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过去的一年里,我发现自己写技术文章的频率明显减少了。一方面,确实有时候会感到有点懒散;另一方面,在这个AI迅速发展的时代,我发现那些侧重于传递知识的文章似乎不再像以前那样受到重视了。因为现在的人工智能系统已经能够掌握极其广泛的知识(这里特别指的是书本上的知识,并非个人或集体的经验)。只要你在AI的对话框中输入你感兴趣的问题,它就能快速为你提供相关的专业知识,看起来省去了我们自己去查找资料、整理信息和构建结构的过程。但是,这样的变化真的意味着传统学习方式完全失去了意义吗?

遇事不决,DeepSeek一下~
我作为一名写技术博客出身的自媒体博主,最近也在思考AI时代技术写作的必要性与价值,今天就简单聊聊。
技术写作的必要性?
首先AI确实是强大的工具,但我认为它还无法替代技术写作中"人"的核心价值。
AI无法代替人深度思考 和知识内化的过程
写作,本身是一个将零散、模糊的知识点,通过逻辑和语言串联、梳理、深化的过程。
- 对于你而言:当你试图向他人解释一个复杂概念时,你才会真正发现自己理解上的模糊地带和逻辑漏洞。
- AI的局限:AI生成的是基于概率、统计上最可能的词句组合。它没有"理解"的概念,因此也无法经历因"教"而"学"的认知跃迁。
第一手经验与独特洞察
最宝贵的技术内容来自于真实的"踩坑 "与"填坑"经历。
- 对于你而言:你解决一个特定业务场景下的性能瓶颈、你调试一个诡异Bug的心路历程、 你对某个新技术在真实项目中应用的利弊权衡------这些细节、情景和情感的"故事",是AI永远无法凭空创造的。你的视角是独一无二的。
- AI的局限:AI可以总结一千篇关于"如何优化数据库"的文章,但它无法写出"我们如何将A业务的查询延迟从2秒降到50毫秒:一个关于索引和业务逻辑的教训"这样的实战报告。
建立个人品牌和信任
技术领域,信任是硬通货。
- 对于你而言:持续输出高质量、有深度的原创内容,是你在技术社区建立声誉和影响力的最佳途径。读者通过阅读你的文章认识你的思考方式,技术品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连接是AI生成内容是无法产生的。
- AI的局限:AI可以生产海量内容,但它没有"人格",无法建立与读者之间的信任纽带。当所有人都在用AI生成同质化的内容时,具有真实经验和鲜明观点的个人品牌将更加稀缺和耀眼。
社区贡献和知识传承
技术生态的繁荣依赖于共享与协作。
- 对于你而言:你的文章可能帮助了另一个正在黑暗中摸索的开发者,可能启发了同事的新思路,甚至可能影响到一个开源项目的发展方向。这种"利他"带来的成就感和社区认同感,是技术工作的重要驱动力。
- AI的局限:AI是知识的搬运工和重组者,而你是知识的创造者和贡献者。社区需要的是源头活水,而不是处理过的"再生水"。
AI时代,技术写作的范式演进
我们不必将AI视为对手,而应将其视为强大的"副驾驶"。技术写作的必要性依然存在,但写作的方式必须进化。
1. 从"信息搬运 "到"价值创造"
- 过去:写一篇"Spring Boot 入门教程"可能很有价值。
- 现在:AI可以在5秒内生成一篇结构完整、代码准确的入门教程。你的价值不再在于"介绍基础知识",而在于:
- 深度解读:结合源码,分析其设计哲学和实现机理。
- 跨界融合:如何将Spring Boot与另一个新兴技术栈结合,解决特定领域问题。
- 经验沉淀:在复杂分布式场景下,使用Spring Boot的"最佳实践"和"血泪教训"。
2. 人机协作的新工作流
AI极大地提升了写作的效率和质量,我们可以将精力集中在更高价值的部分。
- 构思与大纲:你可以向AI描述你的想法,让它帮你生成几个文章结构方案,你来选择和优化。
- 资料搜集与初稿:让AI帮你快速搜集相关资料,甚至为某些技术性较强的段落撰写初稿。
- 深化与批判:这是你的核心工作。审查AI提供的内容,用你的经验和洞察去修正错误、补充案例、增加深度、提出批判性观点。
- 个性化与润色:为文章注入你的风格、幽默和情感,让干巴巴的技术说明变得生动可读。
3. 重心转移:从"写作"到"策展与洞察"
未来的技术作者,更像是一个"技术策展人"和"思想领袖"。
- 你不需要知道所有细节,但你需要有判断力,能利用AI整合信息,并给出高屋建瓴的总结、对比和未来展望。
- 你的文章价值,越来越多地体现在开篇的洞见和结尾的升华,而中间的事实性内容,则可以由AI高效辅助完成。
写在最后
在AI时代,写技术文章的必要性,从"传递信息 "升级到了"创造价值"。
- 对于写作者本身,深度思考和知识内化的过程是AI无法替代你完成的。
- 对于技术社区,它是信任的基石和创新的火花,是源自真实世界、充满独特视角的宝贵资产。
- 对于写作过程,它从一项纯粹的体力+脑力劳动,演变为一场人机协作的智慧舞蹈,人类负责战略、洞察和灵魂,AI负责战术、执行和素材。
所以,请不要停止写作。恰恰相反,现在正是拿起笔(或键盘),利用AI这个超级杠杆,去创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具深度、更富洞见、更贴近真实世界的技术内容的最佳时机。因为当AI能轻易地写出"正确"的答案时,那些提出"深刻"问题、分享"独特"经历、展现"批判"思维的文章,将变得无比珍贵。
注:本文也是人机协作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