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来自于:zha-ge.cn/java/115
Lazy能否有效解决循环依赖?答案比你想的复杂
记得有一次项目重构,刚好碰上了两个Bean「互相喜欢」的情境。A 里面要用 B,B 里面又要用 A。典型的循环依赖嘛。Spring 启动直接报错,像极了早恋被班主任逮住。
同事提了个办法:用 @Lazy
!可行吗?说真的,当时我信了半截......
故事是这样的
我老老实实在A和B上都加了 @Lazy
,美滋滋地以为一切OK。代码大概这样:
java
@Component
public class A {
@Autowired
@Lazy
private B b;
// ...
}
B里面也来一手,但是看到这里你可能都能猜到,心态飘了。
踩坑瞬间
真相只有一个:不是所有循环依赖,@Lazy 都能救场!
现场踩雷清单:
- 场景判断题:如果你用的是单例,Spring 的确能"缓一口气";多例(prototype)?直接GG。
- @Lazy 不是万能钥匙。构造器注入碰循环依赖,@Lazy 小手一抖表示爱莫能助------除非你换回 setter 或 field 注入。
- 有些框架(比如MyBatis-Plus)暗中搞"花式注入",你以为加了@Lazy,实际根本没进Spring默认处理流程!
我在开发环境跑了一下,结果:
构造器注入 | setter/field注入 | |
---|---|---|
单例 | GG | 可以试试 |
多例 | 全晕 | 全晕 |
最后,循环依赖的故事变成了:@Lazy
不是灵丹妙药,是保姆级平衡剂,有用时能帮买瓶可乐,没用的时候就像一瓶开了盖的雪碧------气全没了。
探索过的骚操作
当然,身为不服输的程序猿,怎么可能直接认栽!
- 把构造器注入都换成setter注入,项目里一堆代码火山爆发似的改......
- 用
ApplicationContextAware
手搓IoC,各种 getBean,堪称反直觉大合集。 - 重构业务逻辑,干脆避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才是治本之道!
非要顶着循环依赖么?那就认认真真查到底是不是业务设计就不行。
经验启示
聊到最后,如果你正撸着咖啡想着用@Lazy
优雅化解循环依赖,请务必牢记:
- 先看注入方式,再用@Lazy,别让自己踩进构造器注入的深坑;
- 能重构就重构,循环依赖本来就不优雅;
- 碰到多例Bean循环依赖,甭想了,赶紧调整设计;
总归一句话:@Lazy
能解一时之急,解不了结构性的矛盾。写代码嘛,咱既要有巧劲,也要有狠劲。
吹到这儿,故事就到这。你有没有用@Lazy
踩过坑?欢迎评论区互相嘲笑、安慰、抱团取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