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常用通讯电路

数字电源的采样和PWM驱动电路原理,通过这些技术,数字电源可以在内部形成控制闭环。但是要实现电源的控制和管理,还是需要与数字控制核心建立通讯连接。本期将带领大家了解数字电源常用的通讯电路。

一、常用的通讯方式

在前面数字电源与模拟电源中有讲到,为了能够更好的实现数字电源的管理与控制,数字电源需要具备通讯功能。

通过上位机软件,工程师能够设置电源参数并控制电源状态。但是由于数字电源控制核心输出的是TTL电平,与外围设备通讯时存在电平标准定义不一致的情况,因此需要电平转换芯片来实现两者间的数据交换。数字电源中常用的通讯方式包括RS485、RS232、CAN、TCP/IP以及I2C等。

(一)通讯方式分类

通讯方式按照数据的传输方式分为串行通讯以及并行通讯。

并行通讯: 以字节或字节倍数为传输单位进行传输,传输速度快但远距离时成本高,适合于近距离、大量和快速的信息交换场景。

串行通讯: 又称为点对点通讯,通讯一次发送一位数据,线路少成本低,易于扩展,适合远距离传输,是目前最为常用的通讯方式。

按照不同分类方式,串行通讯又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按照通讯方向分为单工通讯、半双工通讯以及全双工通讯。

①单工通讯中信息只能单向传输,收发端固定不变。

②半双工通讯信息可双向传输,但发送与接收不能同时进行,通讯收发端可变,如对讲机就是典型的半双工通讯方式。

③全双工通讯允许数据同时在两个方向上传输,在每一端都设置了发送器和接收器,并配置2根数据线进行信号传递。

2、按照数据同步方式可分为同步通讯与异步通讯。

①同步通讯要求收发端的时钟频率一致,信息帧由同步字符、数据字符和校验字符(CRC)组成。

②异步通讯时不要求收发端时钟同步,发送时间间隔不定,传输时应给字节加上开始位和停止位,以便接收端正确接收信息。

(二)通讯方式对比

这里对数字电源中常用通讯方式进行了对比。

二、通讯电路介绍

(一)RS232

RS-232采用负逻辑电平,"0"电平电压范围为315V,"1"电平电压范围为-15-3V,9引脚是目前主流的接口形态。

RS-232电平转换电路分隔离与非隔离两种。

其中非隔离型电路可利用三极管或非隔离电平转换芯片实现(如ADI公司的MAX232ESE、ADM232AARNZ 以及ti公司的MAX3232IDR等)。而隔离型电平转换芯片有RSM232,ADI的ADM3251EARWZ以及Maxliner的 SP3232EEY等。

本文提供了一种典型的三极管电平转换电路以及RSM232的接口连接电路图。

三极管电平转换电路的工作原理分析:

通过二极管D1与电容C7的作用使得A点电压保持在-3V~-15V。

当TXD=1时,Q3截止,PCRXD电压与PCTXD电压相等,PCRXD=1;

当TXD=0时,Q3导通,则PCRXD电压约为+5V,PCRXD=0。

当PCTXD=1时,Q4截止,RXD电压约为5V,RXD=1;

当PCTXD=0时,Q4导通,RXD电压为0,RXD=0。

D2是为了防止Q4的BE反向击穿。

(二)RS485

RS-485标准弥补了RS-232通讯距离短、速率低等缺点,数据信号采用差分传输方式,抗干扰能力强。RS-485使用一对双绞线(A线与B线)进行数据传输,当AB线之间的电压差在-6~-2V范围内时表示"0",当AB线之间的电压差在 +2~+6V范围内时表示"1"。同时RS485在传输电缆的最远端需要连接匹配电阻,其阻值应等于传输电缆的特性阻抗,连接示意图如下。

RS485电平转换芯片分为隔离与非隔离两种。

典型的非隔离型芯片有MAX3485、ADI公司的MAX13487EESA+T以及TI公司的SN75176BDR;常用的隔离型芯片有RSM3485PHT、TI公司的 ISO3082DWR以及 ISL32705E。

(三)CAN

CAN总线通讯采用差分信号的形式进行数据传输。信号传输线分为CAN_H以及CAN_L。总线上逻辑"0"表示显性,差分电压差约为2V(CAN_H=3.5V,CAN_L=1.5V);逻辑"1"表示隐性,差分电压为0V9CAN_H=2.5V,CAN_L=2.5V)。CAN采用数据帧的方式进行数据传递,标准的CAN数据帧结构如下图。

CAN通讯接口电路可分为隔离与非隔离两种。

非隔离电路是将控制核心的CAN接口与驱动IC的TX、RX直接连接,各节点之间没有电气隔离。为了保证总线网络的通讯稳定性,CAN通讯接口通常会采用隔离结构。隔离电路可以利用分立器件(如光耦)或采用集成器件(隔离型CAN收发器)实现。

常用CAN通讯收发芯片有恩智浦的TJA1050T、 美国微芯的MCP2551T以及TI公司的ISO1050等。

以ISO1050为例。芯片内部集成了电气隔离结构,同时采用隔离变压器对芯片两侧电源Vcc1与Vcc2进行隔离,确保芯片能够起到有效的隔离作用。电路在芯片的电源端与接地端间连接有去耦合电容以降低干扰,并在CAN_H、CAN_L端与地之间并联TVS二极管起到快速电压保护作用。

(四)TCP/IP

TCP/IP协议分为四个层次: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应用层包含了http、ftp等协议,传输层包含了TCP与UDP协议。网络层包含了IP协议,对数据加上IP地址和其他数据以确定传输目标。数据链路层为数据加上以太网协议首部,并进行CRC编码,为最后的数据传输做准备。

TCP/IP通讯可采用内嵌TCP/IP协议的以太网协议栈芯片(如W5500、 CH395、WT8266-S3)或采用交换机实现,目前数字电源中常采用后一种方式。

数字电源常用通讯方式的通讯原理以及电路实现就介绍到这里了。

相关推荐
Johny_Zhao19 分钟前
AI+自动化测试系统方案:网络设备与网络应用智能测试
linux·网络·人工智能·python·网络安全·docker·ai·信息安全·云计算·ansible·shell·cisco·huawei·系统运维·itsm·华三·deepseek
Quieeeet22 分钟前
【搭建Node-RED + MQTT Broker实现AI大模型交互】
人工智能·物联网·交互
想要成为计算机高手29 分钟前
半成品的开源双系统VLA模型,OpenHelix-发表于2025.5.6
人工智能·深度学习·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机器人·开源·vla
qq_3680196643 分钟前
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定义与联系
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机器学习
路溪非溪1 小时前
AI系列:智能音箱技术简析
人工智能·智能音箱
追逐☞1 小时前
机器学习(13)——LGBM(2)
人工智能·机器学习
白熊1881 小时前
【计算机视觉】论文精读《基于改进YOLOv3的火灾检测与识别》
人工智能·yolo·计算机视觉
鸢想睡觉1 小时前
【OpenCV基础 1】几何变换、形态学处理、阈值分割、区域提取和脱敏处理
图像处理·人工智能
有Li1 小时前
联合建模组织学和分子标记用于癌症分类|文献速递-深度学习医疗AI最新文献
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分类
乌旭1 小时前
开源GPU架构RISC-V VCIX的深度学习潜力测试:从RTL仿真到MNIST实战
人工智能·深度学习·stable diffusion·架构·aigc·midjourney·risc-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