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JMM】Happens-before原则

一、什么是 Happens-before 原则

Happens-before 原则是 Java 内存模型(JMM)的核心概念,用于定义多线程环境下操作之间的内存可见性关系。

核心理解:如果操作 A happens-before 操作 B,那么 A 的执行结果对 B 可见。这个原则主要解决了 Java 并发编程中的两个关键问题:

  • 可见性问题:由 CPU 缓存引起
  • 有序性问题:由编译器优化和指令重排引起

二、Happens-before 的具体规则

1. 程序顺序性规则

在单线程中,按照程序代码顺序,前面的操作 happens-before 后面的操作。

关键点

  • 有依赖关系:操作间存在数据依赖时,顺序不可重排
  • 无依赖关系:操作间无数据依赖时,可以重排序,但要保证单线程执行结果不变
java 复制代码
int a = 1;     // 操作A
int b = 2;     // 操作B(与A无依赖,可重排)
int c = a + 1; // 操作C(依赖A,必须在A之后)
int d = b * 2; // 操作D(依赖B,必须在B之后)

// 可能的执行顺序:
// ✓ A → B → C → D(原始顺序)
// ✓ B → A → C → D(B与A无依赖,可交换)
// ✗ C → A → B → D(C依赖A,不能在A之前)

2. volatile 变量规则

对 volatile 变量的写操作 happens-before 后续对该变量的读操作。

java 复制代码
volatile int flag = 0;

// 线程A
flag = 1;  // 写操作

// 线程B
if (flag == 1) {  // 读操作
    // 能看到线程A的写入
}

3. 传递性规则

如果 A happens-before B,且 B happens-before C,那么 A happens-before C。

4. 锁规则(Monitor Lock Rule)

对一个锁的解锁操作 happens-before 后续对这个锁的加锁操作。

java 复制代码
synchronized (lock) {
    // 临界区代码
}  // 解锁

// 其他线程
synchronized (lock) {  // 加锁
    // 能看到前一个线程在临界区的所有操作
}

5. 线程启动规则

线程 A 中调用线程 B 的 start() 方法之前的所有操作,happens-before 线程 B 中的任意操作。

6. 线程终止规则

线程 B 中的所有操作 happens-before 线程 A 中调用 B.join() 方法成功返回后的操作。

java 复制代码
public class VisibilityDemo {
    static int var = 0;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 主线程操作
        var = 10;  // ① 主线程修改
        
        Thread B = new Thread(() -> {
            // 子线程B能看到①的修改(线程启动规则)
            var = 66;  // ② 子线程修改
        });
        
        B.start();  // 启动子线程
        B.join();   // 等待子线程结束
        
        // ③ 主线程能看到②的修改(线程终止规则)
        System.out.println(var);  // 输出:66
    }
}

执行流程:

  • 根据线程启动规则:主线程的 var = 10 happens-before 子线程 B 的所有操作
  • 根据线程终止规则:子线程 B 的 var = 66 happens-before 主线程 join() 之后的操作
  • 因此主线程最终能看到 var 的值为 66

7. final 字段规则

在构造函数中对 final 字段的写入,happens-before 其他线程对该对象的 final 字段的读取。

java 复制代码
public class FinalExample {
    private final int value;
    
    public FinalExample(int value) {
        this.value = value;  // 构造函数中的写入
    }
    
    // 其他线程读取时,保证能看到构造函数中的赋值
    public int getValue() {
        return value;
    }
}

三、总结

Happens-before 原则是 Java 并发编程的基石,它通过定义操作间的可见性关系,让开发者能够在不了解底层硬件细节的情况下,编写正确的并发程序。掌握这些规则,是写出线程安全代码的关键。

相关推荐
pcm1235674 小时前
java中的单例模式
java·开发语言·单例模式
xxxxxxllllllshi4 小时前
【Elasticsearch查询DSL API完全指南:从入门到精通】
java·大数据·elasticsearch·搜索引擎·面试·全文检索·jenkins
自在极意功。5 小时前
动态规划核心原理与高级实战:从入门到精通(Java全解)
java·算法·动态规划·最优子结构·重叠子问题
oioihoii5 小时前
当无符号与有符号整数相遇:C++中的隐式类型转换陷阱
java·开发语言·c++
鼠鼠我捏,要死了捏5 小时前
深入剖析Java垃圾回收性能优化实战指南
java·性能优化·gc
Pota-to成长日记6 小时前
代码解析:基于时间轴(Timeline)的博客分页查询功能
java
塔能物联运维6 小时前
物联网设备运维中的自动化合规性检查与策略执行机制
java·运维·物联网·struts·自动化
不爱编程的小九九6 小时前
小九源码-springboot099-基于Springboot的本科实践教学管理系统
java·spring boot·后端
雨夜之寂6 小时前
第一章-第二节-Cursor IDE与MCP集成.md
java·后端·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