 AGI 的"临门一脚"。
一句话总结:这是 OpenAI 最强、也是最能赚钱的一次"缝合怪"升级。
2. 技术拆解:为什么 GPT-5 更像一个「系统」而不是「模型」
组成模块 | 作用 | 用户体感 |
---|---|---|
Fast 模型 | 秒回简单问题 | 聊天不"转圈" |
Thinking 模型 | 深度推理,耗时 5~30s | 回答带"思考过程" |
实时路由器 | 自动决定调谁 | 再也不用 /o1 或 /gpt4 来回切换 |
官方画饼:未来会把 3 个模块融进单一模型,实现真正的 One-for-All。
3. 性能雷达图:六边形战士的 5 个顶点
根据官方与第三方测试,GPT-5 在以下维度刷新 SOTA:
- 代码 -- SWE-bench 74.9%,前端单文件 88%
- 数学 -- MATH-500 96.8%(未公开,泄露版)
- 幻觉抑制 -- 健康问答错误率 1.6%,比 GPT-4o 降 7×
- 长文本 -- 128k 上下文,Arena 排行榜第一
- Agent 能力 -- 支持 32 步工具调用,GRM 奖励模型立功
4. 工程亮点:把"成本"打下来,把"安全"做上去
- MoE + 小激活:参数未知,但激活量显著低于同档模型,推理成本 ↓
- 合成数据 Pipeline:官方承认 60% 训练语料为合成,保证领域深度
- 安全补全:多层级 RLHF + 宪法 AI,违规率 <0.01%,支持"越狱自检"
5. 槽点合集:为什么有人觉得「不够炸裂」
质疑点 | 背后事实 |
---|---|
无新架构 | Transformer 仍是基座,Scaling Law 边际递减 |
基准"内卷" | 分数逼近天花板,真实体感提升有限 |
发布会翻车 | PPT 把 74.9% 写成 79.4%,被 Reddit 当场抓包 |
中文依旧"机翻感" | 训练语料仍以英文为主,中文逻辑链短 |
6. 开发者最关心的 3 件事
① API 价格
- GPT-5:
$3.00 / 1M tokens
输入,$6.00 / 1M tokens
输出 - 仅为 Claude Opus 4.1 的 1/15,持平 GPT-4o 早期价
② Tool Calling 新协议
- 支持并行函数调用 + 本地执行沙箱
- 示例:一句话让 GPT-5 自动写脚本 → 本地运行 → 返回图表
③ 速率与配额
等级 | 速率 | TPM(tokens / min) |
---|---|---|
免费 | 20 req/min | 40k |
Plus | 80 req/min | 200k |
Pro | 无上限 | 无上限 |
7. 行业冲击波:谁最慌?
- Anthropic:价格被腰斩,Claude 4.1 刚发就背刺
- Google:Gemini 2.5 Pro 尚未公测,已落后一个身位
- 初创公司:套壳 GPT 的「代码 Agent」迎来降维打击,生死时速
8. 写在最后:AI 的「iPhone 4」时刻还没到
如果说 GPT-4 是「功能机」到「智能机」的跃迁,那 GPT-5 更像是 iPhone 3GS :更快、更稳、更便宜,但依旧不是革命。
真正的 iPhone 4 时刻,或许要等到 GPT-6 把多模态、具身智能、自监督推理一次性打包。
但在那之前,GPT-5 已经足够让绝大多数开发者把 P0 需求从「等 AGI」改成「先上线再说」。
毕竟,能落地的生产力,才是第一生产力。
附录:一分钟上手 GPT-5
bash
curl https://api.openai.com/v1/chat/completions \
-H "Authorization: Bearer $OPENAI_API_KEY" \
-d '{
"model": "gpt-5",
"messages": [{"role": "user", "content": "用 Python 画一个心形线。"}],
"stream": true
}'
返回的代码可直接运行,亲测有效!
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 GPT-5 实战案例,点赞过 100 我开一篇《GPT-5 插件开发 24 小时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