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 Electron 转向 Tauri:用 Rust 打造更轻、更快的桌面应用

🦀 从 Electron 转向 Tauri:用 Rust 打造更轻、更快的桌面应用

如果你做过桌面应用,十有八九听说过 Electron ------ 那个用 Web 技术(HTML + JS + CSS)做桌面软件的框架。

VSCode、Slack、Notion 都是它的代表作。

但老实说,Electron 最大的问题就是:太重了。

随便一个"Hello World"应用就要上百 MB,启动也慢,内存占用还居高不下。

而现在,有一个更现代、更优雅的替代方案------Tauri

它轻、快、安全,还能让你继续写前端!更妙的是,它背后的"发动机"是 Rust 🚀。


💡 一句话概括:Tauri 是啥?

Tauri 是一个 用 Web 技术写界面、用 Rust 写逻辑 的跨平台桌面框架。

你可以:

  • 前端继续用你熟悉的 React / Vue / Svelte;
  • 后端(也就是应用的"本地逻辑"部分)用 Rust 写;
  • 然后一起打包成一个真正的桌面应用:Windows、macOS、Linux 都能跑!

通俗点说,它相当于:

"Rust 负责干重活,前端负责好看脸。"


⚙️ 它和 Electron 有啥区别?

对比项 Electron Tauri
渲染引擎 内置 Chromium 使用系统自带 WebView
后端语言 Node.js Rust
体积 很大(几十到上百 MB) 小得多(几 MB 起步)
内存占用 相对高 低很多
启动速度 较慢 较快
安全性 JS 运行时风险高 Rust 类型安全更强
打包复杂度 成熟但臃肿 轻量、配置简单

简单理解:

Tauri = "没有拖家带口的轻量版 Electron",

它直接用系统内置的浏览器引擎,而不是再打包一个 Chromium。

这就像:

  • Electron 带着自己的浏览器跑(笨重的 SUV);
  • Tauri 用你系统自带的浏览器跑(轻快的电动车)。

🏗️ Tauri 的结构长啥样?

当你创建一个 Tauri 项目,会看到这样的结构:

复制代码
my-app/
├── src/             # 这里是你的前端代码(React/Vue/Svelte 都行)
├── dist/            # 前端打包后文件
└── src-tauri/       # 重点来了,这里是 Rust 后端
    ├── main.rs
    ├── Cargo.toml
    └── tauri.conf.json

简单说:

  • src/ → 写前端,照常用 npm run dev
  • src-tauri/ → Rust 逻辑,比如读文件、存设置、访问系统 API
  • 两边通过 invoke 调用互通:
    前端发请求给 Rust 后端,Rust 执行逻辑后返回结果。

🧠 举个例子:最小可运行的 Tauri 应用

Rust 后端部分(src-tauri/main.rs):

rust 复制代码
#[tauri::command]
fn greet(name: &str) -> String {
    format!("你好,{}!来自 Rust 的问候 👋", name)
}

fn main() {
    tauri::Builder::default()
        .invoke_handler(tauri::generate_handler![greet])
        .run(tauri::generate_context!())
        .expect("运行 Tauri 应用时出错");
}

前端(假设你用 React):

js 复制代码
import { invoke } from '@tauri-apps/api/tauri'

async function sayHi() {
  const msg = await invoke('greet', { name: '小明' })
  alert(msg)
}

你点击按钮,就会看到弹窗:

"你好,小明!来自 Rust 的问候 👋"

这就是一次前后端通信的完整流程。


⚡️ 为什么大家越来越爱 Tauri?

🪶 1. 小而美

一个 "Hello World" 应用,Tauri 打出来可能只有几 MB。

Electron 呢?几十 MB 起步。

🚀 2. 性能猛

Rust 写逻辑几乎是原生性能,WebView 渲染又是系统级的。

启动快、内存占用低、CPU 也轻。

🔒 3. 安全可靠

Rust 的类型系统天生防止一大堆内存问题。

再加上 Tauri 的"命令白名单机制",前端能调用的本地函数都要明确定义,安全边界更清晰。

🧩 4. 生态灵活

前端爱啥用啥,React/Vue/Svelte/纯 JS 都行。

Rust 后端则能接入各种库,比如文件读写、数据库、HTTP 请求、图像处理、PDF 生成......


🔧 搭建流程(真的很简单)

1️⃣ 安装环境:

bash 复制代码
npm install -g create-tauri-app

2️⃣ 创建项目:

bash 复制代码
npm create tauri-app

3️⃣ 启动开发模式:

bash 复制代码
npm run tauri dev

4️⃣ 打包:

bash 复制代码
npm run tauri build

打包完之后,你会在 src-tauri/target/release/ 下看到对应平台的可执行文件(比如 .exe.app)。


🌍 能做什么?

  • 🗂️ 文件管理工具(本地文档整理器、模板库)
  • 💬 聊天/笔记应用(比如 Notion 风格)
  • 📈 可视化运维/分析面板
  • 🧠 AI 客户端(ChatGPT、Claude、Gemini 的本地封装版)
  • 📦 数据同步/导出工具(比如导出 Notion、Markdown、PDF)

💭 总结一下

如果说 Electron 是"Web 技术能写桌面应用"的起点,

那 Tauri 就是这条路上更现代、更高效、更优雅的续作。

用熟悉的前端技术 + Rust 的性能、安全和原生能力,

让你的桌面应用既轻盈又强大。


🪄 小结与建议

如果你:

  • 想快速做个 跨平台桌面工具
  • 不想背负 Electron 那一大堆体积;
  • 对 Rust 感兴趣,想顺便学点系统层能力;

👉 那就试试 Tauri 吧!

它是 Web 开发者进入原生世界的完美桥梁

相关推荐
非凡ghost4 小时前
图吧工具箱-电脑硬件圈的“瑞士军刀”
前端·javascript·后端
非凡ghost4 小时前
Xrecode3(多功能音频转换工具)
前端·javascript·后端
橙某人4 小时前
飞书多维表格插件:进一步封装,提升开发效率!🚀
前端·javascript
非凡ghost4 小时前
Subtitle Edit(字幕编辑软件) 中文绿色版
前端·javascript·后端
用户84298142418104 小时前
10个JavaScript编程实用技巧
javascript
扎瓦斯柯瑞迫4 小时前
cursor: 10分钟魔改环境、优雅获取Token
前端·javascript·后端
Violet_YSWY4 小时前
将axios、async、Promise联系在一起讲一下&讲一下.then 与其关系
开发语言·前端·javascript
San304 小时前
扩展卡片效果:用 Flexbox 和 CSS 过渡打造惊艳交互体验
前端·javascript·css
写代码的皮筏艇4 小时前
JS数据类型转换
前端·java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