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 [工厂方法模式(Factory Method Pattern)](#工厂方法模式(Factory Method Pattern))
- 核心原理
- [Java 实践示例](#Java 实践示例)
- 运行结果
- 工厂方法模式的特点
- 工厂方法模式的应用场景
工厂方法模式(Factory Method Pattern)
工厂方法模式是 23 种设计模式中的一种创建型模式,其核心思想是定义一个创建对象的接口,但由子类决定要实例化的类是哪一个。工厂方法让类的实例化推迟到子类中进行,从而实现创建逻辑与使用逻辑的解耦。
核心原理
抽象产品(Product):
定义产品的接口,是工厂方法模式所创建对象的超类型
描述所有产品共有的公共接口
具体产品(ConcreteProduct):
实现抽象产品接口,是工厂方法模式的创建目标
每个具体产品对应一个具体工厂
抽象工厂(Factory):
声明工厂方法,该方法返回一个抽象产品类型
可以包含其他与产品相关的业务逻辑
具体工厂(ConcreteFactory):
实现抽象工厂的工厂方法,返回具体产品的实例
负责创建对应类型的具体产品
工厂方法模式的核心是 "将对象创建延迟到子类",通过多态性实现了产品创建的灵活扩展。
Java 实践示例
以 "文档编辑器" 为例实现工厂方法模式:
编辑器可以创建不同类型的文档(文本文档、表格文档)
每种文档由对应的工厂负责创建
java
package com.example.demo;
public class FactoryMethodPatter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创建文本文档工厂并使用
DocumentFactory textFactory = new TextDocumentFactory();
Editor textEditor = new Editor(textFactory);
textEditor.newDocument();
textEditor.openDocument();
System.out.println("---");
// 创建表格文档工厂并使用
DocumentFactory tableFactory = new TableDocumentFactory();
Editor tableEditor = new Editor(tableFactory);
tableEditor.newDocument();
tableEditor.openDocument();
}
// 抽象产品:文档接口
public interface Document {
void create();
void open();
}
// 具体产品:文本文档
public static class TextDocument implements Document {
@Override
public void create() {
System.out.println("创建文本文档");
}
@Override
public void open() {
System.out.println("打开文本文档,显示文本内容");
}
}
// 具体产品:表格文档
public static class TableDocument implements Document {
@Override
public void create() {
System.out.println("创建表格文档");
}
@Override
public void open() {
System.out.println("打开表格文档,显示表格内容");
}
}
// 抽象工厂:文档工厂接口
public interface DocumentFactory {
Document createDocument();
}
// 具体工厂:文本文档工厂
public static class TextDocumentFactory implements DocumentFactory {
@Override
public Document createDocument() {
return new TextDocument();
}
}
// 具体工厂:表格文档工厂
public static class TableDocumentFactory implements DocumentFactory {
@Override
public Document createDocument() {
return new TableDocument();
}
}
// 编辑器类(使用产品的客户端)
public static class Editor {
private DocumentFactory factory;
// 注入工厂
public Editor(DocumentFactory factory) {
this.factory = factory;
}
// 新建文档
public void newDocument() {
Document doc = factory.createDocument();
doc.create();
}
// 打开文档
public void openDocument() {
Document doc = factory.createDocument();
doc.open();
}
}
}
运行结果
bash
创建文本文档
打开文本文档,显示文本内容
---
创建表格文档
打开表格文档,显示表格内容
工厂方法模式的特点
优点:
符合开闭原则:新增产品时只需添加对应的具体产品和具体工厂,无需修改原有代码
解耦创建与使用:客户端只需关心抽象产品和抽象工厂,无需知道具体实现
多态性:通过不同工厂创建不同产品,客户端可透明地使用不同产品
缺点:
类数量增加:每增加一个产品,通常需要新增一个具体产品类和一个具体工厂类
复杂度提高:相比简单工厂模式,引入了更多的抽象和接口
与简单工厂模式的区别:
简单工厂:由一个工厂类负责所有产品的创建,新增产品需修改工厂类(违反开闭原则)
工厂方法:每个产品由对应的工厂创建,新增产品只需新增工厂(符合开闭原则)
工厂方法模式的应用场景
类库设计:
框架需要提供扩展点时,如 Java 集合框架中的Collection接口的iterator()方法(工厂方法),由具体集合类(如ArrayList、HashSet)实现
日志框架:
不同日志实现(如 Log4j、SLF4J)可通过工厂方法模式切换,客户端面向抽象日志接口编程
数据库访问:
不同数据库(MySQL、Oracle)的连接创建,可通过ConnectionFactory的不同实现类完成
插件系统:
支持插件扩展的系统,每个插件对应一个工厂,通过工厂方法创建插件实例
GUI 工具包:
跨平台 GUI 工具包中,按钮、文本框等组件的创建由对应平台的工厂实现(如 WindowsFactory、MacFactory)
工厂方法模式是创建型模式中应用最广泛的模式之一,它通过将对象创建延迟到子类,实现了创建逻辑的灵活扩展,是框架设计中常用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