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端安全与网络威胁防护笔记

一、终端安全基础

1. 端口与漏洞风险

终端端口可能存在提权漏洞等安全隐患,攻击者可通过以下方式利用漏洞实施攻击:

  • 绕过安全验证机制,在正常网络流量中掺杂攻击代码
  • 通过植入后门程序,长期维持对终端的控制权限

2. 终端防护策略

终端防护策略主要分为两类,核心差异体现在过滤依据和响应速度上:

策略类型 过滤依据 响应特点
基于应用的控制策略 匹配数据包特征 需一定数量数据包通行后,才能判断应用类型并执行拦截
基于服务的控制策略 匹配数据包五元组(源地址、目的地址、源端口、目的端口、协议号) 对任何数据包可立即进行拦截判断,响应速度更快

3. Web 过滤技术

Web 过滤针对网页访问数据实施精准管控,核心内容包括:

  • 过滤对象:符合设定条件的网页访问数据
  • 过滤方式:URL 过滤、文件过滤,可根据 HTTP 协议的不同动作(如 GET、POST 等)进行区分
  • 扩展能力:支持对 HTTPS URL 进行过滤,覆盖加密网页访问场景

二、计算机病毒及其工作机制

1. 病毒基本特性

计算机病毒是一种潜伏在正常文件或程序中的恶意代码,具有自我复制能力,会通过复制自身到正常文件中扩散,并伺机转移到系统文件的关键位置。

2. 病毒核心模块与破坏阶段

  • 引导模块:负责病毒的激活与持久化,通过修改系统配置(如注册表、启动项)或捆绑正常程序,确保病毒在系统启动、文件运行时被触发
  • 破坏阶段 :执行具体恶意行为,主要分为三类:
    • 破坏型:删除系统文件、格式化硬盘、导致系统崩溃
    • 窃取型:记录键盘输入(获取密码)、屏幕截图、上传用户数据至黑客服务器
    • 控制型:远程操控设备(沦为 "肉鸡" 参与 DDoS 攻击)、加密文件实施勒索

三、网关杀毒技术

1. 网关杀毒定义

网关杀毒(Gateway Antivirus) 是部署在网络网关设备(如防火墙、路由器、UTM 统一威胁管理设备等)上的病毒防护技术。其核心作用是在网络流量进入内部网络前,对数据进行扫描过滤,拦截恶意文件、病毒、蠕虫等威胁,阻止其渗透到内部终端或服务器。

2. 网关杀毒的必要性

  • 外部网络(如互联网)是病毒和恶意软件的主要来源,可通过邮件附件、网页下载、文件传输等多种途径侵入内部网络
  • 弥补防火墙防护盲区,对防火墙无法识别的恶意代码进行二次拦截,形成网络边界的第一道主动防护屏障
相关推荐
梦想成为光头强!15 小时前
手机在初次联网的底层流程-关于EPC信令附着
网络·5g
青衫码上行17 小时前
【从0开始学习Java | 第21篇】网络编程综合练习
java·网络·学习
Chicheng_MA17 小时前
IPQ5322 Wi-Fi 7 SoC 路由器方案介绍
网络·路由器·ipq
EasyDSS18 小时前
超越“接收端”:解析视频推拉流EasyDSS在RTMP推流生态中的核心价值与中流砥柱作用
网络·音视频
福澤満満18 小时前
网络安全HTML之旅-标签的基本使用
安全
小糖学代码18 小时前
网络:2.Socket编程UDP
网络·网络协议·udp
Empty_77718 小时前
Python编程之常用模块
开发语言·网络·python
欢璃18 小时前
修电脑日志--电脑开机黑屏只有光标闪
windows·安全·电脑·安全架构
AIwenIPgeolocation19 小时前
数据流通合规新基建 隐私计算平台的三重安全防线
安全
m0_6117799619 小时前
MQTT和WebSocket的差别
网络·websocket·网络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