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现场:战五渣勇闯互联网大厂Java岗------AI智能客服系统专场
面试官(推了推眼镜,面无表情):请坐。我们今天围绕一个实际业务场景来提问------公司正在构建基于Spring Boot的AI智能客服系统,涉及AIGC、语义检索与高并发消息处理。准备好了吗?
战五渣(紧张搓手):准...准备好了!我可是背过八股文的!
🟢 第一轮:基础搭建与技术选型(稳中求胜)
Q1:为什么选择Spring Boot作为AI客服系统的主框架?
战五渣 :因为......它启动快!不用写XML配置!还有starter自动装配,贼方便!比如加个spring-boot-starter-web就能跑Web服务。
面试官(微微点头):不错。那如果要集成RAG检索增强生成,你会怎么组织模块?
Q2:如何用Spring Boot管理Embedding模型和向量数据库的Bean?
战五渣 :呃......可以用@Configuration写配置类,把Ollama的客户端和Chroma的连接封装成@Bean,然后在Service里@Autowired注入就行了!
面试官:还可以。使用过Lombok吗?
Q3:Lombok在实体类中的作用是什么?常用注解有哪些?
战五渣 :当然!@Data一键生成get/set/toString,@Builder造对象超帅,再也不用手动new了!
面试官:很好,基本功扎实。
🟡 第二轮:消息驱动与异步处理(开始冒汗)
Q4:用户提问触发AI响应时,如何保证高并发下系统不崩?
战五渣:这个......用Redis缓存答案?或者......加服务器!堆机器总行吧?
面试官(皱眉):我说的是架构层面的异步解耦。
Q5:如何用Kafka实现用户问题与AI处理的异步解耦?
战五渣:啊?Kafka不是用来发日志的吗?哦我知道!生产者消费者模式!用户问问题就是Producer,AI后台是Consumer......先扔进Topic......再慢慢处理......
面试官:还算沾边。那如果消息重复消费怎么办?
Q6:Kafka如何保证Exactly-Once语义?
战五渣:嗯......可以给每条消息编号?消费前查一下数据库有没有处理过......就像......幂等性?
面试官:勉强及格。提示:可以结合事务和幂等 Producer。
🔴 第三轮:AI核心与复杂场景(彻底懵圈)
Q7:Agentic RAG 和传统 RAG 的区别是什么?
战五渣:呃......多了一个"Agent"?是不是就是多个RAG连在一起?像......流水线?
面试官:......继续。企业文档问答中如何避免AI幻觉?
Q8:如何通过语义检索+上下文填充减少AI幻觉?
战五渣:那个......让AI诚实一点?不行就打一顿......啊不是,加个提示词:"不要编造答案"!
面试官(扶额):我们需要的是基于向量相似度检索真实文档片段,并作为上下文输入LLM。
Q9:如何设计聊天会话内存以支持多轮对话?
战五渣:用Map存一下?key是用户ID,value是List记录对话?
面试官:方案原始但可行。不过要考虑分布式环境下Session共享,建议结合Redis + Spring Session。
面试官(合上面试评价表):今天的面试就到这里。你对Spring Boot和Kafka有基本理解,AI部分还需加强。回去等通知吧。
战五渣(松了一口气):谢谢!我一定等您电话!(内心:终于不用装了......)
💡 答案详解:从面试题看AI智能客服系统架构
业务场景背景
企业需要构建智能客服系统,支持:
- 用户自然语言提问
- 基于企业知识库(PDF/Word/数据库)进行语义搜索
- 使用大模型生成回答(AIGC)
- 支持高并发、低延迟、防AI幻觉
技术点拆解
1. Spring Boot 为何是首选?
- 快速集成各种Starter(如
spring-boot-starter-data-redis、spring-kafka) - 自动配置简化开发
- Actuator + Micrometer 支持监控接入Prometheus
- 易于打包为Docker镜像,部署到Kubernetes
2. RAG 架构设计要点
java
@Configuration
public class VectorDBConfig {
@Bean
public ChromaClient chromaClient() {
return new ChromaClient("http://localhost:8000");
}
@Bean
public EmbeddingModel embeddingModel() {
return new OllamaEmbeddingModel("all-minilm");
}
}
- 文档加载 → 分块(Chunking)→ 向量化(Embedding)→ 存入向量数据库(Chroma/Milvus)
- 用户提问 → 向量化 → 语义检索最相似文档片段 → 拼接为Prompt上下文 → 调用LLM生成答案
3. Kafka 异步解耦设计
- Topic:
user-question-topic:接收用户问题 - Consumer Group:AI Worker集群消费并处理
- 支持削峰填谷,防止瞬时流量压垮AI模型服务
- 结合Resilience4j实现熔断降级
4. Exactly-Once 处理方案
- Kafka 事务 + 幂等 Producer(
enable.idempotence=true) - 或使用Spring Kafka的
@KafkaListener+ 数据库去重表(message_id唯一索引)
5. 防AI幻觉策略
- RAG:确保答案来自真实文档
- 提示工程:加入约束如"若无相关信息,请回答'我不知道'"
- 后置验证:使用小模型对生成内容做相关性打分
6. 多轮对话状态管理
-
方案一:本地Map(仅限单机)
-
方案二:Redis存储会话历史,结构如下:
jsonkey: chat:session:{userId} value: [ {"role":"user", "content":"你好"}, {"role":"assistant", "content":"你好!有什么帮助?"} ] -
可结合Spring Session实现透明化管理
7. 整体技术栈图谱
用户请求 → Nginx → Spring Boot (API Gateway)
↓
Kafka (解耦)
↓
AI Worker(消费消息 → RAG → LLM → 回写结果)
↓
Redis(缓存 & 会话) + Chroma(向量库)
↓
Prometheus + Grafana(监控)
小白学习建议
- 先掌握Spring Boot + Kafka 基础开发
- 动手实现一个简单的RAG问答机器人(可用Ollama + Chroma本地运行)
- 学习Spring for AI或LangChain4j开源项目
- 理解微服务间通信、异步处理、容错机制
总结 :大厂面试不仅考八股,更考场景建模能力。从需求出发,层层拆解技术方案,才能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