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逻辑】数字逻辑实验实战:74HC151实现逻辑函数+74HC138搭全加器(附接线步骤+避坑指南)

数字逻辑实验实战:74HC151实现逻辑函数+74HC138搭全加器(附接线步骤+避坑指南)

刚做数字逻辑实验时,我对着74HC151和74HC138这两个芯片犯了难------明明 datasheet 写着"8选1数据选择器""3-8译码器",却不知道怎么接线实现逻辑函数,更分不清"选数据"和"译地址"的区别。后来才发现,其实74HC151就是个"带地址的8选1开关",74HC138是"3位输入转8位输出的翻译器",跟着步骤拆解,实操其实很简单。今天就把这份实验的解题思路拆成新手友好版,从器件功能到接线实操,再到结果验证,帮你轻松搞定实验。

一、实验先搞懂:核心器件是啥?实验目标是啥?

先明确实验的核心,避免上手就接线导致混乱:

1. 实验目标

  • 74HC151(8选1数据选择器) 实现逻辑函数 F(A,B,C,D)=Σ(0,2,6,7)(即最小项m0、m2、m6、m7为1,其余为0);
  • 74HC138(3-8线译码器)+ 与非门 实现全加器(输入:被加数Ai、加数Bi、低位进位Ci-1;输出:和Si、高位进位Ci)。

2. 核心器件通俗解释

器件 通俗功能 关键引脚(新手必记)
74HC151 8选1开关:3位地址选1路数据输出 G(使能端,低电平有效,接GND)、A2-A0(地址端)、D0-D7(数据端)、Y(输出端)
74HC138 3-8翻译器:3位输入→对应输出低电平 G1(使能端1,高电平有效)、G2A/G2B(使能端2,低电平有效,接GND)、A2-A0(地址端)、Y0-Y7(输出端,低电平有效)
与非门 全1出0,有0出1(实现"与"的反运算) 2输入/3输入均可,根据需要选

二、第一部分:74HC151实现逻辑函数 F(A,B,C,D)=Σ(0,2,6,7)

这部分的核心是"把4变量逻辑函数,通过74HC138的3位地址端+1位数据端实现",步骤拆解如下:

1. 关键思路:4变量→3地址+1数据

74HC151只有3个地址端(A2-A0),但逻辑函数F是4变量(A,B,C,D),所以要"分组":

A,B,C作为地址端(A2=A,A1=B,A0=C),剩下的D作为"数据端的输入",通过推导确定每个地址对应的D0-D7该接D、0还是1。

2. 推导数据端D0-D7(新手也能看懂的方法)

先列逻辑函数F的真值表(只看A,B,C分组,看每组中D取0/1时F的值):

地址(A,B,C) 对应最小项分组 F的值(根据F=Σ(0,2,6,7)) Dx该接啥?(Dx是74HC151的数据端)
000(A2-A0=000) m0,m8(D=0→m0,D=1→m8) F(m0)=1,F(m8)=0 → F=¬D D0=¬D(或接D非端,若没有非门,也可理解为D=0时F=1,D=1时F=0)
001(A2-A0=001) m1,m9 F(m1)=0,F(m9)=0 → F=0 D1=0(接GND)
010(A2-A0=010) m2,m10 F(m2)=1,F(m10)=0 → F=¬D D2=¬D
011(A2-A0=011) m3,m11 F(m3)=0,F(m11)=0 → F=0 D3=0
100(A2-A0=100) m4,m12 F(m4)=0,F(m12)=0 → F=0 D4=0
101(A2-A0=101) m5,m13 F(m5)=0,F(m13)=0 → F=0 D5=0
110(A2-A0=110) m6,m14 F(m6)=1,F(m14)=1 → F=1 D6=1(接VCC)
111(A2-A0=111) m7,m15 F(m7)=1,F(m15)=1 → F=1 D7=1

简单说:D0和D2接D的非(或直接根据D的输入对应接线),D6和D7接高电平(VCC),其余D1-D5接低电平(GND)

3. 实验接线步骤(以仿真软件或面包板为例)

  1. 电源接线:74HC151的VCC接5V,GND接电源地;
  2. 使能端:74HC151的G端(引脚15)接GND(必须低电平,芯片才工作);
  3. 地址端:A2(引脚1)接变量A,A1(引脚2)接变量B,A0(引脚3)接变量C;
  4. 数据端:D0(引脚4)接¬D,D1(引脚5)接GND,D2(引脚6)接¬D,D3(引脚7)接GND,D4(引脚9)接GND,D5(引脚10)接GND,D6(引脚11)接VCC,D7(引脚12)接VCC;
  5. 输出端:74HC151的Y端(引脚13)接LED(串个电阻),看LED亮灭判断输出。

4. 结果验证

输入不同的A,B,C,D组合,比如:

  • A=0,B=0,C=0,D=0 → F=1(LED亮);
  • A=0,B=0,C=0,D=1 → F=0(LED灭);
  • A=1,B=1,C=0,D=0 → F=1(LED亮);
    只要输出和逻辑函数F的真值表一致,就说明成功。

三、第二部分:74HC138+与非门实现全加器

全加器的核心是"先写出和Si、进位Ci的最小项表达式,再用74HC138的输出(最小项非)+与非门实现"。

1. 全加器的逻辑表达式(先搞懂原理)

全加器有3个输入(Ai, Bi, Ci-1),2个输出:

  • 和Si = Ai⊕Bi⊕Ci-1 → 展开为最小项:Si=Σ(1,2,4,7)(即当输入为001、010、100、111时,Si=1);
  • 进位Ci = AiBi + AiCi-1 + BiCi-1 → 展开为最小项:Ci=Σ(3,5,6,7)(即输入为011、101、110、111时,Ci=1)。

2. 关键思路:74HC138输出→与非门实现"与"

74HC138的输出Y0-Y7是"最小项非"(比如输入000时,Y0=0,对应¬m0;输入001时,Y1=0,对应¬m1)。

而"与非门"的逻辑是:¬(X∧Y∧Z) = ¬X∨¬Y∨¬Z,反过来:X∧Y∧Z = ¬(¬X∧¬Y∧¬Z)

所以:

  • Si=Σ(1,2,4,7) = m1∨m2∨m4∨m7 = ¬(¬m1∧¬m2∧¬m4∧¬m7) → 用4输入与非门,输入接Y1、Y2、Y4、Y7(因为Y1=¬m1,Y2=¬m2...);
  • Ci=Σ(3,5,6,7) = m3∨m5∨m6∨m7 = ¬(¬m3∧¬m5∧¬m6∧¬m7) → 用4输入与非门,输入接Y3、Y5、Y6、Y7。

3. 实验接线步骤

  1. 74HC138电源:VCC接5V,GND接GND;
  2. 74HC138使能端:G1(引脚6)接VCC,G2A(引脚4)接GND,G2B(引脚5)接GND(必须满足这个组合,芯片才译码);
  3. 地址端:A2(引脚3)接Ai,A1(引脚2)接Bi,A0(引脚1)接Ci-1;
  4. 与非门接线:
    • Si:4输入与非门的4个输入分别接74HC138的Y1(引脚15)、Y2(引脚14)、Y4(引脚12)、Y7(引脚9),与非门输出接LED;
    • Ci:另一个4输入与非门的4个输入分别接74HC138的Y3(引脚13)、Y5(引脚11)、Y6(引脚10)、Y7(引脚9),与非门输出接另一个LED;

4. 结果验证

输入8组Ai, Bi, Ci-1,比如:

  • Ai=0, Bi=0, Ci-1=0 → Si=0(LED灭),Ci=0(LED灭);
  • Ai=0, Bi=0, Ci-1=1 → Si=1(LED亮),Ci=0(LED灭);
  • Ai=1, Bi=1, Ci-1=1 → Si=1(LED亮),Ci=1(LED亮);
    输出和全加器真值表一致,就说明成功。

四、新手必看:实验避坑指南

  1. 74HC151使能端忘接GND:芯片一直不工作,输出始终为高,LED一直灭;
  2. 74HC138使能端接错:比如G1接GND,芯片不译码,所有输出都为高,与非门输出始终为低;
  3. 逻辑函数推导时变量对应错:比如把A,B,C接成A0,A1,A2(地址端顺序反了),输出完全混乱,一定要按"A2=A,A1=B,A0=C"接线;
  4. 与非门输入接错引脚:比如Si接了Y0,Y1,Y2,Y3,而不是Y1,Y2,Y4,Y7,导致输出和预期相反。

五、实验总结

其实组合逻辑电路实验的核心就是"先把逻辑表达式拆成器件能实现的形式"------74HC151靠"地址选数据"实现多变量函数,74HC138靠"译码出最小项非"+与非门实现逻辑运算。只要搞懂器件的"通俗功能",再一步步推导接线,实验一点都不难。

相关推荐
CoovallyAIHub5 小时前
突破性开源模型DepthLM问世:视觉语言模型首次实现精准三维空间理解
深度学习·算法·计算机视觉
WaWaJie_Ngen5 小时前
【OpenGL】模板测试(StencilTest)
c++·算法·游戏·游戏引擎·游戏程序·图形渲染
Yuroo zhou6 小时前
破空驭风,智领未来 --5KG物流配送无人机展示飞行!
人工智能·算法·机器人·硬件工程·无人机
CoovallyAIHub6 小时前
ICCV 2025 最佳论文出炉:CMU 团队用「AI 积木大师」BrickGPT 摘得桂冠!
深度学习·算法·计算机视觉
喜欢吃燃面6 小时前
算法中的链表结构
开发语言·c++·学习·算法
Juan_20126 小时前
P1041题解
c++·算法·题解·搜索
晨非辰7 小时前
【数据结构入坑指南】--《层序分明:堆的实现、排序与TOP-K问题一站式攻克(源码实战)》
c语言·开发语言·数据结构·算法·面试
hansang_IR7 小时前
【题解】P2217 [HAOI2007] 分割矩阵 [记忆化搜索]
c++·数学·算法·记忆化搜索·深搜
你总是一副不开心的样子(´ . .̫ .7 小时前
关于监控与部署
云原生·容器·kuberne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