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内元素、块元素、空元素
- 行内元素:span、img、input...
- 块级元素:div、footer、header、h...
- 空元素:br、hr...
元素之间的转换问题:
- display:inline 把元素转换成行内元素 =》不独占一行,不可以设置宽高
- display:inline-block 把元素转换成行内块元素 =》 不独占一行,可以设置宽高
- display:block 把元素转换成块元素 =》 独占一行,可以设置宽高
二、link和@import有什么区别
- 用法:link是html标签,@import是css规则
- 兼容性:link先有,后有@impot(兼容性link比@import兼容)
- 加载顺序:浏览器先加载标签link,后加载@import
三、title与h1,b与strong,i与em
-
定义
- title:概括了网站信息,可以告诉搜索引擎或者用户关于这个网站的内容主题是什么
- h1:文章主题内容,告诉蜘蛛我们的网站最主要的内容是什么
-
区别
- title 是显示在网页标题上的,h1是显示在网页内容上的
- title 比 h1 添加的重要 =》SEO(搜索引擎优化 周期长成本低),h1一般用作网页logo标题
-
定义
- b:实体标签,用来给文字加粗的
- strong:逻辑标签,用来加强字符语气的
-
区别
- b 标签只有加粗的样式,没有实际含义
- strong 表示标签内字符比较重要,在一些无障碍阅读功能中有语气加强的功能
-
题外:为了符合css3的规范,b尽量少用改用strong就行了
-
定义
- i:实体标签,用来做文字倾斜的
- em:逻辑标签,用来强调字符语气
-
区别
- i 只是一个倾斜标签,没有实际含义
- em 表示标签内字符重要,用以强调
-
场景:i多用在字体图标,em多用在术语上(医药,生物)
四、img标签title和alt的区别
- 区别1
- title:鼠标移入图片显示的值
- alt:图片无法加载时显示的值
- 区别2
- 在SEO层面上,蜘蛛抓取不到图片的内容,所以前端在写img标签的时候为了增加seo效果要加入alt属性来描述这张图片是什么内容或关键词
五、png、jpg、gif这些图片格式解释一下,分别什么时候使用?
- png:无损压缩,尺寸体积要比jpg/jpeg大,适合做小图标
- jpg:采用压缩算法,有一点失真,比png体积要小,适合做中大图片
- webp:同时支持有损或者无损压缩,相同质量的图片,webp具有更小的体积,但兼容性不太好
- gif:一般做动图使用
六、h5的新特性
- 语义化标签:footer、header、aside、nav ...
- video视频,audio音频,track字幕(.vtt)
- canvas画布
- 表单控件:calemdar、data、time、email ... 表单属性:palceholder ...
- localStorage和sessionStorage
七、严格模式和混杂模式
- 严格模式:是以浏览器支持的最高标准运行
- 混杂模式:页面以宽松向下兼容的方式显示,模拟老式浏览器的行为
八、link是同步加载还是异步加载
在 HTML 中,<link>
标签的加载方式取决于其rel
属性的值和具体用途,主要分为同步加载 和异步加载两种情况:
- 核心 CSS(
rel="stylesheet"
):同步加载,阻塞 HTML 解析和渲染。 - 非核心资源(
preload
/preconnect
/prefetch
等):异步加载,不阻塞主线程。
九、什么是 HTML 语义化?语义化标签有哪些优势?
-
定义 :语义化指使用 "有明确含义" 的标签(如
<nav>
表示导航栏,<article>
表示文章主体),而非仅用<div>
(无语义,仅作容器)来组织页面结构。 -
核心优势:
- 可读性与维护性 :开发者能快速理解文档结构(如看到
<footer>
就知道是页脚),团队协作更高效; - SEO 优化 :搜索引擎(如百度、谷歌)能通过语义标签识别页面核心内容(如
<main>
中的内容权重更高),提升搜索排名; - accessibility(无障碍):屏幕阅读器(给视障用户使用)能通过语义标签判断内容类型,提升用户体验(如读 "导航栏" 而非 "div 区域");
- 减少 CSS 依赖 :部分语义标签自带默认样式(如
<h1>
加粗放大、<address>
斜体),简化样式开发。
- 可读性与维护性 :开发者能快速理解文档结构(如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