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算法学习第一课:生活中的"小智慧"------认识算法
一、课堂导入:从"怎么最快吃到糖果"说起
(老师举起一包混合的糖果:草莓味、橙子味、葡萄味,随意堆在桌上)
"同学们,假设老师这里有一包糖果,里面有草莓味、橙子味和葡萄味,但它们都混在一起了。现在,我想最快拿到一颗草莓味的糖果------你们会怎么做?"
(学生可能回答:"直接翻找!""先把草莓味的挑出来!""一堆一堆找!")
"大家的想法都很有道理!其实,不管是'直接翻'还是'先挑草莓味',都是在用一种'步骤'解决问题------这就是今天我们要认识的'算法'!算法呀,就是'解决问题的步骤小秘诀'~"
二、什么是算法?用"做三明治"来理解
(展示一张简单的"做三明治"步骤图:拿面包→涂果酱→放火腿→盖面包→切开)
"同学们,如果妈妈让你自己做一份三明治,你会怎么一步一步完成?对啦!要先拿两片面包,再涂喜欢的果酱,接着放上火腿或蔬菜,最后盖上另一片面包,可能还要切成小块~这些'先做什么、再做什么'的步骤,合在一起就是做三明治的'算法'!"
"再举个例子:早上起床后,我们要'穿衣服→刷牙洗脸→吃早餐→背书包上学'------这也是算法!算法不神秘,它就是把一个大问题,拆成一个个小步骤,按顺序做好就能解决问题~"
三、算法的特点:步骤要"清楚""不漏""不乱"
(通过两个小游戏,带学生发现算法的关键特点)
游戏1:"给小熊分苹果"(强调"步骤清楚")
"老师这里有5个苹果,要分给3只小熊,怎么分才公平?有的同学说'一个一个分',有的说'先每人分1个,再分剩下的'------都对!但如果是这样描述:'把苹果分给小熊,大家都有',行不行?(学生摇头)为什么?因为没说清楚'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所以,好算法的第一步:步骤要清楚,每一步别人看了都知道该怎么做~"
游戏2:"找教室里的红色书包"(强调"顺序不能乱")
"假设老师让你在教室里找'小明的红色书包',你会怎么找?如果步骤是'先翻书包柜→再问小明→最后看座位',可能很快找到;但如果顺序乱了------比如先问小明'书包在哪',再去翻柜子,可能更快!这说明:算法的步骤可以有不同的顺序,但要能解决问题,而且顺序安排得越合理,效率越高~"
"还有一点特别重要:算法要能解决问题! 比如有人说'闭上眼睛等书包自己飞到我手里'------这不是算法,因为它做不到~"
四、生活中的算法:原来我们都是"算法小高手"!
(结合学生熟悉的场景,发现身边的算法)
-
整理书包:"每天放学整理书包时,我们会'先把课本放进去→再放作业本→最后放水杯和纸巾'------这是整理书包的算法!"
-
玩游戏闯关:"玩'消消乐'游戏时,我们会先观察哪一行能消更多,再点击------这也是算法!"
-
放学回家:"从学校到家,我们会'出校门→过马路→走小区大门→上楼→开门'------连回家都有算法呢!"
"原来,算法不是只在电脑里,我们每天吃饭、穿衣、玩游戏,都在用算法解决问题~"
五、动手小任务:设计"整理书桌"的算法
(发给每个学生一张空白纸,画一个书桌,上面散落着铅笔、橡皮、课本、玩具)
"现在,请你当一个小设计师!想想怎么整理这张乱糟糟的书桌,把它变得干净又整齐。把你的步骤写下来(或画下来),比如:
① 先把玩具放进抽屉;
② 把课本摞整齐放在左边;
③ 把铅笔和橡皮放进笔袋;
④ 最后把笔袋和作业本摆到正前方。
(学生完成后,邀请2-3位分享自己的"整理书桌算法",老师点评:"步骤清楚吗?能解决问题吗?顺序合理吗?")
六、课堂总结:算法是我们的"小帮手"
"今天我们认识了'算法'------它就是把大问题拆成小步骤,按顺序解决的方法!它藏在'做三明治''整理书包''找书包'这些小事里,也藏在我们今天的'整理书桌'任务里~
以后遇到问题,我们可以试试像今天一样,先想'第一步做什么,第二步做什么',这样就能更轻松地解决问题啦!记住:每个会想办法的小朋友,都是算法小高手!"
课后小挑战(可选):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设计"睡前准备"的算法(比如:刷牙→洗脸→换睡衣→读故事→关灯),明天来学校分享!
教学说明:本节课通过生活化案例(糖果、三明治、整理书包)降低理解门槛,聚焦"算法的本质是解决问题的步骤",避开复杂的编程概念,重点培养"拆解问题→明确步骤→有序执行"的思维习惯,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与兴趣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