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语言模型比武

今年随着 ChatGPT 的流行,并在各个领域有一定程度生产级别的应用。国内外也掀起了一股大语言模型浪潮,各大厂商都推出了自己的大语言模型,阿里推出了 通义千问,腾讯推出了 Hunyuan,亚马逊云推出了 Titan,大语言模型的战场由此开启,争当大语言模型浪潮的弄潮儿。光说不练假把式,咱们今天开启一场大语言模型的比武,各家大语言模型拉出来溜溜。

既然是比武,总得有一些规则,同台竞技,那就是各个维度的比拼,各方要把自己多年压箱底的活都掏出来,才能分个高下。大语言模型比较,各家发布时,都有一些主要关注的指标。不仅是对于用户选用,还是内部评估产品质量,开发周期都是不可或缺的。下面几个主要指标我们需要重点考虑一下。

  • 性能和准确性

性能和准确性是用户最关心的指标,没有之一。牛头不对马嘴的回答会让用户失去继续使用的信心,通常会采用一些基准测试,包括更复杂场景和任务中的表现来评估模型理解能力。

  • 训练数据的量级和多样性

就目前来看,训练模型的数据量级和多样性,和模型的性能成正相关。一般包含更多样化的场景文本,语义语法内容结构,模型的准确性表现会更加优异。

  • 通用性和泛化的能力

如果一个机器人只会炒菜,这当然没有问题,它会成为我们厨房的优秀小帮手。但是,如果它处理更加多元的工作,这会让用户印象深刻。正如大语言模型一样,如果它只能聚焦于客服领域,虽然它很好,但是不够好。

  • 稳健性和健壮性

当大语言模型已经达到可接受的性能和准确性后,我们会很在意服务的稳定性。OpenAI 前几个月就发生过服务崩掉的情况,影响数百万的用户。

  • 资源利用率和收费标准

我们知道很多科技产品已经实现从 0 到 1,但是苦苦挣扎与 1 到 100 的过程,核心问题就是成本问题,而成本又集中体现在资源的利用率上,然后决定了对外收费标准设置到用户能接受的程度上,来能实现真正的商业化。

  • 可观测性和透明度

正如编程一样,我门需要知道大模型整个生成和输出的过程,这样才能不断改进模型,改进产品,形成良性循环。

  • 公正性和伦理考量

这一点往往会被很多人忽视了,但是这是相当重要的一点。如果用户在进行一些危害社会,违反伦理道德的事情,我们应该需要通过某种方式去劝解用户的行为。例如青少年如果在大模型中查询自杀相关的话题,应该要进行及时的引导和善意的劝诫,技术是用来造福和改善人类生活的。

在我相继体验了阿里,腾讯还有亚马逊的产品后,有如下的分析,可以给大家一定程度的参考。

截止到目前,我们可以看到,整体上来说亚马逊的 Titan 是上述几个大语言模型中整体表现最优异的。亚马逊的数据量级与其他两家厂商有明显的优势;如果是需要国际化的产品,语言支持达上百种,对于国际市场有相当大的优势;多模态的支持,哪怕是面向个人用户,也有很不错的支持;交互式文档 Bedrock 的采用,产品接入上也能减少开发者的心智负担。当然了,得益于亚马逊这些年积累下来强大的 AI 实力,CodeWhisperer Rekognition等产品一路以来的改进和优化,才能让目前 Titan这款产品表现优异。

相关推荐
xiaoxiaoxiaolll1 小时前
期刊速递 | 《Light Sci. Appl.》超宽带光热电机理研究,推动碳纳米管传感器在制药质控中的实际应用
人工智能·学习
练习两年半的工程师1 小时前
AWS TechFest 2025: 风险模型的转变、流程设计的转型、生成式 AI 从实验走向实施的三大关键要素、评估生成式 AI 用例的适配度
人工智能·科技·金融·aws
Elastic 中国社区官方博客4 小时前
Elasticsearch:智能搜索的 MCP
大数据·人工智能·elasticsearch·搜索引擎·全文检索
stbomei4 小时前
从“能说话”到“会做事”:AI Agent如何重构日常工作流?
人工智能
yzx9910134 小时前
生活在数字世界:一份人人都能看懂的网络安全生存指南
运维·开发语言·网络·人工智能·自动化
安思派Anspire5 小时前
GPT-OSS 深度解析:OpenAI 最新大语言模型(LLM)架构
gpt·语言模型·架构
许泽宇的技术分享5 小时前
LangGraph深度解析:构建下一代智能Agent的架构革命——从Pregel到现代AI工作流的技术飞跃
人工智能·架构
乔巴先生245 小时前
LLMCompiler:基于LangGraph的并行化Agent架构高效实现
人工智能·python·langchain·人机交互
静西子6 小时前
LLM大语言模型部署到本地(个人总结)
人工智能·语言模型·自然语言处理
cxr8287 小时前
基于Claude Code的 规范驱动开发(SDD)指南
人工智能·hive·驱动开发·敏捷流程·智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