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一下 机器人坐标转换的 RT 矩阵

好的,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机器人学和计算机视觉中至关重要的 RT矩阵 ,也常被称为刚体变换矩阵位姿矩阵


1. 什么是 RT 矩阵?

RT矩阵 的核心作用是描述一个刚体 (比如机器人的手臂、末端执行器、自动驾驶车辆上的传感器)在三维空间中的位置和姿态 ,即 位姿

  • R 代表 旋转:一个 3x3 的矩阵,描述了物体是如何相对于参考坐标系旋转的。

  • T 代表 平移:一个 3x1 的向量,描述了物体相对于参考坐标系的位移。

为了将旋转和平移统一在一个矩阵运算中(便于连续变换和计算),我们使用一个 4x4 的齐次坐标变换矩阵 ,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 RT 矩阵

它的标准形式如下:
text
复制
下载

复制代码
    [ r11  r12  r13  tx ]
T = [ r21  r22  r23  ty ]
    [ r31  r32  r33  tz ]
    [  0    0    0    1 ]

其中:

  • 左上角的 3x3 子矩阵 [r11, r12, r13; r21, r22, r23; r31, r32, r33] 就是旋转矩阵 R

  • 最右边的 3x1 列向量 [tx, ty, tz]^T 就是平移向量 T

  • 最后一行 [0, 0, 0, 1] 是为了满足齐次坐标计算而固定的。


2. RT 矩阵的数学原理:为什么要用 4x4 矩阵?

在三维空间中,一个点的坐标通常用 [x, y, z]^T 表示。如果我们只想进行旋转,用 3x3 矩阵乘法就够了:

P_rotated = R * P

如果我们只想进行平移,用向量加法就够了:

P_translated = P + T

但是,当我们既需要旋转又需要平移时,运算就变成了:

P_new = R * P + T

这虽然正确,但不是线性的,不便于将多个变换合并成一个。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引入了齐次坐标

齐次坐标 将三维点 [x, y, z] 扩展为四维 [x, y, z, 1]。这样,旋转和平移就可以通过一个单一的矩阵乘法来完成:
text
复制
下载

复制代码
[ P_new ]   [ R       T ]   [ P ]
[       ] = [            ] * [   ]
[   1   ]   [ 0, 0, 0  1 ]   [ 1 ]

展开后就是:
P_new = R * P + T

看到了吗?我们用一次矩阵乘法,优雅地实现了 R * P + T 这个操作。这使得连续变换变得非常简单。


3. RT 矩阵的几何意义与作用

RT 矩阵描述了一个坐标系(目标坐标系 B )到另一个坐标系(参考坐标系 A)的变换关系。

通常我们写作 ᴀTʙ,它的含义是:

"我知道一个点在坐标系 B 下的坐标,那么通过 ᴀTʙ,我就可以计算出该点在坐标系 A 下的坐标。"

数学表达
Point_A = ᴀTʙ * Point_B

几何解释

  • 旋转部分 R :描述了如何将坐标系 B 的三个轴 (X_b, Y_b, Z_b) 旋转,才能与坐标系 A 的三个轴 (X_a, Y_a, Z_a) 对齐。

  • 平移部分 T:描述了坐标系 B 的原点在坐标系 A 中的坐标位置。

举个例子

想象机器人的基座是坐标系 Base,机器人的手爪是坐标系 Gripper

  • ᴮTɢ 这个矩阵就描述了手爪相对于机器人基座的位置和朝向。

  • 如果你知道一个物体(比如一个螺丝)在手爪坐标系下的坐标 P_gripper,那么通过 P_base = ᴮTɢ * P_gripper,你就能算出这个螺丝在基座坐标系下的坐标,从而让机器人知道如何移动整个身体去接近它。


4. RT 矩阵的运算

a. 变换的复合(连锁变换)

这是 RT 矩阵最大的优势之一。如果你有多个坐标系,比如从 A 到 B,再从 B 到 C,那么从 A 到 C 的变换矩阵就是:

ᴀTᴄ = ᴀTʙ * ʙTᴄ

注意顺序:矩阵乘法是右乘的,即最先发生的变换在最右边。这个顺序非常重要,不能颠倒。

例子 :在机器人学中,从基座到末端执行器的变换,是由一系列连杆变换复合而成的:
ᴮTᴱ = ᴮT₁ * ¹T₂ * ²T₃ * ... * ᴺ⁻¹Tᴺ * ᴺTᴱ

b. 逆变换

如果你有 ᴀTʙ,想知道 ʙTᴀ(即从坐标系 A 变换到 B 的逆过程),不需要直接求逆矩阵,有一个快速计算方法:
text
复制
下载

复制代码
    [ R^T   -R^T * T ]
T = [                 ]
    [  0       1     ]

其中 R^T 是旋转矩阵 R 的转置。因为旋转矩阵是正交矩阵,所以它的逆就等于它的转置。


5. 实际应用场景

RT 矩阵在机器人和计算机视觉领域无处不在:

  1. 机器人运动学:描述机器人各个连杆之间的位姿关系,是机器人控制和轨迹规划的基础。

  2. 手眼标定 :确定相机安装在机器人手上(Eye-in-Hand)或机器人外部(Eye-to-Hand)时,相机坐标系与机器人基座坐标系之间的变换关系。核心就是求解一个 AX = XB 的矩阵方程。

  3. 自动驾驶:将激光雷达、摄像头、GPS/IMU 等不同传感器坐标系的数据统一到车体坐标系下,进行融合感知。这里的 RT 矩阵通常由传感器外参标定得到。

  4. 计算机图形学:用于移动、旋转和放置三维模型中的物体。

  5. 增强现实:将虚拟物体准确地叠加到真实世界的视频画面上,需要计算相机相对于真实世界标记物的 RT 矩阵。


6. 与其他姿态表示法的关系

旋转矩阵 R 只是描述旋转的一种方式,其他常见的还有:

  • 欧拉角:直观,但有万向节死锁问题。

  • 四元数:紧凑,计算高效,常用于插值和避免死锁。

  • 轴角/旋转向量:用一根旋转轴和一个旋转角度来表示。

这些表示法都可以与旋转矩阵 R 相互转换。RT 矩阵因其统一和规范的形式,成为了在系统内部存储和传递位姿信息的标准方式。

总结

RT矩阵 是一个强大而优雅的数学工具,它将三维空间中的旋转平移 统一在一个 4x4 的矩阵中。它不仅是描述物体位姿的标准语言,更是连接不同坐标系、实现复杂空间计算的桥梁,是机器人学和计算机视觉领域的基石概念之一。

相关推荐
草莓火锅2 小时前
用c++求第n个质数
开发语言·c++·算法
snakecy3 小时前
自然语言处理(NLP)算法原理与实现--Part 1
人工智能·算法·自然语言处理
萌新彭彭3 小时前
vLLM主要模块Scheduler详解
算法·源码阅读
灵动小溪3 小时前
时频信号分析总结
算法
CoovallyAIHub3 小时前
让Qwen-VL的检测能力像YOLO一样强,VLM-FO1如何打通大模型的视觉任督二脉
深度学习·算法·计算机视觉
2401_841495643 小时前
【自然语言处理】基于统计基的句子边界检测算法
人工智能·python·算法·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统计学习·句子边界检测算法
CoovallyAIHub3 小时前
突破跨模态识别瓶颈!火箭军工程大学提出MFENet:让AI在白天黑夜都能准确识人
深度学习·算法·计算机视觉
CoovallyAIHub3 小时前
TypeScript超越Python,以66%增速跃升第一,Python稳居AI领域王座
深度学习·算法·计算机视觉
User_芊芊君子4 小时前
【LeetCode经典题解】递归破解对称二叉树之谜
算法·leetcode·职场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