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配器模式(Adapter Pattern)
概念:· 一种结构型设计模式;
· 目的是将一个类的接口转换为客户端所期望的接口,使原本不兼容的类可以协同工作;
UML结构:
+----------------+ | Target | <-- 客户端期望的接口 |----------------| | +Request() | +----------------+ ^ | implements | +----------------+ | Adapter | <-- 适配器 |----------------| | -adaptee: Adaptee | | +Request() | +----------------+ | +----------------+ | Adaptee | <-- 被适配者 |----------------| | +SpecificRequest() | +----------------+代码示例:
cs/// <summary> /// 客户端希望的接口(目标接口) /// </summary> public interface ITarget { void Request(); } /// <summary> /// 需要被适配的类 /// </summary> public class Adaptee { public void SpecificRequest() { Console.WriteLine("Adaptee: SpecificRequest called."); } } /// <summary> /// 适配器 /// </summary> public class Adapter : ITarget { private readonly Adaptee _adaptee; public Adapter(Adaptee adaptee) { this._adaptee = adaptee; } public void Request() { _adaptee.SpecificRequest(); } } /// <summary> /// 客户端 /// </summary> public class Clien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 { // 创建一个需要被适配的对象 Adaptee adaptee = new(); // 生成一个适配器对象,并注入被适配的对象 ITarget target = new Adapter(adaptee); // 调用统一接口 target.Request(); } }特点:
优点:· 可以让两个原本接口不兼容的 ;
· 符合开闭原则,无需修改已有的类的代码;
· 客户端透明调用 ,无需关心适配器的实现;
缺点:· 增加系统的复杂度:多了一层适配器;
· 适配器的数量可能会随着类的增加而增加;
· 过度使用可能会导致类层次的混乱 ;
适用场景:
· 系统希望使用现有类,但接口不符合需求;
· 需要将多个已有类统一接口 ,便于客户端调用;
· 希望通过封装改变类的接口而不改变原有类;
举例场景:
· 为旧版本只支持USB充电的手机适配一个Type-C接口,类似于转接头;
【设计模式】适配器模式
大飞pkz2025-09-26 15:35
相关推荐
Momentary_SixthSense6 小时前
serdeMediaTea7 小时前
Python 文件操作:JSON 格式2501_930707787 小时前
使用C#代码添加或删除PPT页面百锦再7 小时前
金仓数据库提出“三低一平”的迁移理念茉莉玫瑰花茶7 小时前
从零搭建 C++ 在线五子棋对战项目:从环境到上线,全流程保姆级教程卡卡酷卡BUG7 小时前
2025年Java面试题及详细解答(MySQL篇)野生工程师7 小时前
【Python爬虫基础-1】爬虫开发基础wuwu_q7 小时前
彻底讲清楚 Kotlin 的 when 表达式北城以北88887 小时前
SSM--MyBatis框架之动态SQL木易 士心8 小时前
Android 开发核心技术深度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