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11e Protocol 数字身份体系架构白皮书

📖 前言

在 Web3 时代,数字身份不再仅仅是用户名和密码的组合,而是用户在网络空间中自主控制的、可验证的、可互操作的身份凭证。S11e Protocol 基于区块链技术,构建了一套完整的去中心化数字身份体系,实现了从身份基础层到应用服务层的全链路覆盖,为用户和企业提供了统一、安全、灵活的数字身份解决方案。

本文档详细阐述了 S11e Protocol 数字身份体系的设计理念、架构组成、技术实现和业务价值,旨在帮助开发者、企业用户和社区成员深入理解这一创新性的身份系统。

与 S11e Protocol 的关系

S11e Protocol 数字身份体系是 S11e Protocol 协议的核心组成部分,它与协议的其他模块紧密集成:

  • S11eProfile 合约:作为 Profile 档案层的链上实现,管理品牌和个人的数字身份
  • PassCard NFT:作为会员卡层的载体,基于 ERC-721 标准实现
  • ERC6551 TBA:为 PassCard 提供智能钱包能力,实现资产绑定
  • 资产管理系统:支持积分、徽章、POAP、门票等多种数字资产

数字身份体系为 S11e Protocol 提供了身份基础设施,使得协议的资产发行、会员管理、权益分配等功能都建立在统一的身份体系之上。


🎯 数字身份的挑战与机遇

传统身份系统的痛点

在 Web2 时代,数字身份管理面临诸多挑战:

  1. 身份碎片化:用户在不同平台需要重复注册,身份数据分散在各个服务商
  2. 数据主权缺失:用户无法真正拥有和控制自己的身份数据
  3. 隐私泄露风险:中心化存储导致大规模数据泄露事件频发
  4. 跨平台互操作性差:不同平台的身份系统无法互通
  5. 成本高昂:企业需要重复建设身份认证系统

Web3 数字身份的机遇

区块链和去中心化技术为数字身份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 去中心化存储:身份数据存储在区块链上,不可篡改、永不丢失
  • 用户主权:用户完全控制自己的身份和私钥
  • 跨平台通用:一次认证,多平台使用
  • 隐私保护:零知识证明等技术保护用户隐私
  • 可编程性:智能合约实现复杂的身份验证和权限管理逻辑

🏗️ 系统架构概览

S11e Protocol 数字身份体系采用四层架构设计,从底层到应用层逐步构建完整的身份生态:

复制代码
                    ┌─────────────┐
                    │     DID     │ ← 身份基础层
                    │ 去中心化身份  │   (Decentralized Identity)
                    └──────┬──────┘
                           │ 1:1 映射
                    ┌──────▼──────┐
                    │   Profile   │ ← 身份档案层
                    │ 品牌/个人档案 │   (Identity Profile)
                    └──────┬──────┘
                           │ 1:N 关联
                    ┌──────▼──────┐
                    │  PassCard   │ ← 会员卡层
                    │ 品牌会员卡    │   (Membership NFT)
                    └──────┬──────┘
                           │ 自动生成
            ┌──────────────┼──────────────┐
            │              │              │
     ┌──────▼──────┐┌──────▼──────┐┌──────▼──────┐
     │   Wallet    ││    Agent    ││   Rights    │ ← 应用服务层
     │ TBA钱包账户  ││  AI数字分身   ││  权益管理     │
     └─────────────┘└─────────────┘└─────────────┘

架构设计原则

  1. 分层解耦:每一层专注于特定功能,通过标准接口交互
  2. 渐进增强:从基础身份到丰富档案,再到应用服务,逐步构建
  3. 可扩展性:支持多品牌、多场景、多链部署
  4. 安全优先:多层安全机制,确保身份和资产安全

📋 核心组件详解

🆔 DID(去中心化身份)- 基础层

功能定位:数字身份的根基,提供全局唯一、不可篡改的身份标识

技术特点
  • 全局唯一标识符:基于区块链的 DID 格式,确保全网唯一
  • 区块链技术保障:身份数据存储在链上,不可篡改
  • 用户自主控制:用户完全拥有私钥,控制身份数据
  • 跨平台通用:符合 W3C DID 标准,支持跨链、跨应用使用
数据结构
yaml 复制代码
DID 身份标识:
  - did: 唯一身份标识符 (格式: "did:bsin:0x...")
  - didDocument: DID文档(包含公钥、验证方法等)
  - didKeyData: 私钥数据(加密存储)
  - createTime: 创建时间戳
应用场景
  • 用户注册认证:作为用户进入 Web3 世界的唯一身份标识
  • 跨平台身份验证:一次创建,多平台使用
  • 数据授权访问:基于 DID 签名控制数据访问权限
  • 隐私保护控制:用户决定何时、向谁披露身份信息
示例数据
json 复制代码
{
  "did": "did:bsin:0x1234567890abcdef",
  "didDocument": {
    "id": "did:bsin:0x1234567890abcdef",
    "verificationMethod": [
      {
        "id": "did:bsin:0x1234567890abcdef#keys-1",
        "type": "EcdsaSecp256k1VerificationKey2019",
        "controller": "did:bsin:0x1234567890abcdef",
        "publicKeyHex": "0x..."
      }
    ]
  },
  "didKeyData": "encrypted_private_key_data",
  "createTime": "2024-01-16T01:09:09Z"
}

👤 Profile(身份档案)- 档案层

关系映射 :DID 1:1 Profile
功能定位:基于 DID 的丰富身份档案,承载业务层面的身份信息

档案类型

S11e Protocol 支持两种主要的档案类型:

1. Individual(个人用户档案)

  • 实名认证信息(姓名、身份证号等)
  • 消费偏好数据(购物历史、兴趣标签等)
  • 信用评级记录(链上行为、声誉分数等)
  • 社交关系图谱(关注、粉丝等)

2. Brand(品牌商户档案)

  • 营业执照信息(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等)
  • 品牌认证资料(品牌证书、商标等)
  • 商业信用记录(交易记录、评价等)
  • 资产发行权限(发行 PassCard、积分等)
核心属性
yaml 复制代码
Profile 档案属性:
  - name: 档案名称(实名/品牌名)
  - symbol: 档案符号(身份证号/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bizRoleType: 业务角色类型(CUSTOMER/MERCHANT)
  - contractAddress: 档案合约地址(链上地址)
  - assetsCount: 关联资产数量
  - memberCount: 成员数量
  - baseURI: 元数据基础URI
技术实现

基于 S11e Protocol 的 S11eProfile 合约实现:

solidity 复制代码
// Profile 类型枚举
enum ProfileType {
    NONE,
    BRAND,      // 品牌商户
    INDIVIDUAL  // 个人用户
}

// Profile 结构体
struct ProfileStruct {
    ProfileType profileType;
    string name;
    string symbol;
    address owner;
    string baseURI;
    address erc6551Registry;
    string externalUri;
}
示例数据

Individual 档案

json 复制代码
{
  "name": "张三",
  "symbol": "320123199001011234",
  "bizRoleType": "CUSTOMER",
  "contractAddress": "0xabc123...",
  "assetsCount": 5,
  "memberCount": 0
}

Brand 档案

json 复制代码
{
  "name": "星巴克",
  "symbol": "91110000633094358F",
  "bizRoleType": "MERCHANT",
  "contractAddress": "0xdef456...",
  "assetsCount": 12,
  "memberCount": 10000
}

🎫 PassCard(通行证/会员卡)- 会员层

关系映射 :Profile 1:N PassCard
技术实现 :DID + NFT + ERC6551 TBA
功能定位:品牌化的数字会员卡系统,连接用户与品牌

开卡流程

完整的 PassCard 开卡流程如下:

复制代码
1. 验证 DID 身份有效性 ✓
   ↓
2. 检查 Profile 档案完整性 ✓
   ↓
3. 验证商户 PassCard 集合状态 ✓
   ↓
4. 检查用户是否已在该商户开卡 ✓
   ↓
5. 铸造 NFT 会员卡(基于 DigitalAssetsCollection) ✓
   ↓
6. 生成 ERC6551 TBA 钱包地址 ✓
   ↓
7. 组合生成卡号: {DID}_{NFT_ID} ✓
   ↓
8. 保存 CustomerPassCard 关系 ✓
核心属性
yaml 复制代码
PassCard 属性:
  - serialNo: 会员卡序列号(主键,雪花算法生成)
  - tenantId: 租户ID(多租户隔离)
  - customerNo: 客户编号(关联 Profile 的 bizRoleTypeNo)
  - digitalAssetsItemNo: 数字资产编号
  - tokenId: NFT代币ID(BigInteger类型,链上唯一标识)
  - merchantNo: 商户编号(品牌标识)
  - tbaAddress: ERC6551 TBA账户地址(与NFT绑定的钱包)
  - status: 卡片状态(0-正常,1-冻结等)
  - amount: 持有数量(通常为1)
  - createTime: 创建时间
  - remark: 备注信息
业务价值
  • 跨品牌会员权益互通:不同品牌的 PassCard 可以共享权益
  • 基于贡献的动态权益:根据用户行为动态调整权益等级
  • NFT 资产属性可交易:PassCard 作为 NFT 可以在市场上交易
  • 去中心化会员管理:无需中心化数据库,完全基于区块链
技术亮点:ERC6551 Token Bound Account

PassCard 创新性地应用了 ERC6551 标准,为每张会员卡 NFT 创建了独立的智能合约钱包(TBA):

传统 NFT 的局限

  • ❌ 只是一个图片,无法持有资产
  • ❌ 无法执行智能合约调用
  • ❌ 无法与其他链上资产交互

ERC6551 的升级

  • ✅ NFT 变成可编程账户
  • ✅ 可以持有 ETH、ERC20 Token、其他 NFT
  • ✅ 可以执行任意合约调用
  • ✅ 为会员卡 NFT 赋予真正的实用价值

示例应用场景

复制代码
会员卡 NFT (PassCard)
    ↓
Token Bound Account (TBA)
    ↓
持有资产:
  - 1000 品牌积分 (DigitalPoints)
  - 3 个等级徽章 (Badge)
  - 2 个活动 POAP
  - 1 张演唱会门票 (Ticket)
  - 0.1 ETH 奖励
    ↓
用户转让 PassCard NFT
    ↓
所有资产自动转移 🔄
示例数据
json 复制代码
{
  "serialNo": "1746942609982623744",
  "tenantId": "1737841274272223232",
  "customerNo": "1738934400126685184",
  "tokenId": "10001",
  "tbaAddress": "0xabcd1234567890ef...",
  "cardNo": "did:bsin:0x123_10001",
  "merchantNo": "STARBUCKS_001",
  "status": 0,
  "amount": 1,
  "createTime": "2024-01-16 01:09:09"
}

💰 Wallet(TBA钱包)- 资产层

关系映射 :PassCard 1:1 Wallet
技术标准 :ERC6551 Token Bound Account
功能定位:与 NFT 会员卡绑定的智能钱包,管理链上资产

生成机制
  • PassCard 开卡时自动生成 TBA 地址
  • 地址存储在 CustomerPassCard.tbaAddress 字段
  • 基于 ERC6551 标准,NFT 即钱包账户
  • 支持链上资产的独立管理
钱包类型

1. TBA 钱包(Token Bound Account)

  • 与 PassCard NFT 绑定的账户
  • 自动生成,无需单独创建
  • 继承 NFT 的所有权和转移性
  • 支持智能合约交互

2. MPC 钱包(Multi-Party Computation)

  • 企业级多方计算钱包
  • 需要通过 createMPCWallet() 方法创建
  • 支持多重签名和分布式密钥
  • 适用于企业级资产管理
钱包能力
  • 数字资产存储与转账:支持 ERC20/ERC721/ERC1155
  • DeFi 协议交互:Uniswap、AAVE 等
  • NFT 资产管理:收藏、交易、展示
  • 权益分红自动到账:智能合约执行
  • 消费支付与结算:链上+链下混合支付
技术实现
solidity 复制代码
// ERC6551 Registry 接口
interface IERC6551Registry {
    function createAccount(
        address implementation,
        uint256 chainId,
        address tokenContract,
        uint256 tokenId,
        uint256 salt,
        bytes calldata initData
    ) external returns (address account);
    
    function account(
        address implementation,
        uint256 chainId,
        address tokenContract,
        uint256 tokenId,
        uint256 salt
    ) external view returns (address account);
}
安全机制
  • 多重签名控制:2/3、3/5 等多签方案
  • 风险评估与限额:日/月交易限额
  • 异常行为监控:异地登录、大额转账告警
  • 合规性检查:AML 反洗钱、制裁名单检查

🤖 Agent(AI数字分身)- 应用层

依赖关系 :需要 PassCard 作为身份载体
技术实现 :AI + 区块链 + 身份系统
功能定位:用户的智能化数字代理,提供个性化服务

身份验证机制
  • 基于 PassCard 的 NFT 所有权验证身份
  • 使用 DID 签名确保操作授权
  • 通过 TBA 钱包执行链上操作
  • 关联 Profile 档案获取个性化信息
核心能力

1. AI 对话服务

  • 基于 PassCard 身份的个性化 AI 助手
  • 支持多轮对话和上下文理解
  • 集成企业知识库和业务规则

2. 资产代理操作

  • 代理执行 TBA 钱包的转账操作
  • 自动化 DeFi 投资和收益管理
  • 智能合约交互和状态监控

3. 权益优化管理

  • 分析用户行为,优化权益配置
  • 自动申领可用的会员福利
  • 跨品牌权益的智能整合
应用场景
  • 智能客服:基于 PassCard 身份的个性化服务
  • 投资顾问:根据用户资产状况提供建议
  • 权益管家:自动管理和优化用户权益
  • 社交代理:代表用户参与社区治理投票
技术架构
  • 大语言模型:支持 GPT、Claude 等主流模型
  • 知识库:向量化存储企业和用户数据
  • 智能体编排:可视化配置 Agent 工作流
  • 区块链交互:通过 TBA 钱包执行链上操作

🔄 业务流程关系图

完整用户生命周期

复制代码
第一阶段:身份建立
用户注册平台
    ↓
调用 DidProfileServiceEngine.create()
    ├── 创建 DID 身份标识符
    ├── 生成 DID 文档和私钥
    └── 建立 Profile 身份档案
    ↓
档案类型认证
    ├── Individual → 实名认证(身份证验证)
    └── Brand → 企业认证(营业执照+法人验证)
    ↓
Profile 档案状态:已认证

第二阶段:会员卡开通  
商户调用 PassCardServiceEngine.issue()
    ├── 创建 DigitalAssetsCollection
    ├── 设置 NFT 元数据和铸造规则
    └── 上架会员卡集合
    ↓
用户调用 PassCardServiceEngine.claim()
    ├── 验证 DID 和 Profile 有效性
    ├── 检查是否重复开卡
    ├── 铸造 NFT 会员卡(tokenId)
    ├── 生成 ERC6551 TBA 钱包地址
    ├── 组合生成卡号:{DID}_{tokenId}
    └── 保存 CustomerPassCard 记录
    ↓
PassCard 状态:已激活

第三阶段:服务使用
TBA 钱包自动激活
    ├── 支持数字资产管理
    ├── 集成 DeFi 协议交互
    └── 权益分红自动到账
    ↓
可选:Agent 数字分身激活
    ├── AI 对话服务
    ├── 资产代理操作
    └── 权益优化管理
    ↓
完整的数字身份生态服务

权限验证流程

复制代码
用户请求
    ↓
验证 DID
    ↓
检查 Profile
    ↓
确认 PassCard 权限
    ↓
权限检查
    ├── ✅ 通过 → 执行业务操作 → 记录操作日志
    └── ❌ 拒绝 → 返回权限不足

💡 设计理念与优势

🏛️ 分层架构设计

1. 身份层(DID)

  • 提供不可篡改的身份基础
  • 确保身份主权归用户所有
  • 支持跨平台、跨链使用

2. 档案层(Profile)

  • 提供丰富的身份信息
  • 支持业务个性化需求
  • 承载链上身份数据

3. 会员层(PassCard)

  • 提供品牌化的会员服务
  • 实现商业价值转化
  • 连接用户与品牌

4. 应用层(Wallet/Agent)

  • 提供具体功能服务
  • 满足多样化需求
  • 增强用户体验

🔗 数据关联模型

关系类型 说明 业务意义
DID ↔ Profile (1:1) 一个身份对应一个档案 确保身份唯一性和完整性
Profile ↔ PassCard (1:N) 一个档案可开多张会员卡 支持多品牌会员体系
PassCard ↔ Wallet (1:1) 每张卡绑定独立钱包 资产隔离和安全管理
PassCard → Agent (依赖) Agent 需要会员卡身份 确保 AI 服务的身份合规

✨ 核心技术优势

1. 身份统一性

  • 所有服务基于同一个 DID 身份
  • 避免身份碎片化
  • 实现真正的数字身份主权

2. 数据完整性

  • 层次化数据结构
  • 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 支持数据溯源和审计

3. 业务灵活性

  • 支持多品牌、多场景的业务模式
  • 可扩展的权益体系
  • 灵活的权限管理

4. 技术先进性

  • 融合 DID、NFT、AI、ERC6551 等前沿技术
  • 符合 Web3 标准
  • 支持未来技术演进

5. 安全可控性

  • 多层次安全机制
  • 确保资产和数据安全
  • 用户完全控制私钥

🎯 实际应用价值

对企业的价值

1. 降低成本

  • 统一身份体系,减少重复认证成本
  • 无需维护中心化身份数据库
  • 降低开发和运维成本

2. 提升效率

  • 自动化流程,提高业务处理效率
  • 减少人工审核环节
  • 提升用户体验

3. 增强安全

  • 区块链技术保障,提升系统安全性
  • 去中心化存储,避免单点故障
  • 智能合约自动执行,减少人为错误

4. 创新业务

  • 基于 RWA 的新商业模式探索
  • 跨品牌会员权益互通
  • 基于贡献的动态权益分配

对用户的价值

1. 身份主权

  • 用户完全控制自己的数字身份
  • 无需依赖第三方服务商
  • 身份数据永不过期、永不丢失

2. 资产安全

  • 去中心化存储,避免单点风险
  • 私钥完全由用户控制
  • 智能合约保障资产安全

3. 权益透明

  • 智能合约执行,权益分配公开透明
  • 所有操作链上可查
  • 支持权益追溯和审计

4. 跨平台通用

  • 一次认证,多平台使用
  • 无需重复注册和验证
  • 统一的身份体验

🔌 主要 API 接口

基础+档案层 API

服务接口 核心方法 功能说明
DidProfileServiceEngine create() 创建 DID 身份 + Profile 档案
getDetail() 查询身份档案详情
signData() DID 数字签名
verifySign() DID 签名验证
getPageList() 分页查询档案列表

会员层 API

服务接口 核心方法 功能说明
PassCardServiceEngine issue() 商户发行会员卡集合
claim() 用户开通会员卡
getList() 查询用户会员卡列表
getMemberList() 查询商户会员列表
getMerchantPaasCard() 查询商户发行的卡集合
getCustomerPaasCardByMerchantNo() 查询用户在特定商户的卡

资产层 API

服务接口 核心方法 功能说明
WalletServiceEngine createWallet() 创建链上钱包
createMPCWallet() 创建 MPC 安全钱包
withdraw() 钱包资产提现
getPageList() 分页查询钱包列表
edit() 编辑钱包配置
delete() 删除钱包
getDetail() 查询钱包详情

⚠️ 重要注意事项

开发注意点

1. 严格的依赖顺序

复制代码
DID 身份创建 → Profile 档案建立 → PassCard 开卡 → Wallet/Agent 激活
  • 每一步都依赖前一步的成功完成
  • 跳过任何一步都会导致后续功能异常

2. 数据完整性验证

  • DID 创建时必须包含完整的 didDocument 和 didKeyData
  • Profile 必须完成对应类型的认证(个人实名/企业资质)
  • PassCard 开卡前必须验证 Profile 的有效性

3. 异常处理机制

  • claim() 方法会检查 DID 是否存在,不存在会抛出异常
  • 重复开卡会被系统拒绝,避免资源浪费
  • 钱包操作失败时需要回滚 PassCard 状态

4. 性能优化考虑

  • Profile 与 PassCard 是 1:N 关系,查询时注意分页
  • 使用 getCustomerPaasCardByMerchantNo() 精确查询,避免全表扫描
  • TBA 钱包地址生成是异步操作,注意状态同步

安全注意点

1. 私钥管理

  • DID 私钥使用固定盐值加密存储
  • TBA 钱包支持多重签名控制
  • MPC 钱包提供分布式密钥管理

2. 身份验证

  • 所有操作前都需要验证 DID 签名
  • PassCard 开卡需要验证 Profile 的认证状态
  • Agent 服务需要 PassCard 身份载体

3. 合规检查

  • Individual 类型需要通过实名认证
  • Brand 类型需要验证营业执照和法人信息
  • 涉及资产操作时需要 KYC/AML 检查

4. 审计追踪

  • 所有 DID 操作都有完整的日志记录
  • PassCard 开卡和状态变更都可追溯
  • 钱包交易有完整的链上和链下记录

🔮 未来展望

技术演进方向

1. 跨链身份互操作

  • 支持多链身份映射
  • 跨链身份验证
  • 统一的身份查询接口

2. 隐私保护增强

  • 零知识证明(ZKP)集成
  • 选择性披露机制
  • 隐私计算技术

3. 标准化推进

  • 符合 W3C DID 标准
  • 支持 Verifiable Credentials
  • 兼容 DIDComm 协议

4. AI 能力增强

  • 更智能的 Agent 服务
  • 个性化推荐算法
  • 自动化权益优化

生态建设

1. 开发者生态

  • SDK 和工具链完善
  • 开发者文档和教程
  • 社区支持和激励

2. 应用场景拓展

  • DeFi 协议集成
  • 社交网络应用
  • 游戏和元宇宙

3. 标准制定

  • 参与行业标准制定
  • 开源协议贡献
  • 社区治理参与

📚 参考资料

技术标准

S11e Protocol 数字身份体系 - 构建 Web3 时代的身份基础设施 🚀

相关推荐
野老杂谈3 小时前
【Solidity 从入门到精通】第2章 Solidity 语言概览与环境搭建
web3·区块链·智能合约·solidity·remix ide
绝无仅有3 小时前
大厂深度面试相关文章:深入探讨底层原理与高性能优化
后端·面试·架构
绝无仅有4 小时前
大厂真实面试指南:解答核心问题与技术深度探讨
后端·面试·架构
九河云8 小时前
数字化转型中的网络安全风险与零信任架构实践
运维·科技·安全·web安全·架构
木木子99998 小时前
业务架构、应用架构、数据架构、技术架构
java·开发语言·架构
鼓掌MVP11 小时前
Java框架的发展历程体现了软件工程思想的持续进化
java·spring·架构
小马哥编程12 小时前
【软考架构】案例分析-Web应用设计(应用服务器概念)
前端·架构
花姐夫Jun12 小时前
在 Ubuntu ARM 架构系统中安装并使用花生壳实现内网穿透
arm开发·ubuntu·架构
Wang's Blog14 小时前
Nestjs框架: 微服务事件驱动通信与超时处理机制优化基于Event-Based 通信及异常捕获实践
微服务·云原生·架构·nestj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