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核心比喻:一个超级简化的"大脑"
想象一下,神经网络的最初灵感就来自于生物大脑。
-
你的大脑里有数十亿个叫做神经元 (Neuron) 的细胞。
-
这些神经元通过叫做突触 (Synapse) 的东西互相连接,形成一个巨大的网络。
-
当你学习新东西时(比如骑自行车),你实际上是在增强或减弱某些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强度。连接变强了,下次就更容易做出正确的动作。
人工神经网络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ANN) 就是对这个过程的数学模仿。它不是用生物细胞,而是用简单的数学单元和连接来构建一个系统,这个系统也能通过"经验"来学习。
2. 最简单的单元:一个"人工神经元"
忘掉整个网络,我们先看一个最基础的零件。一个人工神经元(也叫节点 Node)做的事情非常简单,就像一个微型决策器。
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简单的函数 decide():
// 伪代码
function decide(input1, input2, input3) {
// 步骤1: 加权求和 (Weighted Sum)
// 每个输入都有一个"重要性",叫做"权重(Weight)"。
// 权重越高,代表这个输入对最终决策的影响越大。
let weight1 = 0.5;
let weight2 = -1.0;
let weight3 = 0.8;
let sum = (input1 * weight1) + (input2 * weight2) + (input3 * weight3);
// 步骤2: 激活函数 (Activation Function)
// 根据计算出的总和,做出一个"开"或"关"的决定。
// 就像一个调光开关,如果总和足够大,就亮灯;否则就保持熄灭。
if (sum > 0) {
return 1; // "激活" 或 "开火" (Fire)
} else {
return 0; // "不激活"
}
}
总结一下,一个神经元只做两件事:
-
汇集信息:把所有输入信号根据各自的"重要性"(权重)加起来。
-
做出决策:使用一个"激活函数"来判断这个总信号强度是否足以触发一个输出信号。
3. 从单元到系统:连接成"网络"
一个神经元能力有限,但把成千上万个神经元连接起来,奇迹就发生了。
它们通常被组织成 层" (Layers):
-
输入层 (Input Layer):
-
这是数据的入口。
-
例子:如果要识别一张 28x28 像素的手写数字图片,输入层可能就有 784 个神经元,每个神经元对应一个像素点的灰度值。
-
-
隐藏层 (Hidden Layers):
-
这是真正进行大部分计算和模式识别的地方。它们之所以"隐藏",是因为我们既不直接给它们输入,也不直接从它们那儿看输出。
-
前一层的所有神经元通常会连接到后一层的所有神经元。
-
网络可以有一个或多个隐藏层。层数越多,网络就越"深",这就是"深度学习" (Deep Learning) 中"深度"的来源。
-
工作过程:输入层把像素信息传给第一个隐藏层,第一个隐藏层可能会识别出一些简单的边缘、角落;第二个隐藏层会把这些边缘、角落组合起来,识别出更复杂的形状,比如圆圈、横线;再往后的层可能会把圆圈和横线组合起来识别出"6"或"9"的特征。
-
-
输出层 (Output Layer):
-
这是网络的最终答案。
-
例子:在手写数字识别任务中,输出层可以有 10 个神经元,分别代表数字 0 到 9。如果最终代表"7"的那个神经元被激活的程度最高,那么网络的预测结果就是"7"。
-
4. 核心魔法:"学习"的过程 (Training)
我们有了网络结构,但那些权重 (Weights) 该设置成多少呢?一开始,它们都是随机的,所以网络只会胡乱猜测。
"学习"或"训练"的过程,本质上就是自动调整数百万个权重,让网络的猜测越来越准的过程。
这个过程就像你调试一个有无数个旋钮的复杂音响系统:
-
前向传播 (Forward Propagation):
-
给网络一张"5"的图片。
-
数据从输入层流经隐藏层到达输出层,网络根据当前的权重进行一次计算,得出一个猜测结果(比如它可能猜是"8")。
-
-
计算损失 (Calculate Loss/Error):
- 比较网络的猜测("8")和正确答案("5")。它们之间的差距有多大?这个差距就是损失 (Loss) 或 误差 (Error)。
-
反向传播 (Backpropagation):
-
这是最关键、最巧妙的一步 。利用微积分(具体是链式法则),从输出层开始,反向 计算出网络中每一个权重对最终的误差"贡献"了多少。
-
这就好比,我们知道最终声音太吵了(误差),反向传播就能告诉我们,是第5号、23号和101号旋钮(权重)应该调低一点,而第7号旋钮应该调高一点。
-
-
更新权重 (Update Weights):
- 根据反向传播计算出的"贡献度",对网络中所有的权重进行一次微小的调整(这个调整过程叫梯度下降 Gradient Descent)。目标是让下次再遇到同样的输入时,计算出的误差会小一点。
将这四个步骤用成千上万张不同的图片重复进行几百万次,网络中的权重就会被"优化"到一个非常好的状态,使得它对从未见过的图片也能做出非常准确的预测。
和 LLM有什么关系?
像Gemini或GPT这样的LLM,就是一个规模极其巨大、结构极其特殊的神经网络。
-
它的输入和输出 都是Token(词或字的一部分)。
-
它的结构 是一种叫做Transformer的特殊神经网络架构,这种架构特别擅长处理序列数据(比如语言)。
-
它的学习任务 极其简单:"根据前面的所有词,预测下一个最可能的词是什么"。
-
通过在整个互联网的海量文本上进行这个简单的预测任务,这个巨大的神经网络(拥有数十亿甚至上万亿的权重/参数)自动学习到了语法、事实、逻辑、风格,甚至某种程度的推理能力。
所以,当你和LLM对话时,它本质上是在进行一场数学计算:根据你输入的句子,在它那庞大无比的、已经训练好的权重网络中,计算出下一个最应该出现的词是什么,然后一个词一个词地生成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