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泡排序 的核心思想:两两相邻的元素进行比较 ,将较大或最小的元素逐步"冒泡"到序列的末尾 ,一趟冒泡排序的目标是完成一次从头到尾的遍历,最终可将任意一组数据 排成升序 或着降序。
我们以升序为例,先来理解一下冒泡的过程:

比如,给定一个元素个数为 10 的数组,我们来分析一下怎么个冒泡排序法:10个元素的话要比较9 轮,依次将最大的元素移动到最后面的位置上。每一轮相邻两个元素进行逐步比较,10个元素每轮逐级递减,比较 ( 10 - 1 - i ) 次。
cs
#include <stdio.h>
//升序
void paixu(int arr[],int sz)
{
int i = 0;
//轮数
for (i = 0; i < sz-1; i++)
{
int j = 0;
//一轮排序的过程
for (j = 0; j < sz - 1 - i; j++)
{
if (arr[j] > arr[j + 1])
{
int tmp = arr[j];
arr[j] = arr[j + 1];
arr[j + 1] = tmp;
}
}
}
for (int i = 0; i < sz; i++)
{
printf("%d ",arr[i]);
}
}
int main()
{
int arr[10] = { 9,3,5,4,1,7,2,6,8,0 };
int sz = sizeof(arr) / sizeof(arr[0]);
paixu(arr,sz);
return 0;
}
运行结果:

大家一定要理解冒泡排序这个过程,但是会遇到这么一种情况:如果一组数据中只有一个元素比较突兀,其他元素都是正常按照升序排列的,那么这个时候,只需要走一轮即可,但是该段代码并不会比较一轮后停下来。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只需要对代码进行稍作修改。

这时,只要我们设置一个变量就可以了。
看到这里,你是否对冒泡排序感到清晰明了了,赶快动手试一试吧。加油!!
这里小博送上自己喜欢的一句话给大家,"夏虫不可语冰,井蛙不可语海,曲士不可语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