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链表:数据结构中的高效指针艺术

今天我们给大家带来的是数据结构中的单链表的知识点。

一、数据结构是什么

1.定义:

数据结构(Data Structure)是计算机中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的特定方式,它通过定义数据之间的逻辑关系、操作规则以及物理存储形式,旨在高效地实现数据的访问、插入、删除、修改等操作,是计算机科学与编程的核心基础之一。

2.作用:

数据结构的本质是为了平衡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让程序在不同场景下更高效。举例说明:

  • 若需要频繁 "按索引查数据"(如查学生学号对应的信息):选数组(随机访问 O (1)),而非链表(遍历 O (n))。
  • 若需要频繁 "插入 / 删除数据"(如实时日志记录):选链表(修改指针 O (1)),而非数组(移动元素 O (n))。
  • 若需要 "优先处理高优先级任务"(如操作系统任务调度):选堆(优先队列),而非普通队列(仅按顺序处理)。

二、单链表

1.定义:

单链表(Singly Linked List)是一种线性数据结构,由一系列节点(Node)通过指针连接而成,其定义包含以下核心要素:

节点结构:每个节点包含两部分

    • 数据域:存储具体的数据值(如整数、字符串、对象等)
    • 指针域:仅存储下一个节点的地址(或引用),用于指向后继节点

连接方式:节点之间通过指针单向串联,形成链式结构

    • 第一个节点称为头节点(Head),是访问整个链表的起点
    • 最后一个节点的指针域为null(或None),表示链表的结束
    • 只能从当前节点访问其后继节点,无法直接访问前驱节点

逻辑结构 :呈现为线性序列,例如:plaintext

复制代码
头节点 → 节点A → 节点B → 节点C → null

图示:

2.单链表跟数组的对比

2.1访问效率差异的根源:

数组的连续存储使其能通过下标进行随机访问(eg.a[0],a[10]);而链表的分散存储无固定地址规律,只能通过指针逐个跳转,必须顺序遍历。

2.2插入 / 删除效率差异的根源:

数组的中间操作需要 "移动元素" 以维持连续存储的特性(例如在数组 [1,2,3] 的索引 1 插入 4,需将 2、3 后移为 [1,4,2,3]);而链表的插入 / 删除仅需修改指针指向(例如在节点 A 和 B 之间插入节点 C,只需将 A.next 指向 C,C.next 指向 B),无需移动其他节点。

2.3内存灵活性差异的根源:

数组的大小依赖 "连续内存块",初始化时需确保内存中有足够大的连续空间;而链表的节点分散存储,只需内存中有零散的小空间即可,新增节点时动态申请,灵活性更高。

3.单链表的实现

说明:这里我们是通过数据进行模拟的单链表。

代码中的一些参数说明:

e[]:表示节点的值

ne[]:表示节点的next指针是多少

idx:表示存储当前已经用到了哪个点

head:表示头节点的下标

-1表示最后一个节点的地址

图示说明:

3.1初始化链表:

一开始 head = -1,idx = 0,因为还没有加入节点。

cpp 复制代码
void init()
{
    head = -1;
    idx = 0;
}

3.2将x插到头节点(头插法)

图示:

cpp 复制代码
void add_to_head(int x)
{
    // 1. 将新元素x存入当前空闲位置idx的数据域
    //    (把值存一下)
    e[idx] = x;
    
    // 2. 新节点的指针域指向原头节点(head)
    ne[idx] = head;
    
    // 3. 更新头节点指针,使其指向新节点(idx)
    head = idx;
    
    // 4. 移动空闲位置指针idx,为下一次插入新节点做准备
    idx++;
}

3.3将x插入到小标是k的点的后面

图示:

cpp 复制代码
void add(int k, int x)
{
    // 1. 将新元素x存入当前空闲位置idx的数据域
    e[idx] = x;
    
    // 2. 新节点的指针域指向k节点原本指向的下一个节点
    ne[idx] = ne[k];
    
    // 3. 更新k节点的指针域,使其指向新节点idx
    ne[k] = idx;
    
    // 4. 移动空闲位置指针,为下一次插入做准备
    idx++;
}

3.4将下标是k的点后面的点删除

图示:

cpp 复制代码
void remove(int k)
{
    ne[k] = ne[ne[k]];
}

3.5遍历链表

cpp 复制代码
for(int i = head;i != -1;i = ne[i])

三、总结

学习单链表的核心是 "建立指针思维"------ 不纠结于节点的物理位置,而是关注指针的指向关系;同时重视边界条件(空链表、尾节点、单节点)和内存管理(动态链表)。通过 "概念理解→画图分析→代码实现→调试验证" 的流程,可逐步掌握单链表的本质。在学习链表的时候可以多画图,去理解它们的关系。

在你想要放弃的那一刻,想想为什么当初坚持走到了这里,大家共勉!!!

相关推荐
Fanxt_Ja5 小时前
【LeetCode】算法详解#15 ---环形链表II
数据结构·算法·leetcode·链表
侃侃_天下5 小时前
最终的信号类
开发语言·c++·算法
echoarts6 小时前
Rayon Rust中的数据并行库入门教程
开发语言·其他·算法·rust
Aomnitrix6 小时前
知识管理新范式——cpolar+Wiki.js打造企业级分布式知识库
开发语言·javascript·分布式
每天回答3个问题7 小时前
UE5C++编译遇到MSB3073
开发语言·c++·ue5
今后1237 小时前
【数据结构】二叉树的概念
数据结构·二叉树
伍哥的传说7 小时前
Vite Plugin PWA – 零配置构建现代渐进式Web应用
开发语言·前端·javascript·web app·pwa·service worker·workbox
小莞尔7 小时前
【51单片机】【protues仿真】基于51单片机的篮球计时计分器系统
c语言·stm32·单片机·嵌入式硬件·51单片机
小莞尔7 小时前
【51单片机】【protues仿真】 基于51单片机八路抢答器系统
c语言·开发语言·单片机·嵌入式硬件·51单片机
liujing102329297 小时前
Day03_刷题niuke20250915
c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