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的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详解

1、三次握手

三次握手是建立连接的过程

如图大致为三次握手的流程图:

当客户端对服务端发起连接时,会先发一个包 连接请求数据,去询问能否建立连接,该数据包称为 "SYN"包

然后,如果对方同意连接,那么对方将会回复一个 "SYN+ACK"包

客户端收到后,回复一个 "ACK"包,连接就建立了

因为该过程中,互相发送了三包数据,所以称为 "三次握手"

但是为什么是 "三次握手" , 而不是 "两次握手",明明服务端回复完 "SYN+ACK"包后就能建立连接

这是为了防止已失效的请求报文,忽然又传到服务器,从而引起错误

比如:

当发送请求包时,因为某些原因,该包并没有到达服务器,在某个节点产生了滞留 ,然而客户端为了建立连接会重新发送 "SYN"包 ,正常送达后回复 "SYN+ACK"包建立连接,但是,第一个包 滞留的包突然恢复,又送达到服务端,这时服务端会误以为客户端 发送了一个连接请求 ,这时,服务端认为是两个连接 ,二客户端认为只有一个连接,造成了状态不一致。

如果在 "三次握手"的情况下

客户端没有回复 "ACK"包,就无法建立连接,解决了网络信道不可靠的问题

2、四次挥手

四次挥手大致流程图

第一次挥手

客户端向服务端发送 "FIN"包 ,表示要关闭连接,自己则进入终止等待1状态,这是第一次挥手,如图

第二次挥手

服务端接收到 "FIN"包 ,回复一个 "ACK"包 ,表示自己进入关闭等待状态 ,而客户端同时进入终止等待2状态,这是第二次挥手,如图

PS:服务端此时还可以发送未发送的数据,而客户端也还可以接收数据

第三次挥手

待服务端发送完数据后,会发送一个 "FIN"包 ,进入最后确认状态,这是第三次挥手

第四次挥手

客户端收到后,回复 "ACK"包 ,进入超时等待状态 ,经过超时时间后关闭连接 ,而服务端收到 "ACK"包立即关闭连接

为什么客户端需要 "等待超时时间"

这是为了保证 服务端已收到 "ACK"包 ,因为假设客户端发送完 "ACK"包后就断开连接 ,一旦 "ACK"包在网络中丢失 ,服务端就一直停留在最后确认状态。

而有了 "等待超时时间"

服务端会因为没有收到 "ACK"包,会对客户端重新"FIN"包 ,此时,客户端会 对服务端发送 "ACK"包 ,并且刷新超时时间,这也是为了在不可靠的网络连接中,可以可靠进行地连接断开。

相关推荐
海拥✘16 小时前
深入理解 IP 地址:概念、分类与日常应用
网络·网络协议·tcp/ip
Miracle&17 小时前
1.TCP/IP模型:各层协议(重点TCP/UDP)
网络协议·tcp/ip·udp
Miracle&17 小时前
2.TCP深度解析:握手、挥手、状态机、流量与拥塞控制
linux·网络·tcp/ip
C语言小火车17 小时前
【C++八股文】基础知识篇
c++·tcp/ip·const·智能指针·多线程同步·static关键字·c++内存模型
liulilittle17 小时前
IP校验和算法:从网络协议到SIMD深度优化
网络·c++·网络协议·tcp/ip·算法·ip·通信
c&0xff0018 小时前
Flink反压问题
网络·flink
7ACE18 小时前
Wireshark TS | 接收数据超出接收窗口
网络协议·tcp/ip·wireshark
深圳多奥智能一卡(码、脸)通系统18 小时前
基于多奥(DAIC)品牌的IC卡电梯门禁系统(梯控)基础配置清单,整合核心硬件、软件及安全组件,确保系统可独立运行并支持未来扩展
网络
tuokuac18 小时前
nginx配置前端请求转发到指定的后端ip
前端·tcp/ip·nginx
googleccsdn18 小时前
ESNP LAB 笔记:配置MPLS(Part4)
网络·笔记·网络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