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单例---静态内部类

之前写过一篇双重锁校验单例 ,这是延迟加载的一种单例模式,俗称懒汉模式,这次写一个静态内部类的单例,这个写法天生线程安全,并且引出反射攻击,废话不多说,上代码:

java 复制代码
public class StaticInnerClass {

    private static class InnerClass{
        private static StaticInnerClass staticInnerClass = new StaticInnerClass();
    }

    public static StaticInnerClass getInstance(){
        return InnerClass.staticInnerClass;
    }

    private StaticInnerClass(){
    	
    }

}

这种静态内部类的实现方式,它主要原理是:加载一个类时,其内部类不会同时被加载。一个类被加载,当且仅当其某个静态成员(静态域、构造器、静态方法等)被调用时发生 ,也就是说内部类:InnerClass只有我们调用getInstance()的时候才会被加载。

那么这个写法为什么线程安全呢?原因可以在《深入理解Java虚拟机》这本书的第七章7.3.5小节找到答案,这里摘要出主要原因,大家有兴趣可以自己去看看书:

  • 虚拟机会保证一个类的< clinit>()方法在多线程环境中被正确的加锁、同步,如果多个线程同时去初始化一个类,那么只会有一个线程去执行这个类的< clinit>()方法,其他线程都需要阻塞等待,直到活动线程执行< clinit>()方法完毕。如果在一个类的< clinit>()方法中有耗时很长的操作,就有可能造成多个进程阻塞(需要注意的是,其他线程虽然会被阻塞,但如果执行< clinit>()方法的那条线程退出< clinit>()方法后,其他线程唤醒之后不会再次进入< clinit>()方法。同一个类加载器下,一个类型只会被初始化一次),在实际应用中这种阻塞旺旺是很隐蔽的。

这就是他线程安全的原因,通俗的说就是这个静态内部类只能同时有一个线程去初始化它,其他的被阻塞,如果一个线程初始化了这个静态内部类,那么其他的就不会再去初始化了。

那么上面这个写法就真的能保证这个类的实例在任何情况下都只有一个吗?其实是不行的,通过反射的方式,就可以修改这个类的私有构造器权限,然后创建出一个这个类的实例,这个在下一篇博客里面写。

个人浅薄理解,欢迎补充

相关推荐
bug攻城狮7 分钟前
Spring Boot Banner
java·spring boot·后端
一只修仙的猿8 分钟前
毕业三年后,我离职了
android·面试
黑马源码库miui5208626 分钟前
JAVA同城打车小程序APP打车顺风车滴滴车跑腿源码微信小程序打车源码
java·微信·微信小程序·小程序·uni-app
MadPrinter33 分钟前
SpringBoot学习日记 Day11:博客系统核心功能深度开发
java·spring boot·后端·学习·spring·mybatis
dasseinzumtode33 分钟前
nestJS 使用ExcelJS 实现数据的excel导出功能
前端·后端·node.js
淦出一番成就36 分钟前
Java反序列化接收多种格式日期-JsonDeserialize
java·后端
Java中文社群38 分钟前
Hutool被卖半年多了,现状是逆袭还是沉寂?
java·后端
程序员蜗牛1 小时前
9个Spring Boot参数验证高阶技巧,第8,9个代码量直接减半!
后端
yeyong1 小时前
咨询kimi关于设计日志告警功能,还是有启发的
后端
库森学长1 小时前
2025年,你不能错过Spring AI,那个汲取了LangChain灵感的家伙!
后端·openai·ai编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