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OSI参考模型(来由 通信过程 各层分析)

文章目录

总览

两种网络分层结构

结合事实标准和法定标准得到一个中和版本5层的体系结构

OSI模型怎么来的?

刚开始各个公司的网络体系结构不同,所以不能互通

所以ISO组织提出了这么一个模型,但由于与实际应用还是有点偏差,所以实际应用还是采用了TCP/IP模型

OSI参考模型

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相当于就是一个是对资源的加工处理,另一个是传输该资源的处理

OSI参考模型解释通信过程

中级系统只有三层

物理层对数据没啥添加,把数据形成比特流传送到传输介质上

中级系统接收到数据,然后各层依次还原查看信息

端到端:只有发送端会接收端有上面四层,所以可以直接看成上面四层是端到端直接相连的(因为只有传输过程只有一个处理到了上面四层,所以上面四层对应的连接也只有一个,类似路线中的出发点到终点)

点到点:每个都有下三层,所以这个不能作为指示一个发送端和接收端的独有的标志,所以看作是点到点的(类似说是路线中的一个节点到下一个节点)

每层会加上该层的控制信息(除了物理层)

数据链路层加两个部分

各层分析

应用层

用户与网络的界面

连上网才能使用的程序才属于应用层

表示层

两个通信系统就是接收端和发送端

呈现在屏幕上的方式

数据格式变化:如当图片的比特流自下而上传到表示层后,会将其转换为图片的数据格式

数据压缩和恢复:如将图片数据压缩传输到链路上,接收端接收到后解压缩或者恢复

会话层

建立连接的作用

会话之间彼此独立而不影响

如视频与对应的服务器的对话与百度与对应的服务器的对话之间不影响(视频按快进不会对百度有啥操作)

校验点:会话突然关闭,此时利用校验点恢复到之前的会话(如当传输大文件时候,如果突然中断,如果重传就浪费了之前传的部分了,利用校验点继续从之前的地方继续传)

传输层

上面四层都是端到端

下面三层都是是点到点

主机的进程用端口号来标记

文件切成一个一个报文段

可靠传输(大文件):接收端有确认信息回复给发送端,没有收到就重发

不可靠传输(小文件):没有确认机制

差错控制:报文端失序或者丢失

流量控制:速度匹配,使得发送和接收的速度匹配,控制发送端

复用与分用:多个进程可使用传输层,传输层可讲信息分给各个进程

网络层

路由选择:选择一条传输路线

流量控制:使得发送和接收的速度匹配,控制发送端

拥塞控制:即来不及接收分组(即数据报),会丢弃分组,此时网络阻塞,此时就需要某些控制来解决

数据链路层

成帧:帧也是比特流,数据报的组装

流量控制:使得发送和接收的速度匹配,控制发送端

访问控制: 在广播式网络中同一时间只能由一个来发送信息,其他都是监听状态,控制哪台主机占用当前的信道,信道与各个机器连接

物理层

把比特流转成电路信号,不需要对数据改动

透明传输:无视比特数据的组合,要将其传输在链路上

定义接口特性:如多少个插口,如何连接

定义传输模式:半双工(同一时间只能有一个人发送信息给对方,但可以是A到B也可以是B到A),双工(同一时间可以互相发送)单工(只有一种发送方向)

比特同步:如发送啥,接收放就能接收到啥

比特编码:如什么电压表示1,什么电压表示0

小结

相关推荐
A ?Charis1 小时前
k8s-对接NFS存储
linux·服务器·kubernetes
饮长安千年月2 小时前
Linksys WRT54G路由器溢出漏洞分析–运行环境修复
网络·物联网·学习·安全·机器学习
是小崔啊3 小时前
java网络编程02 - HTTP、HTTPS详解
java·网络·http
车载诊断技术5 小时前
电子电气架构 --- 电子电器新技术及发展趋势
网络·架构·汽车·电子电器框架·车载充电器(obc)·电子电器新技术及发展趋势
卷心菜不卷Iris5 小时前
第1章大型互联网公司的基础架构——1.6 RPC服务
网络·网络协议·微服务·rpc·http协议·rpc协议
DC_BLOG5 小时前
Linux-GlusterFS进阶配置
linux·运维·服务器
Blasit5 小时前
C++ Qt建立一个HTTP服务器
服务器·开发语言·c++·qt·http
网络安全-老纪5 小时前
网络安全之如何发现安全漏洞
网络·安全·web安全
菜萝卜子6 小时前
【计算机网络】数据链路层数据帧(Frame)格式
网络·计算机网络
是纯一呀7 小时前
WebSocket(WS)协议系列(一)基本概念
网络·websocket·网络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