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叭叭叭
重点来到了统计上,那么我们这次就用各种工具来对平均坡度进行相关性分析,以此来计算各村组的景观多样性指数。
C:\Users\Linrane\Documents\ArcGIS\Default.gdb
二、操作流程
(1)设置分析环境
我们要进行分析,这里首先我们先创建一个文件数据库来存放我们的结果数据。、
这里我们已经准备好了我们实验所用的地类图斑和行政区,我们将其导入arcmap当中,随后找到工具,右键arctoolbox,随后点击环境,我们来进行环境的设置(这里进行提醒,这步可以省去很多的麻烦,但是最后不要忘了将这一切恢复原样)
首先我们在工作环境里的临时工作空间里面设置为刚才我们创建的数据库中,随后我们找到处理范围,处理范围里面选择与行政区相同,最后我们在栅格分析里面的掩膜中选择与行政区相同。(这是老三样了,存储位置,处理范围和栅格分析,一定要记住,有些时候就是这么几步简单的环境设置的配置没有设置到,你的数据就没法出来)
随后我们在拓展模块当中,选择空间分析和地统计分析,和arcscan。
我们这一步就算完成了。
(2)统计各村组各类土地的面积
首先我们找到分析工具中的统计分析,然后找到其中的频数,在频数工具中,我们导入地类图斑,然后勾选地类名称和组,然后在汇总名称中选择图板面积,因为我们事先就已经更改了位置,所以我们现在就不需要更改保存路径,随后保存就可以了,我们就可以看下这个最新生成的表格进行检查。
(3)连接属性表并计算面积比例
首先我们右键刚刚新建好的表格,点击连接和关联,进行连接,我们利用team这个公共字段来进行连接(与行政区相连接即可),然后打开查看一下是否连接成功。
连接完成以后我们需要计算面积比例,所以我们就需要先新添加一个字段,类型为双精度,名称为地类图斑面积比例。
首先我们选中新建出来的一整行,然后右键后选择字段计算器来进行计算,既然是面积比例,那就用地类图斑的面积除以行政区的面积最后乘100%就可以了。
(4)提取耕地比例数据
首先我们在表格中找到按属性选择,然后用地类名称等于耕地,就可以选中我们需要的了,如图1所示:
图1-按属性选择
随后我们导出选择的这些数据来就可以了,命名好方便我们后续查看。
(5)统计各村组单元的平均坡度
随后我们导入我们已经准备好的dem数据,找到工具中的空间分析工具中的表面分析中的坡度,我们输入dem数据就可以开始计算了。
然后在区域分析中找到以表格显示分区统计工具,我们输入行政区数据,区域字段选择team,随后我们把slope导入进行就,统计类型选择平均值(mean)
这样我们就完成了这一步的内容了。
(6)将村组平均统计表连接到第4步生成的耕地比例统计表
首先还是参照着第三步的操作来进行属性表的连接,选中耕地比例,公共字段还是team,但是这次我们选择平均坡度统计表来进行连接。
(7)耕地比例与平均坡度的相关性分析
首先我们将耕地文件转换成dbf文件,然后我们打开excel,在浏览的时候选择所有文件,随后打开dbf文件,我们需要的两行内容为比率和平均值,如果你打开的表成这两行有其中一行出现了乱码,而原表格并没有什么问题的时候,我们就换一种方式。
那就是保存为txt文件以后,在excel中用txt打开,然后打开以后勾选逗号就可以了,删除掉其他我们不要的内容,只留下比率和平均值即可。
随后我们将平均值作为x轴,比率作为y轴,在插入中选择散点图,然后添加后再勾选趋势线,效果如图2所示:
图2-散点图分析
(8)计算各村组单元的景观多样性指数,并制图处理
首先我们在地类图斑频数统计表中添加双精度字段,依旧还是在选中后,打开计算器输入公式,公式为:-(地类图斑比率/100)*log(地类图斑比率/100)
提醒一下,只要涉及到了字段计算器,就一定要保证你输入的符号是英文的,中文符号会报错!!!!!
在完事以后,咱们依旧运用频数工具来分析,首先输入咱们的频数的表格,然后保存的名称命名为SHDI(基于信息理论的测量指数),频数字段选择行政区team,而汇总字段选择咱们刚刚计算的部分。
这样我们就得到了景观多样性的指数统计表,现在我们就可以进行专题地图的制作了。
接下来我们对行政区进行连接,连接字段依旧选择team,连接的表格为咱们刚刚创建的表格。
连接完成以后我们右键行政区的属性,然后在符号系统种选择分级色彩,值选择咱们在频数中新创建的那个就可以了,我们也可以改变颜色,最后结果的地图如图3所示:
图3-景观多样性地图
三、结尾叭叭叭
好啦,咱们的空间分析就到此为止啦,感谢提供数据和内容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