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失自我与忘记初心

引言

我有时候会突然想起:我什么时候开始变得不像自己了?

成年之后学会了不少东西------

学会了在关系中逐渐妥协,在生活中慢慢忍耐,在工作中默不作声。

我怎么就变成这样了呢?

总结了一下最近的一些经验,不一定对,大家看个乐呵。

我们为什么变了

我搜了很多资料,发现心理学有一个概念,叫做「同化」,同化简单说就是用旧框架理解新事物的过程,比如一个孩子第一次看到"猫",大脑形成了"猫"的概念------小、毛茸茸、会喵喵叫。

后来看到一只小狗,他可能会说:"那是猫!"

这就是同化------他把"狗"的信息放进了已有的"猫"框架里,你告诉他小狗会汪汪叫,他下次就知道这是狗了,这就叫做「顺应」。

可到了成人阶段,同化不再是那种"学会区分猫狗"的成长。而是变成了在关系和生活中,出于维持心理平衡或关系稳定,而将外界与自己原有价值观不一致的信息"强行整合"进来。

比如在一段关系中,你重视责任、平等,而对方可能随性、不顾后果。你心里不平衡,但为了关系稳定,你会先牺牲一点自我。

在工作中,你习惯了大厂的高效率、快节奏和结果导向;但一旦回到小城市传统公司,你会发现这里的标准完全不同,你会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也应该给自己"降档"。

生活中更是如此,成年人忙着应付外界的需求,却来不及问自己想要什么,日子久了你会发现自己就是在麻木重复,而不是在主动生活。

你开始变得不像你,你以为是在维持现状,实际上是在迷失自己。

压抑与模仿

当外界和内心冲突太大、你又无法改变环境时,最容易选择的方式是------压下自己的真实情绪。

你明明不喜欢对方的做法,却告诉自己算了,别吵了。

你明明不想加班,却怕被贴上"不上进"的标签。

你明明不喜欢这种生活方式,却怕自己格格不入。

每一次压抑,都是对自我的削弱。

久而久之,你不想表达、不愿思考、懒得争取。

由于压抑,你的情绪系统逐渐钝化,面对外界只剩下适应。

可压抑自己太耗费能量了,大家都应该体会过内耗的滋味。

于是大脑会启动一种更节省能量的防御机制:合理化。

面对冲突,却告诉自己"其实大家都不容易。"

内心难受,却还在想"我是不是太敏感了?"

感觉到难受,却还劝自己"大家都是这样过来的。"

当合理化成为一种常态,人就会开始模仿环境的逻辑。

在关系里,你学着不去计较,学着圆滑;

在工作中,你学着少提问题,学着"和稀泥";

久而久之,你的行为变了,你的语气变了,甚至你的思考方式也在悄悄变。

当行为与信念不一致时,人会调整认知,让自己相信"这一切都是合理的"。

可这恰恰是最危险的!

最可怕的不是你变了,而是你以为那就是你。

觉察与回归

我迷失过一段时间,当然那个时候我并不知道,我还觉着我自己在前进。

当然当时的自己认识不到这一点,但回头看看,有几个状态是不正常的,这恰好可以作为判断自己是否迷失的证据。

先是情绪方面,你开始"感觉不到感觉"。

迷失的第一个信号,不是痛苦,而是麻木。

比如你对象一吵架,微信就把你拉黑。你一开始特别焦急,哪怕被拉黑了也会持续发消息,期待着赶紧把你从黑名单里放出来。

可是被拉黑的次数多了,再次被拉黑的时候,你麻了,该干嘛干嘛。

这也是合理化的一个特点,他让你从心理层面开始脱敏,也是我们自身的一个保护机制。

接着你开始注重外界要求而不是自身感受,也就是刚刚说的模仿。

因为你没太多情绪和想法,那很多事情就是怎么办都行,别人怎么说,你就怎么做。

家里人让你相亲你就相亲,领导让你加班你就加班,对象说你不好你就

那你说这样你能不迷失自我吗。

还好我现在感觉走出来一些了,正是我了解到了「合理化」这个概念。

我开始学着跳出来,不是去分析外界的看法,而是回归自己的感受。

承认自己不确定,承认曾被伤害,承认有些"懂事"其实是为了生存。

当你不再逃避自己的真实感受,你的"自我感知系统"就重新启动了。

不过你会面临一个两难的局面。

变与不变

你会发现在这个时代,改变是生存的底色。

AI出来了,新技能你总得学习来提高效率。经济环境变了,公务员下班也能兼职送外卖了。

跟着变化吧,感觉容易迷失自我。不变吧,可能就面临着淘汰。

变与不变,在我看来,是一个"度"的艺术。

我摸索出了一个方法:

每次改变时,问自己一句------

改变是让自己越来越完善了,还是自己逐渐被消耗?

就拿有娃这件事来说,没娃的时候,下班之后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可现在,下班之后的主线任务就是陪娃。

没办法随心所欲的出去旅游了,业余时间也不完全属于自己了,生活状态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有一段时间我还很苦恼,因为完全没有属于自己的时间了。

可身上有了父亲的身份,体会到了为人父母的感受。我有了不一样的视角,我感觉自我正在不断完善。

所以我必须改变。

我工作中经常会面临一些业务咨询问题,而有些问题,是可以在我们的操作文档中找到的。

我一直有一个原则,那就是有问题自己研究,不轻易让别人帮忙。但有些人就是有各种各样的理由,不自己研究,发现问题直接就给我打电话,等着别人去给他解决。

我之前大多就直接帮忙处理了,我心里很抵触,但我会用一些理由劝自己:他业务能力还不足,他现在比较着急,我们产品的易用性太差。

但这样下来我就感觉自己的时间被浪费,感觉自己被消耗。

现在遇见不动脑咨询,好言相劝不听那就直接开始对线。在工作中我的原则不能变,自己的问题自己处理。

所以如果你认为,改变让自己更完整,那就顺应趋势,完善自我。如果感觉自己被消耗,那就不要强行适应外界的要求。

适应不是目标,保存自我才是人生主线。

说在最后

为了维持关系或平衡,我们都会去"调整自己"。

但如果这种调整让你越来越麻木、越来越模仿,

那就不再是成长,而是消耗。

跳出合理化的陷阱,要从回到感受开始。

承认疼,承认迷茫,承认有时候你并不坚强。

《道士下山》有句台词: 不择手段是"豪杰",不忘初心真英雄。

改变不可避免,但方式可以选择。

有人改变是为了迎合世界,有人改变,是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

这是东东拿铁的第93篇原创文章,欢迎关注,喜欢请三连。

相关推荐
大模型教程4 小时前
非常适合初学者的大模型应用开发教程,快速掌握 LLM 开发技能
程序员·llm·agent
AI大模型5 小时前
别再乱用Embedding了!揭秘RAG系统真正灵魂的3大核心组件——90%开发者都搞错了
程序员·llm·agent
AI大模型5 小时前
从零开始玩转大模型:微软的21节课带你学会大模型应用开发(附PPT)
程序员·llm·agent
文心快码BaiduComate5 小时前
限时集福!Comate挂件/皮肤上线,符(福)气掉落中~
前端·后端·程序员
ssshooter6 小时前
MCP 服务 Streamable HTTP 和 SSE 的区别
人工智能·面试·程序员
袁煦丞6 小时前
MoneyPrinterTurbo一键生成短视频:cpolar内网穿透实验室第644个成功挑战
前端·程序员·远程工作
敖丙6 小时前
2025 AI Agent 元年:你还在用 AI 聊天,别人已靠“智能体”成为“超级个体”
程序员
亚雷9 小时前
深入浅出达梦共享存储集群数据同步
数据库·后端·程序员
AI大模型20 小时前
别再瞎学大模型了,这份GitHub神级课程火爆全网(附GitHub 仓库)
程序员·llm·ag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