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数据存储联盟发布了首个针对DNA存储的标准规范,旨在统一存储供应商信息及CODEC(编解码器),此举为进一步标准化奠定了基础,有助于推动DNA存储成为一种可行的数据存储形式。尽管DNA存储技术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包含硬盘和固态硬盘制造商西部数据在内的多家企业组成的DNA数据存储联盟发布的这两项新规格,代表了首个有望实现全行业接受的标准。
DNA作为一种存储介质的主要问题在于,它天然适合储存遗传数据而非人类创造的数据(如照片和视频)。DNA数据存储联盟指出,DNA不具备固定的物理结构、内置控制器或线性寻址不同存储区域的方式。为解决这一难题,联盟提出需要研发一种新的"启动"DNA以适应存储目的的方法。
为此,联盟制定了两项标准来规范DNA存储中的供应商数据存储和内部使用的CODEC:Sector Zero(零区)和Sector One(一区)。其中,Sector Zero包含了识别DNA制造商及其采用何种CODEC(负责将DNA数据与数字数据相互转换的方法)编码Sector One的信息。而Sector One则包含元数据,旨在支持读取实际存储在DNA中的数据。
尽管DNA存储技术已经存在,并且理论上可以花费1100美元购买到1KB的DNA存储空间,但DNA数据存储联盟承诺的则是标准化,而这在某种程度上甚至比DNA存储技术本身更为重要。一套统一的读写DNA数据的标准格式理论上能够防止行业碎片化到阻碍DNA存储技术普及的程度。
DNA被视为潜在吸引力十足的数据存储介质,因其分子尺寸小,且由四种碱基(腺嘌呤、胸腺嘧啶、鸟嘌呤和胞嘧啶)构成,这意味着在存储效率上可能优于基于二进制的存储方式。
DNA不仅被实验用于存储,而且具备被用作处理器的可能性。一项提交给权威科学期刊《自然》的研究论文表明,DNA可用于制造类似CPU的处理器。另一项实验则成功创造出集存储与处理功能于一体的DNA处理器。这些研究和发展揭示了DNA在数据存储领域广阔的应用前景及其可能带来的革命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