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下程序运行后的输出结果是++:17++ 。
main()
{int x=15;
while(x>10&&x<50)
{x++;
if (x/3) {x++ ; break;}
else continue;}
printf("%d\n",x);
}
首先,我们分析程序中的逻辑和操作。
- 初始化
x
为 15。- 进入
while
循环,条件是x > 10
和x < 50
。
- 在循环内,首先
x++
,所以x
变为 16。- 然后有一个
if
语句:if (x/3)
。这里,因为x
是 16,所以x/3
的结果是 5(整数除法)。5 是非零值,所以执行x++
,然后跳出循环。所以,程序在执行到
break
时结束,并且输出x
的值。因为x
在break
之前被增加了 1,所以输出的是 17。
2、有以下程序
void f( int y,int *x)
{y=y+*x;
*x=*x+y;}
main( )
{ int x=2,y=4;
f(y,&x);
printf("%d ,%d\n",x,y);
}
执行后输出的结果是: 8,4
已知函数
f
的定义和功能如下:
- 函数
f
接收两个参数:一个整数y
和一个指向整数的指针x
。- 在函数内部,首先对
y
进行加法操作,使其增加*x
的值(即x
所指向的值)。- 然后,对
*x
进行加法操作,使其增加y
的值。现在,我们看主函数
main
:
- 定义了两个整数变量
x
和y
,并分别初始化为2和4。- 调用函数
f(y, &x)
。此时,y=4, x=2(因为&x是变量x的地址,所以x表示x的值)。- 使用printf打印变量
x
和y
的值。接下来,我们逐步分析这些操作:
- 调用函数f(y, &x)。此时,y=4, *x=2。
- 在函数f中,y=y+*x; 此时y=4+2=6。
- 在函数f中,*x=x+y; 此时x=2+6=8。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函数内部对指针x的修改会影响到函数外部的x。
- 回到main函数,打印x和y的值。此时,因为函数f改变了外部的x的值,所以x的值是8。同时,y的值仍然是4。
3、有以下程序
void sort(int a[],int n)
{ int i,j,t;
for(i=0;i<n-1;i+=2)
for(j=i+2;j<n;j+=2)
if(a[i]<a[j]) { t=a[i];a[i]=a[j];a[j]=t;}
}
main()
{ int aa[10]={1,2,3,4,5,6,7,8,9,10},i;
sort(aa,10);
for(i=0;i<10;i++) printf("%d",aa[i]);
printf("\n");
}
其输出结果是 9 2 7 4 5 6 3 8 1 10
for(i=0;i<n-1;i+=2)
从
i=0
开始,每次增加2,直到i
小于n-1
。这意味着该循环只处理数组中的奇数索引元素。for(j=i+2;j<n;j+=2)
这是嵌套在外部循环内部的另一个for循环,从
j=i+2
开始,每次增加2,直到j
小于n
。这确保了只处理数组中与当前奇数索引元素相邻的下一个奇数索引元素。if(a[i]<a[j]) { t=a[i];a[i]=a[j];a[j]=t;}
这是一个if条件语句,检查当前处理的两个奇数索引元素(
a[i]
和a[j]
)是否满足条件:如果a[i]
小于a[j]
,则交换这两个元素的位置。这是排序算法的核心部分。
4、以下程序的输出结果是**++10++** 。
main()
{ int arr[ ]={30,25,20,15,10,5};
int *p=arr;
p++;
printf("%d\n",*(p+3));
}
这段代码是用C语言编写的,它定义了一个整数数组并使用指针来访问数组中的元素。
首先,让我们分析代码中的每一部分:
int arr[] = {30,25,20,15,10,5};
这一行定义了一个名为
arr
的整数数组,并初始化了它。数组arr
包含6个元素:30, 25, 20, 15, 10 和 5。
int *p = arr;
这一行定义了一个名为
p
的整数指针,并将其初始化为指向数组arr
的第一个元素。
p++;
这一行将指针
p
向前移动一个整数的大小。由于p
最初指向数组的第一个元素(即30),执行p++
后,p
将指向数组的第二个元素(即25)。
printf("%d\n", *(p+3));
这一行使用
printf
函数打印指针p
所指向的元素之后第3个元素的值。由于p
当前指向数组的第二个元素(25),因此*(p+3)
就是*(25+3)
,即数组中索引为5的元素(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