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子 S7-200 SMART PLC: 3 台电机顺启逆停控制(下篇):逆序停止与安全保障实现

上篇我们完成了 "M1→M2→M3" 的顺序启动逻辑设计,而工业控制中 "逆序停止"(M3→M2→M1)的复杂性更高 ------ 需避免因先停前级电机导致后级物料堆积,同时要保证急停、过载等安全信号的最高优先级。本文将详细拆解逆序停止逻辑、安全冗余设计及调试要点,完成整套程序闭环。

一、核心突破:逆序停止逻辑设计

逆序停止的关键是 "先停最后启动的电机,延时后停前一级",且停止过程中需保留 "系统状态记忆"(不能直接切断总运行标志 M0.0)。我们通过停止标志位 M0.1和两个停止定时器(T39、T40)实现受控的延时停止序列。

1. 停止定时器规划

延续上篇定时器配置逻辑,新增两个 100ms 定时器用于停止延时:

|-------|------------|-----|------|---------------------|
| 内部定时器 | 功能 | 预设值 | 延时时间 | 触发条件 |
| T39 | M3→M2 停止延时 | 50 | 5 秒 | 停止标志 M0.1 置位且 M3 运行 |
| T40 | M2→M1 停止延时 | 50 | 5 秒 | T39 计时到且 M2 运行 |

2. 逆序停止梯形图程序(网络 3)

|----------------------------------------------------------------------------|
| |

逻辑拆解(关键步骤):
  1. 停止序列触发 :当系统运行(M0.0=ON)时,按下总停止按钮 SB2(常闭触点 I0.1 断开→梯形图中 "]/[" 触点闭合),置位停止标志 M0.1

→ 这里不用直接复位 M0.0,是为了保留 "当前电机运行状态",确保定时器能正常触发。

  1. M3 立即停止:M0.1 置位后,直接通过 "复位指令 (R)" 切断 Q0.2(M3 接触器),实现 "按下停止按钮后 M3 先停"。
  2. T39 与 M2 停止:M0.1=ON 且 Q0.2=ON(M3 未完全断开前的状态)时,T39 开始计时;5 秒后 T39 触点闭合,复位 Q0.1(M2 停止)。
  3. T40 与 M1 停止:T39=ON 且 Q0.1=ON(M2 未完全断开前的状态)时,T40 开始计时;再 5 秒后 T40 触点闭合,复位 Q0.0(M1 停止)。
  4. 系统复位:T40 计时到后,同时复位 M0.0(系统运行标志)和 M0.1(停止标志),系统回到初始状态,可等待下一次启动。

二、安全冗余:双重保障设计(网络 4)

工业控制中 "安全不能依赖单点逻辑",需确保急停、过载等信号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切断电机。我们在上篇 "启动回路串联安全信号" 的基础上,新增独立安全网络,强制复位总运行标志 M0.0。

安全逻辑梯形图(网络 4)

|----------------------------------------------------------------------------|
| |

安全设计核心:
  1. 优先级最高:此网络独立于启动和停止序列,只要任意安全信号触发(如急停按下→I0.2 断开→"]/[" 触点闭合),立即复位 M0.0。

→ M0.0=OFF 后,所有依赖 M0.0 的电机(Q0.0~Q0.2)和定时器(T37~T40)都会停止,实现 "安全信号直接切断"。

  1. 冗余保障:上篇启动回路(网络 1)已串联安全信号,此网络新增 "强制复位 M0.0",避免因启动回路故障导致安全信号失效,符合工业 "双重保护" 标准。

三、状态可视化:运行指示灯控制(网络 5)

指示灯用于现场人员直观判断电机状态,逻辑简单但需确保 "与电机接触器状态完全同步"(避免接触器故障导致指示灯误判)。

指示灯梯形图程序

|----------------------------------------------------------------------------|
| |

设计要点:
  • 直接取接触器输出端 Q0.0~Q0.2 的状态控制指示灯,而非中间标志位(如 M0.0),确保 "灯亮 = 电机真运行",避免中间逻辑故障导致的误显示。

四、现场调试:分步骤验证(避坑指南)

程序编写完成后,需按 "安全→启动→停止" 的顺序调试,避免因逻辑漏洞导致设备损坏或安全事故。

1. 第一步:安全逻辑测试(优先级最高)

  • 测试目的:验证急停、过载、总停止按钮能否立即切断所有输出。
  • 操作步骤
    1. 断电状态下,按 I/O 地址表接好外部线路(重点检查常闭触点:SB2、ES、FR1~FR3)。
    2. 通电后,强制置位 M0.0(通过 STEP 7-Micro/WIN SMART 的 "状态表" 强制 ON),观察 Q0.0~Q0.2 是否为 ON(电机启动)。
    3. 分别触发以下信号,观察 Q0.0~Q0.2 是否立即 OFF:
      • 按下急停按钮 ES(I0.2 断开);
      • 模拟过载(断开 FR1~FR3 任意一个输入,如拔下 I0.3 接线);
      • 按下总停止按钮 SB2(I0.1 断开)。
  • 合格标准:任何安全信号触发后,Q0.0~Q0.2 需在 1 个 PLC 扫描周期内(约 10ms 内)断开。

2. 第二步:顺序启动测试

  • 测试目的:验证 M1→M2→M3 的延时启动逻辑是否准确。
  • 操作步骤
    1. 确保所有安全信号复位(ES、SB2 弹起,FR1~FR3 闭合)。
    2. 按下总启动按钮 SB1(I0.0=ON),观察状态表:
      • 0 秒:M0.0=ON,Q0.0=ON(M1 启动),T37 开始计时;
      • 5 秒:T37=ON,Q0.1=ON(M2 启动),T38 开始计时;
      • 10 秒:T38=ON,Q0.2=ON(M3 启动),所有电机运行。
  • 常见问题排查
    • 若 T37 不计时:检查 M0.0 是否为 ON(启动回路是否通)、T37 的 PT 值是否设为 50;
    • 若 M2 不启动:检查 T37 的常开触点是否闭合(状态表中 T37 的 "当前值" 是否≥50)。

3. 第三步:逆序停止测试

  • 测试目的:验证 M3→M2→M1 的延时停止逻辑是否准确。
  • 操作步骤
    1. 所有电机正常运行(Q0.0~Q0.2=ON)。
    2. 按下总停止按钮 SB2(I0.1 断开),观察状态表:
      • 0 秒:M0.1=ON,Q0.2=OFF(M3 停止),T39 开始计时;
      • 5 秒:T39=ON,Q0.1=OFF(M2 停止),T40 开始计时;
      • 10 秒:T40=ON,Q0.0=OFF(M1 停止),M0.0=OFF、M0.1=OFF(系统复位)。
  • 常见问题排查
    • 若 M3 不停:检查 M0.1 是否置位、Q0.2 的复位指令是否生效;
    • 若 T40 不计时:检查 T39 是否为 ON、Q0.1 是否为 ON(M2 未停止前的状态)。

五、整套程序总结:3 个核心设计原则

  1. 标志位分层控制:用 M0.0(系统运行)和 M0.1(停止序列)分层管理状态,避免单一标志位导致的逻辑混乱,便于调试和维护。
  2. 定时器递推逻辑:启动(T37→T38)和停止(T39→T40)均采用 "前一个定时器触发后一个" 的递推方式,确保延时顺序准确,且避免定时器误触发。
  3. 安全冗余优先:安全信号同时串联在 "启动回路" 和 "强制复位回路",实现 "双重切断",符合工业控制的 "故障安全" 原则(Fail-Safe)。

最终程序闭环

至此,3 台电机的 "顺序启动、逆序停止 + 安全保障" 程序已完整实现。整套程序可直接应用于传送带、泵组等需分级启停的设备,实际使用时只需根据现场需求调整定时器预设值(如将 5 秒改为 10 秒,只需将 PT 值从 50 改为 100),灵活性高。

若需进一步优化(如增加启动前预警、故障报警灯),或对某部分逻辑有疑问,可结合现场设备参数进一步调整!

相关推荐
SongYuLong的博客14 小时前
Linux开源代码汇总
linux·运维·服务器
铭哥的编程日记14 小时前
【Linux网络】应用层协议HTTP
linux·运维·http
SakitamaX14 小时前
nginx
运维·nginx
云飞云共享云桌面14 小时前
三维设计办公资源如何共享集中和安全管控?
运维·服务器·数据库·安全·自动化·制造
图乐aj15 小时前
kafka 运维基础知识
运维·kafka
jyan_敬言15 小时前
【Docker】定义和运行多容器应用程序
运维·docker·容器·学习方法
傲世(C/C++,Linux)15 小时前
Linux系统编程——进程通信之有名管道
android·linux·运维
雷工笔记16 小时前
计算机更换硬盘并新装系统
运维·学习
运维成长记16 小时前
11月份运维面试题
运维
yuanManGan16 小时前
走进Linux的世界:进程优先级
linux·运维·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