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个人IP&副业第三个月的思考: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过

前言

Hi 你好,我是东东拿铁,一个正在探索个人IP&副业的后端程序员。

个人IP探索的第三个月,不再是一往无前的埋头苦干,一腔热血之余,对自己的能力探索与兴趣挖掘,成为了日常生活的主线。

为了更好的坚持下去,希望自己能够找到自己最擅长、做起来最愉悦、自身价值观又认可的事情。但最近一段时间,我意识到,我其实并不了解我自己。想认识自己,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曾说:"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过。"

话不多说,看看最近一段时间,我身边发生的事情与思考吧。

经历AI的诱惑,坚定内心的方向

其实在23年年底刚开始写作的时候,自己就对自己列了几个方向,大家可以看看这篇文章工作6年的程序员,如何挖掘内心,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其中,AI一直是我自己认为一个很重要的方向,时代大趋势下,所有行业只要加上AI,似乎都变得有些不一样。

24年年初,我第一次试着去了解AI的工具,是因为那时看到一个圈友,做了一个AI艺术二维码。于是我也下载下了stable-diffusion,准备大展身手一把。

本来是这样想的,发个朋友圈,如果有想要做艺术二维码的,我5块钱给他生成一个,怎么着也算开启了副业收入对吧。

结果人家做出来的是这样的,蛮好看。

我生成出来的,丑就不说了,问题是扫都扫不出来,就很搞笑。

苦于周边暂时没有大佬支持,也有着别的事情需要做,就暂时被我搁置了。

我的内心其实对AI感兴趣,但实际上,还是以一个程序员思维来考虑的。举一个例子,就想现在.NET的就业环境已经逐渐减少,如果我毕业时选择了一份.NET的工作,那么市场需求一定是很小的。

所以我才会对AI感兴趣,我的思路还是,或许5年后,Java已经不行了,但是算法开发、模型开发可能成为市场需求主流,为了找到工作,不得不去学习AI相关。

这件事情埋在我心里,虽没干成,但毕竟没有搞出来,心里还是有点不甘心的。

从过年伊始,就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了AI破局社群,即将迎来拉新。那时候我了解到,原来搞AI类应用,其实是有一个专门的社群的,里面也有各种各样的项目让你去落地,还有专业的人给你指导,我之前没跑出来的AI二维码,只要加入,遇到的问题肯定就能解决。

面对着铺天盖地的宣传,自己内心也逐渐有些动摇,一边是追求热点,迅速满足。一边是继续学习写作,延迟满足,看着许多圈友入局,内心还是挺焦虑的。

最终还是克服了自己短期尝试AI的想法,两个原因:

  1. 自己在尝试副业的伊始,就决定2024上半年,我不会思考变现问题,主业还能养活自己。

  2. 既然决定先好好锻炼写作能力,那就应该持续内化基本功,不追求短期目标。

人的精力有限,需要放在有用的地方。

关于写作

上了热榜,占据首页

经过一周时间的打磨,之前经历的一篇文章,竟然上了热榜第一,6000多字的碎碎念能被大家看到,不少朋友给我说能够感同深受,一切的努力都值得了。

被更多的人看到,固然是好事,但在写这篇文章的过程中,也发现了不少问题,其中低效、内耗的问题,最为严重。

首先,6000多字的文章,完全是个人经历与思考,纯手写的话,如何组织语言,安排好顺序,就是一个最大的问题。

其次,如何把结构梳理好,能够更有连贯性,才能让大家在看的过程中,不枯燥乏味,我花费了非常多的时间。

最后,因为事情涉及到不少真实经历,受限于篇幅,不能完全的呈现给大家,如何选择最能让大家共鸣,最能给大家带来价值的地方,也蛮头疼的。

与现在利用AI工具,一天能够四五篇文章的作者比起来,效率简直低的可怕,虽然带来的价值不一样,但是流量就是这么多,想让更多人看到,效率如何提高,是我接下来要重点思考的事情。

关于输出的"困扰"

经过3个月的输出,我不出意外的遇到了"缺少话题"的情况,这也是最近更新频率变低的最主要的原因。

在这段时间,虽然输出频率降低,但话题的收集没有落下,每当有一些小点子,我就会先记录下来,每天翻一翻,去看看哪些是最想写的。

但实际上,即使收集了很多素材,如果你没有太多想说的话,无疑也只是罗列旧知识,没有新观点,我只想说点新颖的,所以迟迟没有动笔。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两个方法和大家分享下

先立后破

先立后破,虽然话题素材减少,但强制要求自己,每周都要有所输出。

为了达成这个任务,我被迫搜集很多素材,先丰富自己的素材库,然后选择自己最有表达欲的主题,详细去写。

为什么要先立后破

任何事情都有一个逻辑,就是先别管技巧或者合理性,也别管效果如何,先给它规定一个数量,把数量做到了,慢慢的,你就会因为数量而倒逼自己去琢磨如何研究质量。

写作这件事也一样,即使我不知道写什么,也要强迫自己动笔去写,自己在输出这件事上,依然坚信着一句话。

数量不一定能决定质量,但一定能决定重量。

定扩联思维

先确定

能输出的点有很多,技术、副业、写作、复盘,先把内容方向定下来,比如我今天选择的方向就是复盘。

后扩展

扩展的话就好说了,既然是复盘,每一件事情都可以展开来讲,AI的一些经历。关于输出的困扰,输出一些方法论。

再联想

根据自己阅读、学习过的内容,进行发散。比如我深入思考的个人定位问题,最近的所学所想,都可以随着复盘输出出来。

个人定位

这个月花费最多的时间,就是在思考如何有一个清晰的定位。思考过程中问自己的几个问题,也在此罗列出来,如果你也想找到个人定位,也不妨对着这几个问题问一下自己。

职业与专业知识

7年后端研发工程师,北漂回二线城市的大厂程序员。毕业半年裸辞北漂,但经过几年北漂后,为了追求内心、照顾家庭,6年后回到二线城市发展。

北漂阶段,从30人小公司,最终进入大厂。大厂期间面试人数50+,对于求职面试、职业规划有着不少宝贵经验。

完成北漂回归二线城市,完成了城市选择,公司判断,薪资谈判,心里建设等一系列流程,各种有些许挫折,但都一一完成拆解。

善于在复杂项目中抽丝剥茧,但缺乏创造力。经手的项目无论难度多大,都可以极快的完成梳理与上手。但每当新业务开展,思路总会比较局限。

喜欢的博主

个人非常喜欢的博主是,半佛仙人,18年从公众号关注至今,文章几乎一篇不落。

为什么喜欢?我简单的想了下,有一下几个原因。

  1. 有一定的专业性,瑞幸等一些文章,业内出名,如果大家听说过半佛,大概也看过那些非常出名的文章。

  2. 够肝。热点时事跟踪及时,比较重要的热点新闻,时事动向,他一定参与进来。虽然从作者的角度来说,肯定是要跟着热点和流量走,但对于我这种几乎不看微博和新闻的人来说,能让我省下很多无效时间,还能了解到很多最新的新闻。

  3. 够骚,从他的ID就看出来了:banfoSB,他的文风是我关注的所有博主里,最有特点的。

以上,羡慕。在我眼中,能毫无顾及的表达出自己的看法,让这么多人看到,对于一个爱写东西的人来讲,无疑是一件幸福的事情了。如果这件事情还能赚到钱,那更是锦上添花。

业余爱好

大学业余时间除了打游戏,就是谈恋爱,一上高数就睡觉,下课铃响就起床,

直到看了一本书《皮囊》之后,开始热爱上了阅读。虽然自己生在城市,完全没有农村经历,但对《皮囊》《活着》《兄弟》等很多农村作品,阅读的时候却有着特别大的感触,文中主人工经历越苦难,我的感受越心酸。

后来发现,老读这种文章,人都快看emo了(许多穷苦的事情,自己又没有能力改变什么)。

后来大学期间看了《嫌疑人x的现身》(短篇小说,非常精彩),了解了东野圭吾,对悬疑类作品有了极大兴趣,花了半年的时间就把他大多数重要的作品都看了一遍。印象最深的是《白夜行》,从第一次打开《白夜行》到最终看完,几乎过去了半年的时间,但是《嫌疑人x的现身》只需花了2天时间我就看完了。

但最终读完《白夜行》后,其中的精彩程度让我认为这是东野圭吾小说系列在我心中的No.1。这本书也让我意识到长篇小说的精彩之处,前面之前认为的枯燥的铺垫,到最后都是拍手称绝的伏笔。让我对延时满足这四个字,有个更深的体会。

后来又听说了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目前为止读了四遍,闲下来仍然会打开翻一翻。里面一些句子,一直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

不要同情自己,同情自己是卑劣懦夫干的勾当。

所谓绅士,就是做自己该做之事,而不是想做之事。

擅长的事情

我的盖洛普第二名和第五名,是和谐和体谅,遇见冲突解决冲突,并能够设身处地的体会他人的感受。所以之前有很多朋友和我说过,和我聊天,即使问题解决不了,心理上也能舒服很多。

或许你想找对象,我能帮你发现一些你潜在的问题,帮你去想应该怎么做,才能得到妹妹。

或许你面临裁员、换工作,我能根据你现有的能力与过往的经验,帮你规划提升方向。

或许你面临职场困惑,我也可以根据过往经验给出一些意见。

如果你有类似的问题,也欢迎你来找我聊聊。

说在最后

这次的复盘就先聊到这里了,有小的高光时刻,也有阻碍和自己的思考,感谢你能看到这里。

欢迎你在评论区与我交流。希望本文能够为您工作中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看到这里,希望点赞评论支持一下,也欢迎你加我的wx:Ldhrlhy10,一起交流~

相关推荐
AI大模型10 小时前
从零开始,用自己的电脑搭建第一个本地知识库问答机器人
程序员·llm·deepseek
元亓亓亓10 小时前
SSM--day4--SpringMVC(补充)
java·后端·ssm
沐雨橙风ιε11 小时前
Spring Boot整合Apache Shiro权限认证框架(应用篇)
java·spring boot·后端·apache shiro
考虑考虑11 小时前
fastjson调用is方法开头注意
java·后端·java ee
小蒜学长11 小时前
springboot基于javaweb的小零食销售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代码+数据库+LW)
java·开发语言·数据库·spring boot·后端
brzhang11 小时前
为什么 OpenAI 不让 LLM 生成 UI?深度解析 OpenAI Apps SDK 背后的新一代交互范式
前端·后端·架构
EnCi Zheng11 小时前
JPA 连接 PostgreSQL 数据库完全指南
java·数据库·spring boot·后端·postgresql
brzhang12 小时前
OpenAI Apps SDK ,一个好的 App,不是让用户知道它该怎么用,而是让用户自然地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前端·后端·架构
LucianaiB12 小时前
从玩具到工业:基于 CodeBuddy code CLI 构建电力变压器绕组短路智能诊断系统
后端
武子康13 小时前
大数据-118 - Flink 批处理 DataSet API 全面解析:应用场景、代码示例与优化机制
大数据·后端·f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