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将一个类的接口转换成客户希望的另外一个接口,使得原本由于接口不兼容而不能一起工作的那些类能 一起工作。
适配器模式分为类适配器模式和对象适配器模式,前者类之间的耦合度比后者高,且要求程序员了解现 有组件库中的相关组件的内部结构,所以应用相对较少些。
适配器模式(Adapter)包含以下主要角色:
- 目标(Target)接口:当前系统业务所期待的接口,它可以是抽象类或接口。
- 适配者(Adaptee)类:它是被访问和适配的现存组件库中的组件接口。
- 适配器(Adapter)类:它是一个转换器,通过继承或引用适配者的对象,把适配者接口转换成目标接口,让客户按目标接口的格式访问适配者
🚀案例
适配者Adaptee(已经存在,与接口不兼容的类),他有一个SpecificRequest(特殊请求)方法
cs
class Adaptee
{
public void SpecificRequest()
{
Console.WriteLine("Called SpecificRequest()");
}
}
我们的目标接口Taget(切口中定义了一个请求方法)
cs
interface ITarget
{
void Request();
}
适配器Adapter,在Adapter中,实现了我们的接口,但是实际上是调用了Adaptee的SpecificRequest方法
cs
class Adapter : ITarget
{
private readonly Adaptee _adaptee;
public Adapter(Adaptee adaptee)
{
_adaptee = adaptee;
}
public void Request()
{
_adaptee.SpecificRequest();
}
}
然后!我们就可以通过ITarget
接口来使用Adaptee
的SpecificRequest
方法了
cs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Target target = new Adapter(new Adaptee());
target.Request();
}
🚀优缺点
优点:
- 提高了类的复用性:适配器模式可以让两个没有任何关系的类一起运行。
- 增加了类的透明性:用户通过适配器可以调用目标接口,适配器对用户来说是透明的,用户并不需要知道适配器的存在。
- 提高了类的扩展性:如果想要替换或者增加被适配的类,只需要修改适配器或者增加新的适配器即可,原有代码无需修改,符合"开闭原则"。
- 灵活性好:适配器模式提供了一种"即插即用"的方式来适应业务变化,可以很方便地改变数据和对象的表现形式。
缺点:
- 过多的使用适配器,会让系统非常零乱,不易整体进行把握。比如,明明可以直接调用的函数,却非要在使用一个适配器,这无疑增加了系统的复杂度。
使用场景:
- 系统需要使用现有的类,而这些类的接口不符合系统的需要。
- 想要建立一个可以重用的类,用于与一些彼此之间没有太大关联的一些类,包括一些可能在将来引进的类一起工作。
- 需要一个统一的输出接口,而输入端的类型不可预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