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考 系统架构设计师系列知识点之数字孪生体(3)

接前一篇文章:软考 系统架构设计师系列知识点之数字孪生体(2)

所属章节:

第11章. 未来信息综合技术

第5节. 数字孪生体技术概述

3. 数字孪生体的关键技术

建模仿真基于数据融合的数字线程数字孪生体的三项核心技术 。能够做到统领建模、仿真和数字线程的系统工程和MBSE(Model-Based Systems Engineering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 ,则成为数字孪生体的顶层框架技术,物联网是数字孪生体的底层伴生技术,而云计算、机器学习、大数据、区块链则成为数字孪生体的外围使能技术。

(1)建模

数字化建模技术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建模的目的是将我们对物理世界的理解进行简化和模型化。而数字孪生体的目的或本质是通过数字化和模型化,用信息换能量,以使少的能量消除各种物理实体、特别是复杂系统的不确定性 。所以建立物理实体的数字化模型或信息建模技术 是创建数字孪生体、实现数字孪生体的源头和核心技术 ,也是**"数化"阶段的核心**。

将数字孪生体放在工业化城市化全球化 所指向的人类文明可持续发展 的大目标下,数字孪生体所需的建模技术也需要放在数字孪生体应用场景的参考框架下考察。具体地说,数字孪生体的概念模型中数字模型的视角类型的三个维度需求指标生存期阶段空间尺度 构成了数字孪生体建模技术体系的三维空间

某个应用场景下的某种建模技术 ,只能提供某类物理实体某个视角的模型视图 。这时数字孪生体和对应物理实体间的互动(状态感知和对象控制的数据流和信息流的传递),一般只能满足单个低层次 具体需求指标的要求。对于复合的、高层次需求指标 ,通常需要有反映若干建模视角的多视图模型所对应的多个数字孪生体与同一个物理实体对象实现互动。这时的多视图或多视角一般来自物理实体对象的不同生存期阶段或多个系统层次/物质尺度,多视图模型间的协同就需要数字线程技术的支持。

(2)仿真

从技术角度看,建模和仿真真是一对伴生体。如果说建模是模型化我们对物理世界或问题的理解 ,那么仿真就是验证和确认这种理解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所以,数字化模型的仿真技术创建和运行数字孪生体、保证数字孪生体与对应物理实体实现有效闭环的核心技术

仿真是通过将包含了确定性规律和完整机理的模型转化成软件的方式来模拟物理世界的一种技术。只要模型正确,并拥有了完整的输入信息和环境数据,就可以基本准确地反映物理世界的特性和参数

(3)其它技术

除了核心的建模仿真技术,目前VR、AR以及MR等增强现实技术、数字线程、系统工程和MBSE、物联网、云计算、雾计算、边缘计算、大数据技术、机器学习和区块链技术,仍为数字孪生体构建过程中的内外围核心技术。

相关推荐
云达闲人11 分钟前
1.2软考系统架构设计师:系统架构的定义与作用 - 练习题附答案及超详细解析
系统架构·软考·系统架构设计师
掘金-我是哪吒2 小时前
分布式微服务系统架构第118集:Future池管理容器-CompletableFuture
分布式·微服务·云原生·架构·系统架构
Jackilina_Stone7 小时前
【网工第6版】第5章 网络互联⑥
网络·软考·考试·网络互联·网工·网络互联⑥
christine-rr9 小时前
【25软考网工】第三章(2)以太网帧结构与封装、以太网物理层标准
网络·笔记·软考·考试
掘金-我是哪吒13 小时前
分布式微服务系统架构第117集:Kafka发送工具,标准ASCII
分布式·微服务·kafka·系统架构·linq
Hi-Dison1 天前
Ubuntu与OpenHarmony OS 5.0显示系统架构比较
linux·ubuntu·系统架构
hope_wisdom1 天前
实战设计模式之备忘录模式
设计模式·系统架构·软件工程·备忘录模式·架构设计
A.lways2 天前
【软考-系统架构设计师】设计模式三大类型解析
设计模式·系统架构
shinelord明2 天前
【软件系统架构】事件驱动架构
数据结构·设计模式·架构·系统架构·软件工程
云达闲人2 天前
1.1软考系统架构设计师:系统架构的定义与作用 - 超简记忆要点、知识体系全解、考点深度解析、真题训练附答案及解析
系统架构·软考·系统架构设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