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第二章 物理层(上)

文章目录

    • [2.1 物理层的基本概念](#2.1 物理层的基本概念)
    • [2.2 物理层下面的传输媒体](#2.2 物理层下面的传输媒体)
    • [2.3 传输方式](#2.3 传输方式)
    • [2.4 编码与调制](#2.4 编码与调制)
      • [2.4.1 介绍](#2.4.1 介绍)
      • [2.4.2 常用编码](#2.4.2 常用编码)
      • [2.4.3 编码习题](#2.4.3 编码习题)
      • [2.4.4 基本调制方法](#2.4.4 基本调制方法)
      • [2.4.5 混合调制](#2.4.5 混合调制)

2.1 物理层的基本概念

物理层考虑的是怎样在连接各种计算机的传输媒体上传输数据比特流

物理层为数据链路层屏蔽了各种传输媒体的差异,使数据链路层只需要考虑如何完成本层的协议和服务,而不必考虑网络具体的传输媒体是什么。

物理层协议的主要任务 :

2.2 物理层下面的传输媒体

同轴电缆贵且布线不灵活,所以在局域网领域不常用,而是采用双绞线作为传输媒体。

2.3 传输方式

  • 串行传输和并行传输
串行传输和并行传输
示例
  • 同步传输和异步传输
同步传输和异步传输
  • 单工 半双工 全双工

2.4 编码与调制

2.4.1 介绍


码元 :在使用时间域的波形表示数字信号时,代表不同离散数值的基本波形。

2.4.2 常用编码

常用编码

传统以太网使用的是 曼彻斯特编码。
差分曼彻斯特编码 比 曼彻斯特编码变化少,更适合较高的传输速率**。**

2.4.3 编码习题

例1:A

2.4.4 基本调制方法

基本调制

2.4.5 混合调制

正交振幅调制 QAM

  • QAM-16:
    • 12种相位
    • 每种相位有1或2种振幅可选。
    • 可以调制出 16 种码元(波形),每种码元可以对应表示 4 个比特。
    • 码元与 4 个比特的对应关系采用格雷码。
    • 任意两个相邻码元只有 1 个比特不同。
示例
相关推荐
海绵不是宝宝8173 小时前
连接远程服务器上的 jupyter notebook,解放本地电脑
服务器·jupyter·github
三坛海会大神5553 小时前
计算机网络参考模型与子网划分
网络·计算机网络
云卓SKYDROID4 小时前
无人机激光测距技术应用与挑战
网络·无人机·吊舱·高科技·云卓科技
繁星¹⁸⁹⁵7 小时前
通过update-alternatives可以实现cuda的多版本切换
服务器
iナナ9 小时前
传输层协议——UDP和TCP
网络·网络协议·tcp/ip·udp
开航母的李大9 小时前
软件系统运维常见问题
运维·服务器·系统架构·运维开发
华强笔记11 小时前
Linux内存管理系统性总结
linux·运维·网络
iY_n13 小时前
Linux网络基础
linux·网络·arm开发
EggrollOrz13 小时前
网络编程day3
网络
phoenix098113 小时前
Linux入门DAY27
linux·运维·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