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购Arriver,PK英伟达?高通中国招募智驾系统软件团队

对于汽车行业来说,年度新车销量规模的「天花板」效应,意味着,对于零部件供应商来说,必须横向拓展更多的产品线。

而进入智能化时代,软硬一体成为另一种做大做强的新模式。尽管,从车企和整车电子架构升级的角度来说,软硬解耦是趋势。

这种解耦的背后,实际上也出于供应链玩家增多等因素的加持。比如,在智驾领域,博世的传统全家桶方案,正在被中国本土越来越多的传感器、新兴的域控制器以及智驾软件供应商瓦解。

这其中,也得益于大算力芯片的导入。

要知道,在英伟达未进入汽车智驾市场之前,不管是博世,还是Mobileye,都是在硬件基础上,打包了软件方案。

不过,随着英伟达、高通等消费类芯片巨头进入汽车市场,几年的耕耘让这两家企业明白:软件才是业务增值的关键。

即便是对于已经在座舱赛道实现几乎垄断份额的高通,也是如此。

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2023年1-6月中国市场(不含进出口)乘用车前装标配8155芯片搭载交付新车64.91万辆(部分为双8155配置),同比增长275.42%。

同期,高通平台(包括多款不同型号)的整体交付量达到236.33万辆,占整个智能座舱(中控娱乐、语音交互、车联网+OTA)市场的比重为36.10%。

但,对高通来说,汽车收入仍然是一项小业务。根据该公司公开报告显示,2022财年的汽车业务销售额为13.2亿美元,仅占公司总销售额的约3%。

而成立于1985年的高通,主营业务分两块,分别为QCT(高通半导体业务)、与QTL(高通技术许可业务)。过去,在手机行业,高通芯片的年出货规模可以达到数亿颗。

但在汽车行业,这样的规模效应并不存在。同时,和手机行业不同的是,汽车赛道(尤其是智能驾驶),从芯片到上层应用软件,短期内无法形成标准化的开发模式。

同时,软件定义汽车概念的提出,意味着,和硬件相比,软件的价值可以覆盖整车的全生命周期(比如,付费订阅)。

此前,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就曾预测,未来四年内新车以成本价销售将不再是"天方夜谭",因为利润将来自软件。

对于软件谁来主导的问题,黄仁勋表示,汽车与手机的区别在于,车载软件是为汽车定制的。"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汽车制造商将在很大程度上拥有软件的主导权,这与手机行业有着根本的不同。"

这意味着,对于芯片厂商来说,在汽车行业可以获取更多的软件利润空间。这也是为什么英伟达涉足全栈智驾软件开发的原因之一。

而高通,也是如此。

高通公司相关负责人在去年的一次投资者活动中表示,每辆使用高通芯片和软件的新车可获得200至3000美元的利润。这其中,软件是关键部分。

同时,相比于座舱领域的「垄断效应」,在智驾领域,高通还有一个强大的对手---英伟达。而后者在拿下奔驰项目后,启动了软件全栈的研发。

按照高通公司此前给出的预测,预计到2030年,其潜在市场总额将达到1000亿美元,其中160亿美元与车联网相关,250亿美元来自数字驾驶舱,590亿美元则是自动驾驶系统(包括ADAS和高阶ADS),超过前两个市场的规模总和。

"我们在汽车行业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在投资领域和投资规模上找到正确的组合,"高通公司CFO表示,2022年,公司参与收购了汽车零部件供应商Veoneer ,并全资收购了后者旗下的自动驾驶软件业务Arriver。

按照计划,公司承诺接下来每年在Arriver上投资约2亿美元,从而能够为车企直接提供芯片(算力)+感知+决策的完整的软件栈。

高通提供的整个自动驾驶软件栈,也是一个模块化和可扩展的解决方案。其中,高通提供了优化的软件和应用程序,包括感知、定位、传感器融合和行为规划等模块选项。同时,也支持第三方个性化订制组件。

公开信息显示,Arriver的一部分团队来自于之前和沃尔沃汽车的合资公司Zenuity(已经解散),参与过吉利、沃尔沃等新车的智能驾驶功能的开发,并且有基于英伟达平台开发的经验。

此外,Veoneer从2011年开始就已经向前装市场交付ADAS软硬件系统。Arriver的核心能力,主要是两项:一是构建感知软件(Arriver Vision Perception),这是整套智能驾驶系统的基础;二是驾驶策略软件(NCAP Drive Policy),主要是规控部分。

此前,高通公司发言人已经明确表态,"对于一部分汽车制造商来说,如果软件开发能力较弱,并且第三方传统Tier1供应商开发成本过高,我们可以直接提供完整的ADAS交钥匙方案。"

同时,高通中国还进一步渗透至域控制器赛道。对于芯片来说,这是更大价值的市场。

去年,苏州畅行智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畅行智驾")宣布获得高通创投投资,将支持畅行智驾自动驾驶核心技术的研发投入、高质量的规模化量产落地及人才体系建设等。

这家由中科创达投资设立的子公司,专注面向自动驾驶域控制器算力平台的产品提供商,开发软件平台以及域控硬件平台。目前,中科创达也是高通座舱方案在中国市场的主要合作伙伴之一。

要知道,在此之前,公开信息显示,高通智驾计算平台在中国仅拿到了长城的定点。而在全球市场,高通先后拿下了宝马、通用、Stellantis、大众等多家大客户。

"此次合作是集团下一代自动驾驶平台的重要里程碑。公司需要在所有组件中使用最先进的软件。"宝马集团驾驶体验高级副总裁Nicolai Martin表示,三方合作将涉及超过1400多名工程师。

宝马对于高通来说,类似于奔驰和英伟达的关系,高通目标是参与部分软件的研发和交付。不过,知情人士透露,随着高通对Arriver的整合,公司高层发现,后者的能力似乎并没有达到公司的要求。

此前,高通公司CFO表示,Arriver的ADAS软件部门将成为汽车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这也是高通整个「汽车数字底盘」的一块关键拼图。

目前,高通也在发力中国市场,并且布局本地化的智驾软件系统研发。根据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监测显示,在招岗位主要集中在Qualcomm Ride平台上架构、设计和开发自动驾驶堆栈。

具体的软件开发,包括感知、定位、规划、控制等,以及相应的道路测试。目标是完成高通自动驾驶技术栈在中国的国产化。

目前,高通在智驾业务部分主要以三种方式对外:其一,提供SOC芯片(可扩展支持L1-L4);其二,提供SOC芯片+视觉系统(前视、环视能力,支持从1个摄像头到11个摄像头,可扩展支持L1-L3);其三,提供SOC+自动驾驶软件栈(驾驶策略、地图、泊车、驾驶员监测能力)。即以不同的产品组合,满足不同的客户需求。

而今年英伟达CEO黄仁勋将吴新宙(原小鹏汽车自动驾驶副总裁)招致麾下,很关键的原因也是全栈系统尤其是软件量产经验。(点击阅读:NOA标配搭载率不足3%!英伟达中国「自研」智驾方案

事实上,软件(上层应用)对于通用芯片厂商来说,是扎根某个细分行业的核心竞争力,也是更有效的开发下一代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

相关推荐
江_小_白7 小时前
自动驾驶之激光雷达
人工智能·机器学习·自动驾驶
地平线开发者2 天前
CPU& 内存加压工具 stress-ng 介绍
算法·自动驾驶
清流君2 天前
【运动规划】移动机器人运动规划与轨迹优化全解析 | 经典算法总结
人工智能·笔记·算法·机器人·自动驾驶·运动规划
audyxiao0013 天前
突破自动驾驶瓶颈!KoMA:多智能体与大模型的完美融合
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大模型·自动驾驶·多智能体
学步_技术4 天前
自动驾驶系列—面向自动驾驶的模型迭代:工具、平台与最佳实践
人工智能·机器学习·自动驾驶·模型迭代
学步_技术5 天前
自动驾驶系列—自动驾驶数据脱敏:保护隐私与数据安全的关键技术
人工智能·机器学习·自动驾驶·数据安全·数据脱敏
学步_技术5 天前
自动驾驶系列—深入解析自动驾驶车联网技术及其应用场景
人工智能·机器学习·自动驾驶·车联网
标贝科技5 天前
标贝科技:AI基础数据服务,人工智能行业发展的底层支撑
人工智能·机器学习·语言模型·数据挖掘·自动驾驶·database·big data
Mr.Winter`5 天前
轨迹优化 | 基于Savitzky-Golay滤波的无约束路径平滑(附ROS C++/Python仿真)
人工智能·算法·机器人·自动驾驶·ros·ros2·数值优化
智能汽车人7 天前
自动驾驶---行泊一体(车位到车位功能)量产
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华为·自动驾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