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单例---静态内部类

之前写过一篇双重锁校验单例 ,这是延迟加载的一种单例模式,俗称懒汉模式,这次写一个静态内部类的单例,这个写法天生线程安全,并且引出反射攻击,废话不多说,上代码:

java 复制代码
public class StaticInnerClass {

    private static class InnerClass{
        private static StaticInnerClass staticInnerClass = new StaticInnerClass();
    }

    public static StaticInnerClass getInstance(){
        return InnerClass.staticInnerClass;
    }

    private StaticInnerClass(){
    	
    }

}

这种静态内部类的实现方式,它主要原理是:加载一个类时,其内部类不会同时被加载。一个类被加载,当且仅当其某个静态成员(静态域、构造器、静态方法等)被调用时发生 ,也就是说内部类:InnerClass只有我们调用getInstance()的时候才会被加载。

那么这个写法为什么线程安全呢?原因可以在《深入理解Java虚拟机》这本书的第七章7.3.5小节找到答案,这里摘要出主要原因,大家有兴趣可以自己去看看书:

  • 虚拟机会保证一个类的< clinit>()方法在多线程环境中被正确的加锁、同步,如果多个线程同时去初始化一个类,那么只会有一个线程去执行这个类的< clinit>()方法,其他线程都需要阻塞等待,直到活动线程执行< clinit>()方法完毕。如果在一个类的< clinit>()方法中有耗时很长的操作,就有可能造成多个进程阻塞(需要注意的是,其他线程虽然会被阻塞,但如果执行< clinit>()方法的那条线程退出< clinit>()方法后,其他线程唤醒之后不会再次进入< clinit>()方法。同一个类加载器下,一个类型只会被初始化一次),在实际应用中这种阻塞旺旺是很隐蔽的。

这就是他线程安全的原因,通俗的说就是这个静态内部类只能同时有一个线程去初始化它,其他的被阻塞,如果一个线程初始化了这个静态内部类,那么其他的就不会再去初始化了。

那么上面这个写法就真的能保证这个类的实例在任何情况下都只有一个吗?其实是不行的,通过反射的方式,就可以修改这个类的私有构造器权限,然后创建出一个这个类的实例,这个在下一篇博客里面写。

个人浅薄理解,欢迎补充

相关推荐
stay_awake__几秒前
Maven+mybatis
java·maven
q***465215 分钟前
如何使用Spring Boot框架整合Redis:超详细案例教程
spring boot·redis·后端
武子康18 分钟前
Java-170 Neo4j 事务、索引与约束实战:语法、并发陷阱与速修清单
java·开发语言·数据库·sql·nosql·neo4j·索引
q***235722 分钟前
在2023idea中如何创建SpringBoot
java·spring boot·后端
OlahOlah35 分钟前
深入理解 Spring Bean 生命周期:从实例化到销毁
后端
7澄140 分钟前
Java 实战:投票统计系统(HashMap 应用)
java·开发语言·intellij-idea·交互·控制台·hashmap
q***787841 分钟前
SpringBoot后端服务重定向
java·spring boot·后端
枫子有风1 小时前
【go.sixue.work】2.2 面向对象:接口与多态
开发语言·后端·golang·xcode
iOS开发上架哦1 小时前
Swift 应用加密工具的全面方案,从源码混淆到 IPA 成品加固的多层安全实践
后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