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 Cursor 2.0,我感觉国产 AI 编程又有希望了

昨天 Cursor 发布了 2.0 版本,动作不小。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它到底带来了哪些真东西。

先叠个甲,国内 AI IDE 距离 Cursor 的体验依然有些距离,但这次 2.0 发布,给我一些 Cursor 后劲不足的感觉。

重点关注

多智能体并行

多个智能体可以同时执行任务,甚至可以同时修改同一个文件,主要通过 worktrees 避免代码冲突。

这一点非常好用,之前,我就会多开 Cursor 提高效率,但是每个 Cursor 都只能处理不同的项目,担心同时修改引起代码冲突,有了这个特性后,就能多次缺陷一起修改了。

这一特性,Qoder 好像更早一点。

自有模型 Composer

能力虽还未追上头部模型,但已经接近,并且 Composer 非常快。官方说法,生成速度是其他同级模型的 4 倍。

上图的一些说明:

  • Fast Frontier:包含为高效推理设计的模型,如 Haiku 4.5 和 Gemini Flash 2.5;
  • Best Open:包含最新发布的开源权重模型,如 Qwen Coder 和 GLM 4.6;
  • Frontier 7/2025:指今年 7 月可用的最佳模型;
  • Best Frontier:包含 GPT-5 和 Sonnet 4.5,二者均优于 Composer。

该模型取得目前成果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 强化学习(RL):并没有提出特别新的模型或者算法,主要通过强化学习不断迭代。
  • MXFP8:无需训练后量化,进而实现更快的推理速度。

内置浏览器

这个特性其实早就上了,只是一直属于实验特性。比如,我升级前的,1.7.44 版本。

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精准选择元素,进行 UI 微调。

不过,这个布局和 TRAE SOLO 好像,而内置浏览器这一点,如果我没记错,TRAE 发布就有了。

值得一看

  • Code Review 体验升级:变成了和 Github 的 CR 模式一致的效果,单页展示全部改动,可折叠。
  • 终端沙箱:可以在 Chat 中执行终端命令,这个对于整个开发的连贯性来说非常利好。
  • 团队命令:方便共享自定义命令。
  • 声音录入模型:直接通过语音发起指令,虽然,我感觉在办公室语音挺尴尬的。

其他一些升级的点,感觉最多算是改进吧,这里就不详细展开了。

结语

这次发布,内容不少,但是算不上特别惊艳。

其中大部分特性都是从其他产品吸收过来的,我个人倒是不排斥相互借鉴,只要最终产品更好用了就行。

但毕竟是从1到2的一次大版本,有点失望。

自研模型 Composer 确实是开创性的,但花费又和外部模型相同,那我们还期待什么呢?

国内厂商,要不再加把劲,这赶上 Cursor 好像有点曙光了呀!

相关推荐
wwlsm_zql6 小时前
华为科大讯飞携手,低成本AI革新教育农业应用
人工智能·华为
IT_陈寒6 小时前
Java 17 新特性实战:这5个隐藏功能让你的代码效率提升50%
前端·人工智能·后端
何玺6 小时前
豆包、元宝、Kimi等AI对话大模型会成为“带货”主流吗?
人工智能·chatgpt
Blossom.1186 小时前
把AI“灌”进奶瓶:1KB决策树让婴儿温奶器自己学会「恒温+计时」
人工智能·python·深度学习·算法·决策树·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
94甘蓝7 小时前
第 12 篇 Dify 入坑记录:database插件连接未关闭
数据库·人工智能·ai·dify·dify插件
mit6.8248 小时前
[nanoGPT] configurator.py | exec() & globals()
人工智能
rengang668 小时前
132-Spring AI Alibaba Vector Neo4j 示例
人工智能·spring·neo4j·rag·spring ai·ai应用编程
mit6.8248 小时前
[nanoGPT] 性能与效率 | `torch.compile()` |`Flash Attention`|`混合精度训练`|`estimate_mfu`
人工智能
豆芽脚脚9 小时前
机器学习之数字识别
人工智能·机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