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详解精炼:线性递归

第 2 章 算法分析

2.10 线性递归

以 014 节的例题 2.9.1 为例,用递归方式表示阶乘,函数式为:
<math xmlns="http://www.w3.org/1998/Math/MathML" display="block"> f ( n ) = { 1 i f n = 0 n ⋅ f ( n − 1 ) i f n > 0 \begin{split} f(n)=\begin{cases}1&\quad if~n=0\\n\cdot f(n-1)&\quad if ~n\gt0\end{cases} \end{split} </math>f(n)={1n⋅f(n−1)if n=0if n>0

对应的算法描述是:

c 复制代码
long factorial(int n){
    if(n == 0){
        return 1;
    } else {
        return n * factorial(n - 1);
    }
}

在此算法描述中,即使用了递归。对此递归的分析如下:

  • 满足算法的"有穷性"要求:首先判断 n == 0 的条件,满足此条件时,return 1 ,即终止递归的条件或基准情形,从而避免递归无限进行下去。
  • n * factorial(n - 1) 使得递归朝着基准情形进行自我调用(不断推进),且每一递归实例对自身的调用为一次(合成效益法则),即 <math xmlns="http://www.w3.org/1998/Math/MathML"> f ( n ) , f ( n − 1 ) , f ( n − 2 ) , ⋯   , f ( 1 ) , f ( 0 ) f(n),f(n-1),f(n-2),\cdots,f(1),f(0) </math>f(n),f(n−1),f(n−2),⋯,f(1),f(0) ,从而构成了一个线性的次序关系,因此称这类递归模式为线性递归。这是递归的最基本形式。

线性递归的模式,是实现减治算法((decrease and conquer))的一种策略,即:递归每深入一层,待求解问题的规模都缩减一个常数,直至最终达到基准情形。

例题 2.10.1 用递归方式,计算给定 <math xmlns="http://www.w3.org/1998/Math/MathML"> n n </math>n 个整数的总和

在 011 节的例题 2.6.3 中,用迭代的方式实现了计算给定 <math xmlns="http://www.w3.org/1998/Math/MathML"> n n </math>n 个整数的总和的问题,此处用递归方式实现:

c 复制代码
int sum(int A[], int n){ //数组求和算法(线性递归版)
    if (n < 1)  //基准情形
        return 0;
    else
        return sum(A, n-1) + A[n - 1]; //递归:前 n-1 项之和,再累计第 n-1 项 
}

1. 递推公式

以例题 2.10.1 为例,说明递归的时间复杂度的一种常用分析方法:递推公式法。

假设计算长度为 <math xmlns="http://www.w3.org/1998/Math/MathML"> n n </math>n 的数组中各个数字之和的时间复杂度是 <math xmlns="http://www.w3.org/1998/Math/MathML"> T ( n ) T(n) </math>T(n) ,那么计算长度为 <math xmlns="http://www.w3.org/1998/Math/MathML"> n − 1 n-1 </math>n−1 的数组中各个数字之和的时间复杂度就是 <math xmlns="http://www.w3.org/1998/Math/MathML"> T ( n − 1 ) T(n-1) </math>T(n−1) 。根据上述算法中的第 5 行,sum(A, n-1) + A[n - 1] 的结果为 sum(A, n) ,而计算 A[n - 1] 的时间复杂度是常数阶,即:
<math xmlns="http://www.w3.org/1998/Math/MathML" display="block"> T ( n ) = T ( n − 1 ) + O ( 1 ) = T ( n − 1 ) + c 1 (1) T(n) = T(n-1)+O(1)=T(n-1)+c_1\tag{1} </math>T(n)=T(n−1)+O(1)=T(n−1)+c1(1)

当到达基准情形时,即计算 sum(A, 0) 时,直接返回 <math xmlns="http://www.w3.org/1998/Math/MathML"> 0 0 </math>0 ,return 0; ,时间复杂度也是常数阶 <math xmlns="http://www.w3.org/1998/Math/MathML"> O ( 1 ) O(1) </math>O(1) ,即:
<math xmlns="http://www.w3.org/1998/Math/MathML" display="block"> T ( 0 ) = O ( 1 ) = c 2 (2) T(0)=O(1)=c_2\tag{2} </math>T(0)=O(1)=c2(2)

其中,(1)式和(2)式中的 <math xmlns="http://www.w3.org/1998/Math/MathML"> c 1 , c 2 c_1,c_2 </math>c1,c2 均为常数。

由(1)式得:
<math xmlns="http://www.w3.org/1998/Math/MathML" display="block"> T ( n ) = T ( n − 1 ) + c 1 = T ( n − 2 ) + c 1 + c 1 = T ( n − 2 ) + 2 c 1 = T ( n − 3 ) + c 1 + 2 c 1 = T ( n − 3 ) + 3 c 1 ⋯ = T ( 1 ) + ( n − 1 ) c 1 = T ( 0 ) + c 1 + ( n − 1 ) c 1 = T ( 0 ) + n c 1 ( 代入 ( 2 ) 式 ) = c 2 + n c 1 = O ( n ) \begin{split} T(n)&=T(n-1)+c_1 \\&=T(n-2)+c_1+c_1=T(n-2)+2c_1 \\&=T(n-3)+c_1+2c_1=T(n-3)+3c_1 \\&\quad\cdots \\&=T(1)+(n-1)c_1 \\&=T(0)+c_1+(n-1)c_1=T(0)+nc_1\quad(代入(2)式) \\&=c_2+nc_1=O(n) \end{split} </math>T(n)=T(n−1)+c1=T(n−2)+c1+c1=T(n−2)+2c1=T(n−3)+c1+2c1=T(n−3)+3c1⋯=T(1)+(n−1)c1=T(0)+c1+(n−1)c1=T(0)+nc1(代入(2)式)=c2+nc1=O(n)

递推法,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在本节对应的练习题中,可以使用递归公式,对阶乘算法计算其时间复杂度。

2. 递归跟踪分析

对于线性递归而言,对递归过程进行跟踪,并不是很复杂的过程,因此也可以通过跟踪过程分析时间复杂度。

以例题 2.10.1 为例,其算法执行过程如图 2.10.1 所示:


图 2.10.1

  • 首先调用参数 <math xmlns="http://www.w3.org/1998/Math/MathML"> n n </math>n ,再转向 <math xmlns="http://www.w3.org/1998/Math/MathML"> n − 1 , n − 1 , ⋯ 0 n-1,n-1,\cdots 0 </math>n−1,n−1,⋯0 ,直到参数为 <math xmlns="http://www.w3.org/1998/Math/MathML"> 0 0 </math>0 ,到达了终止条件,不再递归。
  • 将基准情形的解(长度为 0 数组的总和 0)返回给对参数 1 的调用;累加上 A[0] 之后,再返回给对参数 2 的调用;累加上 A[1] 之后,继续返回给对参数 3 的调用;...;如此依次返回,直到最终返回给对参数 n 的调用,此时,只需累加 A[n - 1] 即得到整个数组的总和。

从上述过程可知,每一个递归实例中非递归部分涉及到三类计算:① 判断 <math xmlns="http://www.w3.org/1998/Math/MathML"> n n </math>n 是否为 0;② 累加 sum(n-1)A[n - 1] ;③ 返回当前的和。并且,在一个递归实例中,这三类计算各执行一次。它们也都是基本操作。所以,每个递归实例的运行时间是常数阶 <math xmlns="http://www.w3.org/1998/Math/MathML"> O ( 1 ) O(1) </math>O(1) 。

结合图 2.10.1 可知,共计有 <math xmlns="http://www.w3.org/1998/Math/MathML"> n + 1 n+1 </math>n+1 个递归实例,即递归深入为 <math xmlns="http://www.w3.org/1998/Math/MathML"> n + 1 n+1 </math>n+1 ,所以整个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是: <math xmlns="http://www.w3.org/1998/Math/MathML"> T ( n ) = ( n + 1 ) × O ( 1 ) = O ( n ) T(n)=(n+1)\times O(1)=O(n) </math>T(n)=(n+1)×O(1)=O(n) 。

相关推荐
Javatutouhouduan9 小时前
如何系统全面地自学Java语言?
java·后端·程序员·编程·架构师·自学·java八股文
前端切圖仔15 小时前
失业,仲裁,都赶上了(二)
前端·javascript·程序员
小李小李不讲道理2 天前
行动+思考 | 2024年度总结
前端·程序员·年终总结
聪小陈2 天前
圣诞节:记一次掘友让我感动的时刻
前端·程序员
百万蹄蹄向前冲3 天前
2024不一样的VUE3期末考查
前端·javascript·程序员
陈哥聊测试4 天前
软件格局在变,谁能扛起国产替代的大旗?
安全·程序员·产品
黄油饼卷咖喱鸡就味增汤拌孜然羊肉炒饭4 天前
SpringBoot如何实现缓存预热?
java·spring boot·spring·缓存·程序员
少年姜太公4 天前
从零开始详解js中的this(下)
前端·javascript·程序员
凌虚4 天前
Kubernetes APF(API 优先级和公平调度)简介
后端·程序员·kubernetes
小华同学ai5 天前
ShowDoc:Star12.3k,福利项目,个人小团队的在线文档“简单、易用、轻量化”还专门针对API文档、技术文档做了优化
前端·程序员·gith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