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我的 monorepo 迁移到 Bun,这是我的真实反馈

我最近把 Intlayer(一个 i18n 解决方案) ------一个由多个应用组成的 monorepo(Next.js、Vite、React、design-system 等)从 pnpm 迁移到了 Bun

总结(TL;DR):如果早知道,我可能不会这么做。

我以为只需要几个小时,结果花了大约 20 个小时

我被 Bun 的 "一体化" 承诺和令人印象深刻的性能基准吸引。

我提示、我 cursor、我的包构建飞快,太棒了。

然后我提交(commit)......遇到了第一个问题。

Husky 崩了

原来你需要手动在 commit-msgpre-commit 文件中添加 Bun 的路径。

没有任何官方文档提到这一点。

我不得不在 GitHub issue 里深挖才找到解决办法。

接下来是 GitHub Actions。

修改 → 推送 → 等待 → 检查 → 修复 → 重复 × 15 次。

我花了 3 个小时调试缓存问题。

终于,一切构建通过。是时候运行应用了......或者我以为是。


后端(Backend)

问题 1:

使用 express-rate-limit 导致所有请求都失败。

问题 2:

我的应用使用了 express-intlayer,它依赖 cls-hooked 来处理上下文变量。

Bun 不支持 cls-hooked

解决方案: 用 Bun 构建,用 Node 运行。


网站(Website)

问题 1:

本地构建正常,但在使用官方 Bun 镜像的容器中构建时,会无限卡住、CPU 占满、服务器直接崩溃。

我不得不回退。

我找到一个 2023 年的 GitHub issue,建议的解决方案是:使用 Node 镜像并手动安装 Bun

问题 2:

我的 design system 组件开始报 "module not found" 错误。

Bun 仍然在包路径解析上存在问题。

我不得不替换掉所有 createRequire 的调用(为了解决 CJS/ESM 兼容问题),并将 require 函数手动传递给每个需要它的函数。

其他错误就不一一赘述了。


经过很多小时的折腾,我终于让一切都跑起来了。

那么 CI 性能提升如何呢?

项目 迁移前 迁移后
后端 CI/CD 5 分钟 4 分 30 秒
服务器 MCP 4 分钟 3 分钟
Storybook 8 分钟 6 分钟
Next.js 应用 13 分钟 11 分钟

在运行时方面,我的 Express 和 Next.js 应用仍然在 Node 上运行。


结论

如果你在想 "现在是迁移到 Bun 的时候了吗?"

我的回答是:

可以用 ,但对于复杂场景来说还不够成熟

尽管如此,我依然非常看好 Bun 的潜力,也很好奇它未来会如何发展。

你在迁移过程中有没有遇到类似的问题?

相关推荐
华仔啊3 小时前
还在用 WebSocket 做实时通信?SSE 可能更简单
前端·javascript
鹏北海3 小时前
多标签页登录状态同步:一个简单而有效的解决方案
前端·面试·架构
Xの哲學4 小时前
Linux 分区表深度技术剖析
linux·网络·算法·架构·边缘计算
木易士心4 小时前
深入剖析:按下 F5 后,浏览器前端究竟发生了什么?
前端·javascript
xump4 小时前
如何在DevTools选中调试一个实时交互才能显示的元素样式
前端·javascript·css
Front_Yue4 小时前
深入探究跨域请求及其解决方案
前端·javascript
风止何安啊4 小时前
JS 里的 “变量租房记”:闭包是咋把变量 “扣” 下来的?
前端·javascript·node.js
有点笨的蛋4 小时前
深入理解 JavaScript 原型机制:构造函数、原型对象与原型链
前端·javascript
晴栀ay4 小时前
JS中原型式面向对象的精髓
前端·javascript
3秒一个大4 小时前
JavaScript 原型详解:从概念到实践
java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