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rchcraft是"极简主义Linux系统",用窗口管理器替代臃肿桌面环境,启动快如闪电,高度自由定制------就像给自己搭了个"精装修的毛坯房"。
软件名称:Archcraf
操作系统支持: 支持x86_64架构电脑,轻量到1GB内存也能流畅运行------适合旧笔记本、树莓派爱好者。
软件介绍:
Archcraft是基于Arch Linux的极简发行版,主打"最小化安装+高度可定制"。它像一个自带工具箱的空房子:你不需要忍受花里胡哨的功能,但能用简单命令把系统改造成自己的理想国。适合追求效率、喜欢折腾技术的人群。

Archcraft的出色功能------极简主义与自由定制的完美平衡
-
核心亮点:
- 极简界面:没有桌面环境的臃肿,窗口管理器像"精装修的毛坯房",只保留必要元素。
- 闪电启动:开机时间比煎个溏心蛋还快(约5秒),旧电脑也能重返青春。
- 高度自由度:从主题到快捷键全自定义,甚至能把自己整不会------但这就是极客的乐趣!

cpolar内网穿透技术带来的便利:
- 如何让Archcraft飞起来?
-
cpolar将内网穿透简单到只要三步! 1.下载安装 → 2. 输入要穿透的端口号 → 3. 立刻获得专属访问链接。
-
效果:无论在家、咖啡馆还是海底捞,都能用手机/平板无缝连接本地开发环境。
-

总结:Archcraft × cpolar = 极客的完美组合
Archcraft是为效率而生的操作系统,适合追求轻量、自由定制的人群;cpolar则解决了"内网困兽"的烦恼。两者结合后,用户既能享受极简系统的流畅体验,又能随时随地远程操控开发环境------简直是程序员、开发者和DIY爱好者的梦想组合!
极客、开发者的轻量战甲按照下面的步骤简简单单就能穿戴!

下面介绍如何在Archcraft中 安装Cpolar 内网穿透工具,并以实现ssh 远程连接Archcraft 例子来说明使用Cpolar内网穿透的好处及优势!
本例使用的是Archcraft最新版,首先我们先检查Archcraft中ssh 服务状态是否正常运行,并测试本地局域网IP连接是否正常!
1. 本地SSH连接测试
首先检查ssh 服务运行状态,输入sudo systemctl status sshd
查看运行状态,active表示运行正常

ssh 服务运行正常后,我们在外部设备上使用Archcraft 局域网IP进行ssh 连接,可以看到也是连接成功,Archcraft 默认用户名密码都是:liveuser,本地测试没有问题后,下面我们在Archcraft中安装cpolar内网穿透软件,实现远程也可以进行ssh 连接,不受局域网限制!

2. Archcraft安装Cpolar
Archcraft是一个基于Arch Linux的Linux发行版,可以使用cpolar Linux 安装方式一键快捷安装,终端的命令界面,我们输入下面指令,如首次使用,可以在下方官网链接中注册账号!
cpolar官网地址: www.cpolar.com
- 使用一键脚本安装命令
ruby
curl -L https://www.cpolar.com/static/downloads/install-release-cpolar.sh | sudo bash
- 向系统添加服务
bash
sudo systemctl enable cpolar
- 启动cpolar服务
sql
sudo systemctl start cpolar
Cpolar安装和成功启动服务后,内部或外部浏览器上通过局域网IP加9200端口即:【192.168.xxx.xxx:9200】访问Cpolar管理界面,使用Cpolar官网注册的账号登录,登录后即可看到cpolar web 配置界面,接下来在web 界面配置即可

3. 配置 SSH公网地址
登录cpolar web UI管理界面后,点击左侧仪表盘的隧道管理------创建隧道:
- 隧道名称:可自定义,注意不要与已有的隧道名称重复
- 协议:tcp
- 本地地址:22
- 域名类型:临时随机TCP端口(首次使用选择随机地址测试)
- 地区:选择China
点击创建

然后打开左侧在线隧道列表,查看刚刚创建隧道后生成的 ssh TCP连接的地址,这个地址就是公网连接地址,我们可以在任意设备上使用该地址进行ssh 连接

4. 公网远程SSH连接
上面在cpolar中创建了ssh 的 公网地址,接下来我们在其他设备上使用公网地址进行ssh 远程连接测试,在Windows 系统命令行进行连接测试,按照ssh 格式输入命令后,可以看到连接成功,执行命令可以列出相关目录!

同样我们使用ssh 连接工具,也可以正常连接,在工具中输入cpolar tcp 公网地址.以Secure CRT为例

我们也可以看到也是可以连接成功,这样我们一个远程ssh 地址就设置好了,无需公网IP和公网服务器即可远程Archcraft!

小结
为了更好地演示,我们在前述过程中使用了Cpolar生成的隧道,其公网地址是随机生成的。
这种随机地址的优势在于建立速度快,可以立即使用。然而,它的缺点是网址是随机生成,这个地址在24小时内会发生随机变化,更适合于临时使用。
我一般会使用固定TCP域名,原因是我希望将地址发送给同事或客户时,它是一个固定、易记的公网地址,这样更显正式,便于流交协作。
5. 固定SSH公网地址
以上步骤使用的是随机临时tcp端口地址,所生成的公网地址为随机临时地址,该公网地址24小时内会随机变化。我们接下来为其配置固定的TCP端口地址,该地址不会变化,设置后将无需每天重复修改地址。
配置固定tcp端口地址需要将Cpolar升级到专业版套餐或以上。
登录Cpolar官网,点击左侧的预留,找到保留的tcp地址,我们来为SSH保留一个固定tcp地址:
- 地区:选择China
- 描述:即备注,可自定义
点击保留

地址保留成功后,系统会生成相应的固定公网地址,将其复制下来

再次打开cpolar web ui管理界面,点击左侧仪表盘的隧道管理------隧道列表,找到我们上面创建的TCP隧道,点击右侧的编辑

修改隧道信息,将保留成功的固定tcp地址配置到隧道中
- 端口类型:修改为固定tcp端口
- 预留的TCP地址:填写官网保留成功的地址,
点击更新
(只需要点击一次更新即可)

隧道更新成功后,点击左侧仪表盘的状态------在线隧道列表,可以看到公网地址已经更新成为了和我们在官网固定的TCP地址和端口一致。

6. SSH固定地址连接
固定好了地址后,使用我们固定的TCP地址进行连接,可以看到连接成功,一个永久不变的固定地址就设置好了

当轻量级系统遇见安全穿透技术,Archcraft与CPolar的结合重新定义了资源敏感场景下的远程开发体验。
本篇文章知识点来源cpolar官网
- cpolar博客:配置二级子域名: www.cpolar.com/blog/config...
- cpolar博客:配置自定义域名: www.cpolar.com/blog/config...
- cpolar博客:配置固定TCP端口地址: www.cpolar.com/blog/config...
- cpolar博客:配置固定FTP地址: www.cpolar.com/blog/conf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