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冒泡排序

一、冒泡排序是什么

冒泡排序:

冒泡排序(Bubble Sort),又被称为气泡排序或泡沫排序。升序时:它会遍历若干次需要排序的数列,每次遍历时,它都会从前往后依次的比较相邻两个数的大小;如果前者比后者大,则交换它们的位置。这样,一次遍历之后,最大的元素就在数列的末尾! 采用相同的方法再次遍历时,第二大的元素就被排列在最大元素之前。重复此操作,直到整个数列都有序为止!降序反之。

二、图文解释

冒泡排序的核心就是要知道他是两两比较的, 还有他需要完成几趟,每趟需要两两比较多少次?

由图可知:

当我们升序排列时,如果我们有sz个元素,每完成一趟,最大的元素就会排列在最后。当我们完成最后一趟的时候,前面两个元素会同时完成排列。由此可知,在最坏的情况下,我们需完成sz-1趟所有的元素都会完成排列。

那每趟需要两两比较几次呢?

第一趟的时候:需要sz-1次

第二趟的时候:因为最后一个元素已经不需要参加比较了,所有只有sz-1个元素参拍,那么就需要sz-1-1次

第三趟的时候:因为最后两个元素已经不需要参加比较了,所有只有sz-2个元素参拍,那么就需要sz-2-1次

所以我们得出:

cpp 复制代码
for (int i = 0; i < sz - 1; i++)//确定趟数
{
	for(int j=0;j<sz-1-i;j++)//确定每趟需要两两比较的次数
}

三、代码演示

现在我们原理以及搞清楚了,接下来看代码展示:

cpp 复制代码
#include<stdio.h>
void Bubble_sort(int arr[], int size)
{
	int j, i, tem;
	for (i = 0; i < size - 1; i++)//size-1是因为不用与自己比较,所以比的数就少一个
	{
		for (j = 0; j < size - 1 - i; j++)	//size-1-i是因为每一趟就会少一个数比较
		{
			if (arr[j] > arr[j + 1])//这是升序排法,前一个数和后一个数比较,如果前数大则与后一个数换位置
			{
				tem = arr[j];
				arr[j] = arr[j + 1];
				arr[j + 1] = tem;
			}
		}
	}

}
int main()
{
	int arr[10];
	int i;

	printf("请输入10个数\n");
	for (i = 0; i < 10; i++)		//接收用户的数值
	{
		scanf("%d", &arr[i]);
	}
	printf("排序前的数组>");
	for (i = 0; i < 10; i++)
	{
		printf("%d ", arr[i]);
	}

	printf("\n排序后的数组>");
	Bubble_sort(arr, 10);
	for (i = 0; i < 10; i++)
	{
		printf("%d ", arr[i]);
	}
	return 0;
}

但是我们这个代码有个缺陷,就是如果某一趟以及完成了所有排列,但是程序还是会继续执行,完成所有趟数,这就显得有些浪费时间了 。

所以我们可以添加一句赋值语句,如果某趟执行完之后,发现这个赋值语句的变量没有发生改变,我们则认为这个排序以及完成了,就可以退出循环。

代码展示如下:

cpp 复制代码
#include<stdio.h>
void Bubble_sort(int arr[], int size)
{
	int j, i, tem;
	for (i = 0; i < size - 1; i++)//size-1是因为不用与自己比较,所以比的数就少一个
	{
		int flag = 1;//我们假设这个数组已经有序
		for (j = 0; j < size - 1 - i; j++)	//size-1-i是因为每一趟就会少一个数比较
		{
			if (arr[j] > arr[j + 1])//这是升序排法,前一个数和后一个数比较,如果前数大则与后一个数换位置
			{
				tem = arr[j];
				arr[j] = arr[j + 1];
				arr[j + 1] = tem;
				flag = 0;//发生排序,改变flag的值,说明还没有拍好序
			}
		}
		if (flag == 1)			//如果某一趟没有交换位置,则说明已经排好序,直接退出循环
			break;
	}

}
int main()
{
	int arr[10];
	int i;

	printf("请输入10个数\n");
	for (i = 0; i < 10; i++)		//接收用户的数值
	{
		scanf("%d", &arr[i]);
	}
	printf("排序前的数组>");
	for (i = 0; i < 10; i++)
	{
		printf("%d ", arr[i]);
	}

	printf("\n排序后的数组>");
	Bubble_sort(arr, 10);
	for (i = 0; i < 10; i++)
	{
		printf("%d ", arr[i]);
	}

	return 0;
}

添加一条flag语句来判断数组是否有序,就会为我们节省很多时间。

总结

以上就是今天要讲的内容,本文仅仅简单介绍了冒泡排序使用,而冒泡排序思维提供了大量能使我们快速便捷地解决问题的方案。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相关推荐
展信佳_daydayup7 分钟前
0-1 深度学习基础——文件读取
算法
高斯林.神犇10 分钟前
冒泡排序实现以及优化
数据结构·算法·排序算法
御承扬12 分钟前
HarmonyOS NEXT系列之编译三方C/C++库
c语言·c++·harmonyos
Github项目推荐15 分钟前
跨平台Web服务开发的新选择(5802)
算法·架构
Jolyne_2 小时前
树节点key不唯一的勾选、展开状态的处理思路
前端·算法·react.js
秋难降2 小时前
正则表达式:为什么它成了程序员的 “分水岭”?
python·算法·正则表达式
ai2things2 小时前
MemoryOS 代码解析
算法·llm·agent
没有bug.的程序员2 小时前
《常见高频算法题 Java 解法实战精讲(1):链表与数组》
java·算法·链表·数组
孟柯coding3 小时前
贪心算法分析与解决指南
数据结构·贪心算法
范特西_3 小时前
矩阵中的最长递增路径-记忆化搜索
c++·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