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UC AI Lab 第六章:基于卷积的注意力机制

OUC AI Lab 第六章:基于卷积的注意力机制

详解深度学习的中的即插即用模块
1.SENet

SENet在第四章已经学习过了

2.Non-local Neural Networks模块

网络中的注意力模块如图所示,事实上这个模块非常像transformer里的注意力机制,其中的θ,Φ和g就相当于是transformer中的q、k、v,有关transformer的内容在下一章再介绍。在这里,x就是经过各种网络的特征,形状为[T,H,W,1024],将这个x分三份分别经过θ,Φ和g这三个1x1的卷积层就得到了我们想要的三个特征,在transformer中,经过θ得到的每一行向量可以理解为"我在找什么",例如输入的是"我去上学",经过θ后"我"会对应着1024维的向量,其中每一维可以理解为"我在找什么",例如第一维是"我周围有名词吗?",第二维是"我周围有动词吗?"

经过Φ得到的每一行向量可以理解为每个字携带的信息,而经过reshape的这两个矩阵相称就可以得到一个相似性矩阵,softmax后再乘g,就相当于进行了加权聚合,这时每个位置的特征都融入了所有其他相关位置的信息,实现了长距离依赖的建模。

我认为transformer最厉害的创新点就在于使每个词都能看到整个句子中的所有词,经过两个相乘将位置信息,上下文信息和内容信息都看到了。

3. CBAM

上图中右侧是普通的卷积神经网络,每个卷积核中有in channel个分别对输入的channel进行卷积,然后想加得到一个channel

而CBAM主要是考虑到在普通卷积网络中各个channel间的信息没有很好的交流,所以设计了两个模块,channel Attention Module就类似于SENet,不过SENet只用了平均池化,而这里分别在channel纬度上进行平均池化和最大池化,也就是将[batch,channel,h,w]变为[batch,channel,1,1],然后经过变化相加softamat,最后乘到input feature上就完成了

Spatial Attention Module 是在空间纬度上进行平均池化和最大池化,将原本[batch,channel,h,w]变为[batch,1,h,w],拼接后使用in_channel=2,out_channel=1的卷积层,再乘到input feature上就完成了。

4. DANet

Dual Attention Network也非常简单,你要问思想是什么,那就是对CBAM的改进,CBAM是并行,先计算通道纬度的注意力,再计算空间纬度的注意力,那么这个网络就是并行的计算注意力。

如何计算的也非常简单,上图中的A就是将形状为[batch,channel,h,w]的输入分为三份B,C和D,全部reshape为[batch,channel,h*w]。

B再调整为[batch,h*w,channel],乘C,得到[batch,h*w,h*w],D再乘这个结果,得到[batch,channel,h*w],再次reshape恢复到原来的纬度

B这个模块就是把一开始相乘的顺序改成了[batch,channel,h*w]乘[batch,channel,h*w]。

相关推荐
努力の小熊2 小时前
基于tensorflow框架的MSCNN-LSTM模型在CWRU轴承故障诊断的应用
人工智能·tensorflow·lstm
AI即插即用2 小时前
即插即用涨点系列 (八):AMDNet 详解!AAAI 2025 SOTA,MLP 融合多尺度分解(MDM)与 AMS 的涨点新范式。
人工智能·pytorch·深度学习·目标检测·计算机视觉·transformer
脑极体2 小时前
穿越沙海:中国AI的中东远征
人工智能·搜索引擎
jn100105372 小时前
【概念科普】原位CT(In-situ CT)技术详解:从定义到应用的系统梳理
人工智能
禾风wyh2 小时前
(ICLR 2019)APPNP传播用 PageRank,不用神经网络!
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神经网络
Keep_Trying_Go3 小时前
论文STEERER人群计数,车辆计数以及农作物计数算法详解(pytorch)
人工智能·pytorch·python
gzu_013 小时前
基于昇腾 配置pytorch环境
人工智能·pytorch·python
陈 洪 伟3 小时前
AI理论知识系统复习(6):梯度饱和、梯度消失、梯度爆炸
人工智能
云在Steven3 小时前
在线确定性算法与自适应启发式在虚拟机动态整合中的竞争分析与性能优化
人工智能·算法·性能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