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 协议的相关特性和数据链路层相关知识总结

目录

[IP 协议的相关特性](#IP 协议的相关特性)

一、IP协议的特性

[二、 IP协议数据报格式](#二、 IP协议数据报格式)

[三、 IP协议的主要功能](#三、 IP协议的主要功能)

[1. 地址管理](#1. 地址管理)

[动态分配 IP地址](#动态分配 IP地址)

NAT机制

NAT背景下的通信

IPV6

[2. 路由控制](#2. 路由控制)​​​​​​​

3.IP报文的分片与重组

数据链路层相关知识

1、以太网协议(Ethernet)

2.MTU

MTU对IP协议的影响

MTU对UDP协议的影响

MTU对于TCP协议的影响

[3. ARP协议](#3. ARP协议)

ARP协议的作用

ARP协议的工作流程​编辑

总结

数据链路层

网络层

传输层

应用层


IP 协议的相关特性

一、IP协议的特性

IP(Internet Protocol)协议是互联网中使用的网络协议之一,它的特性包括:

  1. 无连接性:IP协议是一种无连接协议,每个数据包都是独立发送和处理的。因此,每个数据包都需要包含完整的源和目的地址信息,以便被正确路由到目的地。
  2. 不可靠性:IP协议不提供任何可靠性保证,数据包在传输过程中可能会在网络拥塞、链路故障等情况下丢失或重复,需要应用层自行处理数据的可靠性。
  3. 分组交换:IP协议使用分组交换技术,将数据分成若干个固定大小的数据包进行传输,每个数据包都有其独立的路由路径和传输时间。
  4. 网络层协议:IP协议在OSI模型中属于网络层,主要负责数据包的寻址和路由选择。
  5. IPv4和IPv6:IP协议有两个版本,IPv4和IPv6,其中IPv4是现有网络中广泛使用的版本,而IPv6则是一种新的IP协议版本,主要为了解决IPv4枯竭的地址问题。
  6. 头部格式:IP协议的数据包头部包括源地址、目的地址、协议类型、TTL等信息,具体数据包头部格式不同于IPv4和IPv6版本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二、 IP协议数据报格式

  • 4位版本号(version):指定IP协议的版本,对于IPv4来说,就是4。
  • 4位头部长度(header length):IP头部的长度是多少个32bit,也就是 length * 4 的字节数。4bit表示最大的数字是15,因此IP头部最大长度是60字节。
  • 8位服务类型(Type Of Service):3位优先权字段(已经弃用),4位TOS字段,和1位保留字段(必须置为0)。
  • 4位TOS分别表示:最小延时,最大吞吐量,最高可靠性,最小成本。这四者相互冲突,只能选择一个。对于ssh/telnet这样的应用程序,最小延时比较重要;对于ftp这样的程序,最大吞吐量比较重要。
  • 16位总长度(total length):IP数据报整体占多少个字节。
  • 16位标识(id):唯一的标识主机发送的报文。如果IP报文在数据链路层被分片了,那么每一个片里面的这个id都是相同的。
  • 3位标志字段:第一位保留(保留的意思是现在不用,但是还没想好说不定以后要用到)。第二位置为1表示禁止分片,这时候如果报文长度超过MTU,IP模块就会丢弃报文。第三位表示"更多分片",如果分片了的话,最后一个分片置为1,其他是0。类似于一个结束标记。
  • 13位分片偏移(framegament offset):是分片相对于原始IP报文开始处的偏移。其实就是在表示当前分片在原报文中处在哪个位置。实际偏移的字节数是这个值 * 8 得到的。因此,除了最后一个报文之外,其他报文的长度必须是8的整数倍(否则报文就不连续了)。
  • 8位生存时间(Time To Live,TTL):数据报到达目的地的最大报文跳数。一般是64。每次经过一个路由,TTL -= 1,一直减到0还没到达,那么就丢弃了。这个字段主要是用来防止出现路由循环。
  • 8位协议:表示上层协议的类型。
  • 16位头部校验和:使用CRC进行校验,来鉴别头部是否损坏。
  • 32位源地址和32位目标地址:表示发送端和接收端。

三、 IP协议的主要功能

1 寻址和路由

2 传递服务

3 数据报分片和重组

1. 地址管理

IP地址本质是一个32位的整数 , 通常会把这32位的整数,转换成点分十进制的表示方式

每个部分取值范围 0-255 例如 127.0.0.1

那么32位整数能表示多少不同的地址呢 经过计算是42亿9千万

然而在如今肯定是不够用的 便有了一下解决方案

动态分配 IP地址

也就是设备上网才分配IP地址,不上网就不分配

并没有增加IP数量,只能一定程度缓解,不能彻底解决问题.

NAT机制

就是把所有的IP地址分为两大类

内网IP: 10.* 172.16.*---172.31.* 192.168.*

外网IP: 剩下的IP

注意:外网IP必须是唯一的,内网IP则可以重复出现

NAT背景下的通信

外网设备 ->外网设备,不需要任何 NAT,直接就能通信

内网设备 -> 其他内网设备, 不允许!!

外网设备 ->内网设备,不允许!!

内网设备 ->外网设备,对应的内网设备的路由器,触发NAT 机制进行 IP 替换,此时就会给这个网络数据报的源IP替换成路由器自己的 ip

IPV6

IPv6(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是IP协议的一种新版本,也是互联网中的下一代IP协议。IPv6的主要特点和优势包括以下几点:

1.地址空间更大:IPv6地址长度为128位,比IPv4的32位要大四倍,因此IPv6可以提供更多的地址空间,以支持未来互联网中更多的设备和用户。

2.更好的安全性:IPv6引入了IPSec协议,提供了强大的主机间加密和认证机制,能够有效防止网络攻击和欺骗。

  1. 自动化配置:IPv6协议自带地址自动配置机制(如SLAAC),可以大大简化管理员配置网络地址的工作,同时也可以避免地址冲突的问题。

  2. QoS和流量控制支持:IPv6支持基于流的服务质量(QoS)和流量控制,以提高网络传输效率和可靠性。

5.更好的移动性支持:IPv6支持移动IP(MIPv6)协议,可以在网络中实现设备的无缝漫游,支持设备在不同网络环境中快速切换,从而提高网络可用性。

  1. 应用广泛:IPv6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网络设备和应用,如智能家居、物联网、移动通讯、云计算等领域。

2. 路由控制

路由控制(Routing)是指将分组数据发送到最终目标地址的功能。即使网络非常复杂,也可以通过路由控制确定到达目标地址的通路。一旦这个路由控制的运行出现异常,分组数据极有可能"迷失",无法到达目标地址。因此,一个数据包之所以能够成功地到达最终的目标地址,全靠路由控制。

发送数据包时所使用的地址是网络层的地址,即IP地址。然而仅仅有IP地址还不足以实现将数据包发送到对端目标地址,在数据发送过程中还需要类似于"指明路由器或主机"的信息,以便真正发往目标地址。保存这种信息的就是路由控制表(Routing Table)。实现IP通信的主机和路由器都必须持有一张这样的表。它们也正是在这个表格的基础上才得以进行数据包发送的。

该路由控制表的形成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管理员手动设置,另一种是路由器与其他路由器相互交换信息时自动刷新。前者也叫静态路由控制,而后者叫做动态路由控制。为了让动态路由及时刷新路由表,在网络上互连的路由器之间必须设置好路由协议,保证正常读取路由控制信息。

3.IP报文的分片与重组

下图展示了网络传输过程中进行分片处理的一个例子。由于以太网的默认MTU是1500字节,因此4342字节的IP数据报无法在一个帧当中发送完成。这时,路由器将此IP数据报划分成了3个分片进行发送。而这种分片处理只要路由器认为有必要,会周而复始地进行(分片以8个字节的倍数为单位进行。)经过分片之后的IP数据报在被重组的时候,只能由目标主机进行。路由器虽然做分片但不会进行重组。

这样的处理是由诸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例如,现实当中无法保证IP数据报是否经由同一个路径传送。因此,途中即使等待片刻,数据包也有可能无法到达目的地。此外,拆分之后的每个分片也有可能会在途中丢失(在目标主机上进行分片的重组时,可能有一部分包会延迟到达。因此,一般会从第一个数据报的分片到达的那一刻起等待约30秒再进行处理。) 。即使在途中某一处被重新组装,但如果下一站再经过其他路由时还会面临被分片的可能。这会给路由器带来多余的负担,也会降低网络传送效率。出于这些原因,在终结点(目标主机)端重组分片了的IP数据报成为现行的规范

数据链路层相关知识

1、以太网协议(Ethernet)

以太网是一种计算机局域网技术。IEEE组织的IEEE 802.3标准制定了以太网的技术标准,它规定了包括物理层的连线、电子信号和介质访问层协议的内容。以太网是目前应用最普遍的局域网技术,取代了其他局域网技术如令牌环、FDDI和ARCNET。

CSMA/CD(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Detection,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协议),早期主要是以太网络中数据传输方式,广泛应用于以太网中,主要应用于有限局域网。

无线局域网由于没有实际的物理信道,无法进行正常的冲突检测,于是无线局域网主要采用CSMA/CA的带冲突避免的载波监听多路访问控制技术。

以太网帧格式

  • 源地址和目的地址是指网卡的硬件地址(也叫MAC地址),长度是48位,是在网卡出厂时固化的;
  • 帧协议类型字段有三种值,分别对应IP、ARP、RARP;
  • 帧末尾是CRC校验码

2.MTU

MTU相当于发快递时对包裹尺寸的限制。这个限制是不同的数据链路对应的物理层,产生的限制

  • 以太网帧中的数据长度规定最小46字节,最大1500字节,ARP数据包的长度不够46字节,要在后面补填充位;
  • 最大值1500称为以太网的最大传输单元(MTU),不同的网络类型有不同的MTU;
  • 如果一个数据包从以太网路由到拨号链路上,数据包长度大于拨号链路的MTU了,则需要对数据包进行分片(fragmentation);
  • 不同的数据链路层标准的MTU是不同的;

MTU对IP协议的影响

由于数据链路层MTU的限制,对于较大的IP数据包要进行分包。

  • 将较大的IP包分成多个小包,并给每个小包打上标签;
  • 每个小包IP协议头的 16位标识(id) 都是相同的;
  • 每个小包的IP协议头的3位标志字段中,第2位置为0,表示允许分片,第3位来表示结束标记(当前是否是最后一个小包,是的话置为1,否则置为0);
  • 到达对端时再将这些小包,会按顺序重组,拼装到一起返回给传输层;
  • 一旦这些小包中任意一个小包丢失,接收端的重组就会失败。但是IP层不会负责重新传输数据;

MTU对UDP协议的影响

  • 一旦UDP携带的数据超过1472(1500 - 20(IP首部) - 8(UDP首部)),那么就会在网络层分成多个IP数据报。
  • 这多个IP数据报有任意一个丢失,都会引起接收端网络层重组失败。那么这就意味着,如果UDP数据报在网络层被分片,整个数据被丢失的概率就大大增加了

MTU对于TCP协议的影响

  • TCP的一个数据报也不能无限大,还是受制于MTU。TCP的单个数据报的最大消息长度,称为MSS(Max Segment Size);
  • TCP在建立连接的过程中,通信双方会进行MSS协商。
  • 最理想的情况下,MSS的值正好是在IP不会被分片处理的最大长度(这个长度仍然是受制于数据链路层的MTU)。
  • 双方在发送SYN的时候会在TCP头部写入自己能支持的MSS值。
  • 然后双方得知对方的MSS值之后,选择较小的作为最终MSS。
  • MSS的值就是在TCP首部的40字节变长选项中(kind=2)

3. ARP协议

虽然我们在这里介绍ARP协议,但是需要强调,ARP不是一个单纯的数据链路层的协议,而是一个介于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之间的协议

ARP协议的作用

  • 在网络通讯时,源主机的应用程序知道目的主机的IP地址和端口号,却不知道目的主机的硬件地址;
  • 数据包首先是被网卡接收到再去处理上层协议的,如果接收到的数据包的硬件地址与本机不符,则直接丢弃;
  • 因此在通讯前必须获得目的主机的硬件地址;

ARP协议的工作流程

  • 源主机发出ARP请求,询问"IP地址是192.168.0.1的主机的硬件地址是多少",并将这个请求广播到本地网段(以太网帧首部的硬件地址填FF:FF:FF:FF:FF:FF表示广播);
  • 目的主机接收到广播的ARP请求,发现其中的IP地址与本机相符,则发送一个ARP应答数据包给源主机,将自己的硬件地址填写在应答包中;
  • 每台主机都维护一个ARP缓存表,可以用arp -a命令查看。缓存表中的表项有过期时间(一般为20分钟),如果20分钟内没有再次使用某个表项,则该表项失效,下次还要发ARP请求来获得目的主机的硬件地址

总结

数据链路层

  • 数据链路层的作用:两个设备(同一种数据链路节点)之间进行传递数据
  • 以太网是一种技术标准;既包含了数据链路层的内容,也包含了一些物理层的内容。例如:规定了网络拓扑结构,访问控制方式,传输速率等;
  • 以太网帧格式
  • 理解mac地址
  • 理解arp协议
  • 理解MTU

网络层

  • 网络层的作用: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中确定一个合适的路径。
  • 理解IP地址,理解IP地址和MAC地址的区别。
  • 理解IP协议格式。
  • 了解网段划分方法
  • 理解如何解决IP数目不足的问题,掌握网段划分的两种方案。理解私有IP和公网IP
  • 理解网络层的IP地址路由过程。理解一个数据包如何跨越网段到达最终目的地。
  • 理解IP数据包分包的原因。
  • 了解NAT设备的工作原理。

传输层

  • 传输层的作用:负责数据能够从发送端传输接收端。
  • 理解端口号的概念。
  • 认识UDP协议,了解UDP协议的特点。
  • 认识TCP协议,理解TCP协议的可靠性。理解TCP协议的状态转化。
  • 掌握TCP的连接管理,确认应答,超时重传,滑动窗口,流量控制,拥塞控制,延迟应答,捎带应答特性。
  • 理解TCP面向字节流,理解粘包问题和解决方案。
  • 能够基于UDP实现可靠传输。
  • 理解MTU对UDP/TCP的影响。

应用层

  • 应用层的作用:满足我们日常需求的网络程序,都是在应用层
  • 能够根据自己的需求,设计应用层协议。
  • 了解HTTP协议。
  • 理解DNS的原理和工作流程
相关推荐
我叫czc6 分钟前
【Python高级353】python实现多线程版本的TCP服务器
服务器·python·tcp/ip
xianwu54312 分钟前
反向代理模块。开发
linux·开发语言·网络·c++·git
brhhh_sehe30 分钟前
重生之我在异世界学编程之C语言:深入文件操作篇(下)
android·c语言·网络
忆源33 分钟前
Linux高级--2.4.2 linux TCP 系列操作函数 -- 深层理解
linux·网络·tcp/ip
哈利巴多先生44 分钟前
HTTP,续~
网络·网络协议·http
白了个白i1 小时前
http的访问过程或者访问页面会发生什么
网络·网络协议·http
赛德乌漆麻黑哟1 小时前
FOFA--网络空间资产搜索引擎(常用语法以及拓展)
网络·安全·搜索引擎
Allen_LVyingbo1 小时前
数智化时代医院临床试验人才培养的创新路径与实践探索
网络·健康医疗·集成学习
qq_372006862 小时前
浏览器http缓存问题
网络协议·http·缓存
手心里的白日梦2 小时前
TCP协议
服务器·网络·tcp/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