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数字人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当时,人们开始尝试将虚拟人物引入到现实世界中,这个时期的虚拟数字人主要以手工绘制和化妆为主,应用范围也极为有限。随着CG技术和动作面部捕捉技术的发展, 虚拟人开始加速应用到影视行业,主要呈现超现实角色和场景。这个时期的代表虚拟偶像是初音未来、洛天依等。
2018年,新华社与搜狗联合发布的"AI合成主播",可在用户输入新闻文本后,在屏幕展现虚拟数字人形象并进行新闻播报,且唇形动作能与播报声音实时同步。近五年来,得益于深度学习算法的突破,虚拟数字人制作过程得到有效简化,各方面性能获得飞跃式提升,开始从外观的数字化逐渐深入到行为的交互化、思想的智能化。以虚拟主播、虚拟员工等为代表的数字人成功进入大众视野,并在影视、游戏、传媒、文旅、金融等多个领域展现出虚拟数字人的应用价值。
目前,虚拟数字人已经进入初级阶段,并逐渐成为一个新兴产业。据不完全统计,到2022年,我国虚拟人相关企业数量超过了16万家 ,市场规模超过了700亿元。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虚拟数字人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泛,其市场规模也将不断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