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单例---静态内部类

之前写过一篇双重锁校验单例 ,这是延迟加载的一种单例模式,俗称懒汉模式,这次写一个静态内部类的单例,这个写法天生线程安全,并且引出反射攻击,废话不多说,上代码:

java 复制代码
public class StaticInnerClass {

    private static class InnerClass{
        private static StaticInnerClass staticInnerClass = new StaticInnerClass();
    }

    public static StaticInnerClass getInstance(){
        return InnerClass.staticInnerClass;
    }

    private StaticInnerClass(){
    	
    }

}

这种静态内部类的实现方式,它主要原理是:加载一个类时,其内部类不会同时被加载。一个类被加载,当且仅当其某个静态成员(静态域、构造器、静态方法等)被调用时发生 ,也就是说内部类:InnerClass只有我们调用getInstance()的时候才会被加载。

那么这个写法为什么线程安全呢?原因可以在《深入理解Java虚拟机》这本书的第七章7.3.5小节找到答案,这里摘要出主要原因,大家有兴趣可以自己去看看书:

  • 虚拟机会保证一个类的< clinit>()方法在多线程环境中被正确的加锁、同步,如果多个线程同时去初始化一个类,那么只会有一个线程去执行这个类的< clinit>()方法,其他线程都需要阻塞等待,直到活动线程执行< clinit>()方法完毕。如果在一个类的< clinit>()方法中有耗时很长的操作,就有可能造成多个进程阻塞(需要注意的是,其他线程虽然会被阻塞,但如果执行< clinit>()方法的那条线程退出< clinit>()方法后,其他线程唤醒之后不会再次进入< clinit>()方法。同一个类加载器下,一个类型只会被初始化一次),在实际应用中这种阻塞旺旺是很隐蔽的。

这就是他线程安全的原因,通俗的说就是这个静态内部类只能同时有一个线程去初始化它,其他的被阻塞,如果一个线程初始化了这个静态内部类,那么其他的就不会再去初始化了。

那么上面这个写法就真的能保证这个类的实例在任何情况下都只有一个吗?其实是不行的,通过反射的方式,就可以修改这个类的私有构造器权限,然后创建出一个这个类的实例,这个在下一篇博客里面写。

个人浅薄理解,欢迎补充

相关推荐
LucianaiB几秒前
拿到Offer,租房怎么办?看我用高德MCP+腾讯云MCP,帮你分分钟搞定!
前端·后端·cursor
vivo互联网技术几秒前
活动中台系统慢 SQL 治理实践
java·数据库·后端
是小李呀~11 分钟前
【工作梳理】怎么把f12里面的东西导入到postman
java
攀小黑12 分钟前
Java 多线程加锁 synchronized 关键字 字符串当做key
java·开发语言
余华余华25 分钟前
2024年蓝桥杯Java B组省赛真题超详解析-分布式队列
java·职场和发展·蓝桥杯
破罐子不摔28 分钟前
【C#使用S7.NET库读取和写入西门子PLC变量】
java·c#·.net
MariaH28 分钟前
Sequelize模型初探
前端·后端
码视野29 分钟前
基于SpringBoot的河道水情大数据可视化分析平台设计与实现(源码+论文+部署讲解等)
spring boot·后端·物联网·信息可视化·论文·本科毕业论文·计算机专业毕业论文
你的人类朋友33 分钟前
解释一下Node.js的『阻塞』现象,并回答:为什么会阻塞?什么情况下会阻塞?
javascript·后端·node.js
dony724734 分钟前
MCP 接入使用总结(面向开发人员)
后端·m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