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电脑的处理器(如 Intel i5)本质上是 MPU,因为它集成了 CPU 核心、缓存、定时器等,但我们日常仍习惯称其为 "CPU"
电脑里的芯片(如 Intel i5、AMD Ryzen)通常被通俗地称为 "CPU",但严格来说更接近MPU(微处理器),它确实也有少量 "片上外设",但与 MCU 的片上外设定位完全不同。
1. 电脑芯片(MPU)为何常被叫做 "CPU"?
- 日常称呼是简化表达:电脑的核心处理器(如 Intel Core 系列)虽然集成了缓存、内存控制器、PCIe 控制器等模块,但用户更关注其 "中央运算" 功能,因此习惯称为 "CPU"。
- 严格分类属于 MPU:它比单纯的 "CPU 核心"(如仅负责指令执行的裸核)集成了更多辅助模块,但远不如 MCU 集成全面(没有 GPIO、ADC 等控制类外设)。
CPU 与 MPU 的区别
MPU(Microprocessor Unit,微处理器)和 CPU 在很多场景下可以视为同一概念的不同表述,但在嵌入式领域有细微差异:
- CPU:更强调 "中央处理单元" 这一功能模块,聚焦于指令执行、运算等核心能力,可理解为 "纯计算核心"。
- MPU :通常指集成了更多辅助功能的处理器芯片,除了 CPU 核心外,可能还包含片上定时器、缓存、内存控制器等模块,但不包含完整的外设(如 GPIO、ADC 等,这些更多是 MCU 的特征)。
简单说:MPU 是 "带辅助功能的 CPU 芯片",而 CPU 更偏向 "纯运算核心" 本身。现代电脑的处理器(如 Intel i5)本质上是 MPU,因为它集成了 CPU 核心、缓存、定时器等,但我们日常仍习惯称其为 "CPU",这是简化的说法。
- 片上外设:是指集成在微控制器或微处理器芯片内部的各种功能模块和接口,这些外设可以直接与主处理器进行通信,从而提供特定的功能。与外部外围设备相比,片上外设具有更小的延迟、更低的功耗以及更高的集成度。常见的片上外设包括 GPIO、ADC、DAC、USART、I2C、SPI、定时器 / 计数器、PWM 控制器、DMA、看门狗定时器等。
- 外设:通常指独立于芯片之外的外部设备,需要通过专门的接口电路和总线(如控制总线、地址总线和数据总线)与集成电路芯片连接。例如外部传感器、存储器、显示设备、通信模块、电机驱动器、键盘、鼠标等。这些外设不属于芯片的一部分,它们与芯片的连接是通过芯片的外部引脚或接口来实现的。
以 STM32 单片机为例,黑色部分是 ARM 公司设计的内核,红色部分是 ST 公司基于 ARM 公司设计的芯片添加的部分,称之为片上外设,绿色是开发者设计应用系统添加的部分,称之为片外外设(外设)。由于涉及芯片内部结构的知识产权等问题,难以获取到全面详细且适用于公开讲解的具体芯片内部图来清晰展示所有片上外设和外设的连接细节等情况,但通过上述 STM32 的例子可以有一个较为直观的理解。
STM32 的单独芯片不是单纯的 CPU ,而是典型的MCU(微控制器) ,其被称为 MCU 的核心原因远不止 "多了 SRAM 和 ROM",而是集成了一整套 "可独立工作的嵌入式系统所需的核心组件"。
为什么 STM32 是 MCU 而非单纯的 CPU?
-
核心构成远超 "CPU + 存储"
STM32 芯片内部不仅包含 CPU 核心(如 Cortex-M 系列内核,负责运算和指令执行),还集成了:
- 存储模块:SRAM(运行时数据存储)、Flash(程序存储);
- 片上外设:GPIO(通用输入输出)、定时器、ADC/DAC(模数 / 数模转换)、UART/I2C/SPI 等通信接口、DMA 控制器、看门狗等;
- 辅助电路:时钟系统、电源管理模块等。
这些组件共同构成了一个 "最小系统",无需外部额外芯片(或仅需少量外围元件,如晶振、电源)就能独立完成控制任务(如驱动传感器、执行器)。
-
CPU 只是 MCU 的一部分
单纯的 "CPU" 指的是中央处理单元 (如 Cortex-M4 内核本身),仅负责运算和指令调度,无法独立工作(需要外部存储、时钟、接口等支持)。
而 STM32 将 CPU 核心与上述所有必要组件集成在单颗芯片内 ,形成了一个 "完整的嵌入式控制单元",这正是 MCU 的定义 ------微控制器是 "集成了 CPU、存储和外设的单芯片控制系统"。
简言之,是否叫 MCU,关键看是否集成了 "能独立运行控制程序所需的全套组件",而非仅多了存储。STM32 满足这一点,因此是 MCU;而单纯的 CPU(如剥离了所有外设的 Cortex-M 内核裸核)则不是。
MCU、NPU、MPU、CPU 的区别
这四类本质是 "不同定位的处理器",核心区别在功能集成度 和专用性:
类型 | 全称 | 核心特点 | 典型应用 |
---|---|---|---|
CPU | 中央处理器 | 通用计算核心,负责执行指令、调度任务,兼容性强但无专用加速 | 电脑、手机的主芯片(如 Intel i9、骁龙 8 Gen3 的 CPU 部分) |
MCU | 微控制器 | 高度集成(CPU + 小容量内存 + GPIO/I2C 等外设接口),低成本低功耗,适合控制逻辑 | 家电(空调遥控器)、传感器模块、汽车车窗控制 |
MPU | 微处理器 | 可理解为 "简化的 CPU",通常只有核心计算单元,需外部搭配内存、外设电路 | 早期嵌入式设备(如老式路由器),现在逐渐被 MCU/SoC 替代 |
NPU | 神经网络处理器 | 专用硬件,针对 AI 推理(如深度学习模型计算)优化,算力强但功能单一 | 手机 AI 芯片(如麒麟 9000 的 NPU)、自动驾驶芯片 |
简单总结:
- GPU :专为并行图形计算设计,擅长处理大规模重复计算(如 3D 建模、光影渲染、像素填充等)。例如游戏中每秒生成数百万个三角形组成的画面,就是 GPU 通过并行计算完成的。
- CPU 是 "全能选手",负责通用计算;
- MCU 是 "嵌入式控制专家",高度集成适合简单控制;
- MPU 是 "简化版 CPU",现在较少单独使用;
- NPU 是 "AI 特长生",只擅长神经网络计算。
它们不是替代关系,而是在不同场景分工合作(比如手机 SoC 里,CPU 负责调度,NPU 负责拍照修图的 AI 计算,MCU 负责传感器数据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