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line内联函数

一句话总结

inline 是让编译器把函数 "展开" 到调用处的建议,目的是用代码体积换执行速度适合简短且频繁调用的函数。inline 会让编译器会尝试把函数代码直接 "复制粘贴" 到调用它的地方,而不是跳转到函数定义处执行。

举例

想象你写文章时,经常需要用到 "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玛峰" 这句话。有两种写法:

  1. 普通函数式:每次需要时,都写 "参见附录 A",然后在附录 A 里写完整句子。
  2. inline 式:每次需要时,直接把完整句子写在当前位置。

普通函数 vs inline 函数(代码对比)

假设我们要实现一个简单的 "求两数之和" 功能:

1. 普通函数(无 inline)
cpp 复制代码
// 函数定义(像"附录A")
int add(int a, int b) {
    return a + b;
}

// 调用处
int main() {
    int x = 10, y = 20;
    int result = add(x, y);  // 这里会跳转到add()函数的位置执行
    return 0;
}

执行过程

调用 add(x,y) 时,程序会先暂停当前工作,保存现场(如寄存器数据),跳转到 add 函数的代码处执行,计算完成后再跳转回来,恢复现场。这个过程有额外开销。

2. inline 函数(有 inline)
cpp 复制代码
// inline函数定义(像"直接写完整句子")
inline int add(int a, int b) {
    return a + b;
}

// 调用处
int main() {
    int x = 10, y = 20;
    int result = add(x, y);  // 编译器可能直接替换为:int result = x + y;
    return 0;
}

执行过程

编译器看到 inline 后,会尝试把 add(x,y) 直接替换成 x + y,省去了函数调用的跳转和现场保存开销,就像直接写 x + y 一样高效。

为什么要用 inline

  • 优点:减少函数调用的 "额外开销"(尤其适合频繁调用的短函数)。比如循环中调用的小函数,内联后能明显提速。
  • 缺点:如果函数体很大(比如几十行代码),内联会导致代码重复 "复制粘贴",使最终的程序体积变大(代码膨胀),反而可能降低效率。

关键注意点:

  1. 编译器说了算inline 只是 "建议",不是 "命令"。如果函数体复杂(有循环、递归等),编译器会无视 inline,按普通函数处理。
  2. 通常放头文件inline 函数的定义需要让编译器在调用处 "看得到 ",所以一般写在头文件里(普通函数通常只在头文件声明,源文件定义)。
  3. 适合短函数:只有一两行的简单函数(如求最大值、交换变量)才适合内联,长函数内联反而不好。
相关推荐
考虑考虑3 小时前
Jpa使用union all
java·spring boot·后端
用户3721574261353 小时前
Java 实现 Excel 与 TXT 文本高效互转
java
浮游本尊5 小时前
Java学习第22天 - 云原生与容器化
java
聚客AI6 小时前
🙋‍♀️Transformer训练与推理全流程:从输入处理到输出生成
人工智能·算法·llm
渣哥6 小时前
原来 Java 里线程安全集合有这么多种
java
间彧6 小时前
Spring Boot集成Spring Security完整指南
java
间彧7 小时前
Spring Secutiy基本原理及工作流程
java
Java水解8 小时前
JAVA经典面试题附答案(持续更新版)
java·后端·面试
大怪v8 小时前
前端:人工智能?我也会啊!来个花活,😎😎😎“自动驾驶”整起!
前端·javascript·算法
洛小豆10 小时前
在Java中,Integer.parseInt和Integer.valueOf有什么区别
java·后端·面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