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拍照技术

拍照技巧

说明: 本文将主要介绍摄影和手机常见技巧;

1. 摄影的基本知识

**说明:**关于摄影,手机和相机的原理都是相同的,不同的是相机在很多方面优于手机,但是专业的设备对于我们这种的非专业的人来说,刚开始入手价格就会直接劝退,后面我们将对比一下相机摄影与手机摄影的区别;

1.1 前置知识补充

像素:通过捕获图像中像素数来描绘图像质量的参数。

焦距:又称焦段,指镜头可以拍摄多远的距离。

最大分辨率:指数码相机可以达到的最高像素。

光圈:控制相机进光量多少的装置。

快门:通过控制光线射入相机时间长短来控制进光量的装置。

感光度:感光元件对光线的敏感程度。

曝光补偿:量化一张图片亮暗程度的参数。

景深:指焦点前后画面的清晰区域,与光圈、对焦距离、镜头焦距有关。

白平衡:描述显示器中红、绿、蓝三基色混合生成后白色精确度的一项指标。

色温:表示光线中包含颜色成分的一个计量单位。

对焦点:照片成像最清晰的区间和范围。

对焦方式:自动对焦 手动对焦

1.2 认识手机相机

**说明:**本教程以 OPPO 手机为例;

变焦:这个是我们经常手动调整的一个参数;

  • 手机的摄像头普遍手机广角 镜头,当焦距最小的时候,应该就是所说的超广角,比较好一些的手机,当我们将焦距调大之后,会开启长焦镜头,方便我们更容易拍摄到远处的风景;
  • 通常在拍摄人物的时候会将焦距设置成为 2 ~ 5倍;

人像:

  • 该模式的使用场景通常实在人物很多,背景很乱的时候,人像模式会滤去一些背景,突出显示人像;

夜景:

  • 该模式具备晚上夜景,以及灯光等氛围的增强作用;

更多:

  • 在相机比例设置的附近可以设置HDR的功能,HDR 通俗理解就是局部拍摄多张照片合成一张效果比较好的照片;

  • 其中包含很多的功能,例如微距,近距离拍摄花朵或者一些微小的元素使用的模式,还有些不太常用的功能,部分是 OPPO 手机特有的模式,例如多景录像,AI 证件照、超级文本、全景、慢动作、萌拍;

  • 专业模式

    该模式需要手动设置参数,部分手机也有AI直接生成的参数信息,后面逐一讲解;

  • 人像模式

    只要是双摄像头手机,一般都具有人像模式,它的主要作用是可以像单反相机一样拍出具有虚化背景的照片。在人像模式下,照片中的人物或景物等主体会更加突出,背景图像会被虚化掉,带来唯美的视觉效果。

    【tips】一般在人众多环境中,可以将杂乱的背景进行滤掉;

  • 夜景模式

    当在夜间进行拍摄时由于周围环境较暗,如果此时用相机的自动模式进行拍照,就会使拍到的照片画面特别暗。此时打开夜景模式,相机就会自动降低快门速度,使夜间景物得到更多的曝光,这样在夜间也就可以拍出一张明亮的照片了。

    【tips】参考这段,我们就会知道使用专业模式拍摄时候,应该增大一些 iso 曝光,降低快门 Shutter;

  • 全景模式

    全景照片具有比一般照片更广阔的的视野,可以容纳更多的物体,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仿佛身临其境般。常用于大场景风光图或奇异趣味照片的拍摄。

更多关于 相机的介绍:点击观看

1.3 光线与色彩

参考文章:https://zhuanlan.zhihu.com/p/81208461

1.3.1 光线的方向

参考文章:https://zhuanlan.zhihu.com/p/78524818

常见的主要分为:顺光、侧光、逆光、顶光,这几种使我们在摄影的时候经常容易看到的一些光线信息;

  • 顺光

    这种光线通常用来拍摄脸部特写,或者是小面积的景物的拍摄,这种光线下很容易表现出主体的表面上的细节,但是同时也由于缺少光线的对比与光影变化,会使拍摄的画面较为平淡,缺少立体感。因此在拍摄前要考虑清楚你拍摄这幅画面的目的,是否适合顺光拍摄。

  • 侧光

    侧光拍摄可以拍到主体未被光源照射的阴暗面,因此整幅画面就会呈现出很强的明暗对比,使被摄体表现出很强的立体感,因此常用于拍摄需要突出主体,表现主体质感的物体。侧光拍摄兼具有顺光与逆光拍摄的特点,但应注意画面中被摄体明亮面与阴暗面的比例,尽量避免明亮面比例较大或者阴暗面比例较大,造成拍摄画面的不协调。

    侧光的情况下,经常用于在夕阳下或者日出时分进行拍摄;

  • 逆光

    逆光拍摄与顺光拍摄恰恰相反,逆光拍摄是被摄体位于摄影师与光源之间,这样就会使被摄体被拍摄的一面光线十分暗淡,而被拍摄的另一面就光源照射的一面光线十分明亮。

    由于光源从物体背部照射过来,因此物体边缘会有一条明亮的轮廓线,形成剪影效果,同时逆光拍摄也有助于营造画面的氛围。

  • 顶光

    顶光拍摄就是光源位于被摄体的顶部,即光源与手机镜头拍摄方向的水平线呈90°, 在正午的时候比较常见,顶光拍摄人像,会在人的眼窝等处产生阴影,显得消瘦难看,因此也被称为"骷髅光",常见于室内屋顶的灯光或正午时分的太阳光,一般摄影中很少使用。但也由于顶光具有强烈的明暗对比及层次,因此如果运用得当或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也可以拍出很棒的照片。

1.3.2 强弱光的区分

参考文章:https://zhuanlan.zhihu.com/p/79909657

我们在日常摄影过程中,会遇到各种拍摄环境,光线也千变万化,有光线充足明亮的环境,也会有光线较为暗淡的环境。光线过于强烈会造成过曝,光线不够又会造成欠曝。

  • 强光

    强光的时候,如果使用专业模式,降低感光度、减小光圈(手机的光圈都是固定的,不可调节),降低快门时间。

    应该找些可以产生阴影的地方如树下,部分的阴影可以产生意向不到的效果,也可以使用一些滤镜增加进行调节;

  • 弱光

    弱光环境就是画面中光源的光线较弱或拍摄镜头离光源较远。弱光一般出现在太阳落山后的夜晚或者昏暗的室内等环境下。

    弱光环境下拍摄的照片容易形成曝光不足或欠曝等情况,造成画面细节丢失或看不清主体等问题。

    拍摄的时候在专业模式下,调整相应参数:增高感光度、增大光圈(手机不可调节),增加快门时间, 过暗的环境下可以使用闪光灯,开启HDR,这个模式下可以自动平衡曝光问题,也可以在曝光不足的时候,提高暗处的亮度。

  • Tips:在过曝与欠曝不可避免的情况下,如果能选择的话我们宁愿选择欠曝而不选择让照片过曝,因为过曝会使画面的细节丢失,且这些细节是无法通过后期找回的,而欠曝则可以通过后期来找回一定的细节。

1.3.3 光线的特性

光强、光质、方向。属性的不同决定了光的不同,也就决定了摄影效果的不同;

光的强度主要是会造成过曝和欠曝的问题,可以参考上部分的内容;

不同色温的光线会表现出不同的颜色,也会造成人情绪上不同的反应,我们可以按此将光线简单分为三种,一种是暖色光,一种是冷色光,及中间的暖白光,这也是我们经常在摄影中用到的术语。

暖色光,冷色光, 暖白光对于我们业余的摄影者来说,没有办法专业分的特别好,根剧感觉分一下冷暖光即可;

光线是千变万化的,有光才有影,记录光线便是摄影。掌握了解光线的基本概念,并在实际的拍摄中多观察、多拍摄,灵活运用光线,此乃摄影创作的基础。

1.4 拍照常见模糊的原因

参考文章:https://zhuanlan.zhihu.com/p/75074553

1.4.1 画面较暗

当在封闭的室内或夜晚拍摄时,由于拍摄的画面较暗,手机的感光元件不能接收到足够多的光线,就会出现噪点,造成画面的模糊。

此时应尽量寻找光线较充足的地方拍摄或通过闪光灯等来补足光线。

1.4.2 被摄物快速移动

由于手机拍摄都有一个快门时间,当你拍摄的主体是移动的且移动速度较快时,由于在手机拍摄的曝光时间内,画面主体已移动了很长的一段距离,这时就会造成拍摄主体的模糊不清。(当然一些特殊题材或场景例外。)

这时如果非要拍摄这类快速移动的物体,可以通过设置手机的拍摄参数,降低快门时间,增加感光度或者跟随移动物体拍摄等方法来避免画面的模糊。

1.4.3 镜头未对焦

还有一种情况是当你快速打开相机功能,快速拍下一张照片时,这时往往照片会出现模糊,这是因为刚打开相机时,镜头还未来得及对焦,整个画面还是虚的,而这时你按下快门,定格画面,故会出现拍虚的情况。

避免拍虚的方法就是,相机镜头对准你要拍的主体后,要稳住稍等片刻,等相机自动识别焦点,画面定格后再拍摄。

1.4.4 镜头有灰尘

这个很常见也很好理解,手机的镜头裸露在手机外表面,平时我们很容易碰到,灰尘或脏东西等也很容易粘在上面,这样拍出来的画面自然会模糊。

所以,当我们发现拍出来的画面较模糊或画面里有脏东西时,我们首先要看一下是不是手机镜头上有脏东西,然后用干净的布擦干净即可。

1.4.5 采用了数码变焦

因为一般手机都没有变焦功能或变焦功能都比较弱,所以手机的缩放功能一般都是数码变焦而不是光学变焦,相当于只是截取你原先画面中的一部分来放大,所以缩放的越多,手机画面越模糊。

因此在日常的拍摄中如果我们能不用缩放尽量不使用手机的缩放功能,如果确实需要用到缩放,可以通过手机外加镜头或装置来实现缩放。

2. 构图技巧

**说明:**构图技巧是手机拍照的优势之一,因为在硬件方面手机与相机的设备存在一定的差别;

**前置补充:**不同焦距下,不同的构图

2.1 中心构图

中心式构图就是将拍摄的主体放于画面的正中央位置进行拍摄。中心式构图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构图方法之一,也被称作没有构图的构图;

利用中心式构图法拍摄作品要注意两点:一是主体要突出,要有足够特色,因此特别适合拍摄特写,如花朵、人像;二是背景要整齐、简洁,让作品中的主体一目了然,手机拍摄无法调节光圈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后期修图软件来虚化背景,达到背景简洁的效果。

2.2 三分法构图

三分法构图又称九宫格构图,拍照时,把你想要拍摄的主体,比如建筑、或者人物,放在左侧或者右侧的竖线上,也就落在了

照片的 1/3处,这样的构图就叫做三分法。

这样拍出的照片,主体非常清晰,别人在看照片的时候可以白然地将目光👀落在拍摄主体上,同时另一侧的留白叉使得照片很有呼吸感,也会使照片看起来有韵律感,不会显得呆板。

2.3 对角线构图

对角线构图就是被摄主体贯穿于画面对角方向的构图方法。贯穿方向分为从左下角至右上角或右下角至左上角。

对角线也是延伸线的一种,延伸线可以是直线、斜线或曲线,而只要被摄主体延伸方向与画面对角线方向大致一致,都可以称为对角线构图。如上图的渔船及奔腾的马匹都构成一条贯穿于画面对角的直线,是典型的对角线构图法。

由于对角线的视觉延伸效果,对角线构图会有很强的动感与穿透力, 会使画面充满视觉张力,表现出更强的生机与活力。

鉴于对角线构图的特点,其常用于拍摄建筑、花卉、人像及运动的物体等。

上面第一幅图使用直线拍摄,画面平白无奇,我们运用对角线构图法只需对其进行简单裁剪,整个画面效果就立马提升一个档次。这就是对角线构图法的神奇之处。上面第一幅图使用直线拍摄,画面平白无奇,我们运用对角线构图法只需对其进行简单裁剪,整个画面效果就立马提升一个档次。这就是对角线构图法的神奇之处。

对角线构图也可用于人像的拍摄,我们知道相同大小的画面中对角线是其中最长的直线,因此拍摄人像时将模特沿对角线方向伸展,可是模特显得更加高挑,腿更加修长。

由于对角线的动感及强穿透力视觉效果,使对角线构图法也十分适合拍摄运动的主题,例如飞驰的汽车、奔腾的骏马及飞奔的运动员等。

2.4 对称构图

中心构图和对称构图往往一起使用,也是摄影中看起来最简单的构图。

但是要利用这两个构图拍出好看的照片却不是很容易,往往越简单的事情做好越难,要多看优秀的照片,去找到自己的拍摄感觉。

2.5 前景构图

用前景做遮挡,虚化前景,不仅突出主体给画面增加了空间感、层次感,还给人给人一种朦胧美的感觉

2.6 补充拍摄角度

拍摄角度通常分为俯拍、平拍、仰拍三大视角;

2.6.1 俯拍

俯拍,即俯视拍摄,是指拍摄时镜头的位置高于被拍摄主体的位置,从而形成一种从上向下看的拍摄视角。

俯拍可以很好地表现画面中的景物层次、主体位置、数量等关系,而且能够给人一种辽阔、深远、宏伟、纵观全局的感觉。

如果俯拍时,镜头抬的越高,离被摄物体越远,进入镜头画面中的元素就越多,画面也就越丰富。俯拍还可以同时增加外置镜头来进行拍摄,由于外置镜头的视角更大,拍摄出的画面视觉冲击力更强。俯拍常用于山川、河流、城市建筑群等大场景的拍摄。

【Tips】生活中,拍摄的食物的时候,也通常使用俯拍的角度。

无人机拍摄也是一种经典的俯拍,但是通常用不到;

2.6.2 平拍

平拍,即平视拍摄,是指拍摄时镜头的位置与被摄主体的位置水平,从而形成一种平视的拍摄角度。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角度。

平视拍摄的画面,被摄主体不易发生变形,给人一种自然、稳定、均衡、平等、和谐的感觉。

因为平视拍摄的画面与我们平时人眼的视觉习惯最相似,在拍摄人像时镜头基本在肩膀或脸的高度,因此常用于肖像摄影和纪实摄影。

平拍是我们平时最常用的拍摄视角,其拍摄出的人像、树木、建筑都非常对称,但是它的缺点是比较呆板,画面中主体不够突出,因此我们在拍摄时要注意将要表现的拍摄主体放在引人注目的位置。

2.6.3 仰拍

仰拍,即仰视拍摄,是指拍摄时镜头的位置低于被拍摄主体的位置,从而形成一种从下向上看的拍摄视角。

仰视拍摄的画面具有高大宏伟的形态,画面具有很强的空间立体感和视觉冲击力。

仰视拍摄的一大好处就是可以减少画面混乱背景的出现。从而得到更简洁的画面,主体更加突出。

同时这种从下而上的拍摄视角会造成下宽上窄的畸变效果,仰拍角度越大,畸变效果越明显,视觉冲击力越强。可通过外加手机广角镜头来增大这种畸变效果。仰拍常用于人像、建筑、风光等需要表达宏伟壮观场景的拍摄。

倒置手机:在使用手机拍摄的时候,我们可以倒置拿手机,可以拍摄到仰拍更好的效果,而且倒置的时候手拿手机的效果特别稳;

【tips】 温馨提示,拍摄全身照的时候,可以蹲下使用仰拍的角度,可以显出整体非常好的效果,仰拍拍摄大长腿的是身为男朋友必备的一项技能;

2.7 横平竖直

横平竖直,就是拍摄画面中的横线要保持水平(尤其是地平线),竖线保持竖直(例如树木、建筑物等)的原则,在保证横平竖直最难的时候就是拿稳手机,因此使用手机拍摄的时候可以使用音量键进行快门的操作;

横平竖直,该水平的地平线、水平面等就要保持水平,该竖直的树木、建筑物等就要保持竖直,一般可以找些实体作为水平的参考线。

手机上要保证水平线通常是打开九宫格构图,水平线也可以但是精度较高,不容易操控;

一般除了在使用对角线构图的拍摄角度的时候可以不用遵守横平竖直,其他的情况一般都要遵守。

2.8 其他常用构图

2.8.1 三角形构图

三角型构图就是被摄主体、景物本身呈三角型或几个景物共同构成三角型。三角型构图法中运用最多的是正三角型构图,由于在几何学上正三角型本身就是一个比较稳定的几何结构,因此正三角型拍摄出来的画面具有很强的沉稳、安定与均衡感。常用于拍摄山峰、建筑等,也可用于人像的拍摄。

2.8.2 散点构图

散点式构图就是拍摄画面中包含有几个或多个相同的或相似的主体。

2.8.3 水平线构图

水平线一般在三等分线和中间的位置;

2.8.4 引导线构图

是用来引导观者目光的有力道具。通过线条的方向和位置,将观者的视线引导至主题,增强照片的视觉冲击力。这条妙不可言的线,可以是一条小路、一条河流,甚至是建筑物的线条轮廓。

2.9 常见人像拍摄

常见的人像拍摄主要有远景人像、近景人像、九分人像、七分人像、人脸特写,记住这几个核心和一句话关节腰颈不能切,拍人不切关节。拍照肯定不会出错。

2.9.1 人脸特写

人脸特写主要适用于自拍的时候和脸部特写常用,通常结合居中构图法进行使用,距离较远的时候可以适当使用2 倍焦距,如果手机没有长焦镜头,不建议使用更加高倍的焦距;

2.9.2 半身人像

近景半身人像,在腰部以上进行拍摄,使用居中构图角度,手机一般需要竖着;

2.9.3 七分人像

竖向拍摄,使用居中构图,拍摄要在膝盖往上的部分,可以进行二倍调焦;

2.9.4 九分人像

九分人像对小个子女生拍摄比较友好,部分可以结合相关景物进行三分构图;

2.9.5 全身人像

这种构图方法通常和三分构图法一起进行使用,结合具体场景进行具体的分析;

3. B612咔叽

不错,人类已经实现了自动PS的相机,这款相机主要用于女孩子们的拍摄,在人脸上的有些美颜和一些贴纸非常好用,但是某些功能需要收费,但是构图的时候我们可以遵循上述的信息,中间的滤镜可以进行选择,但是拍照之后切记进行下载的操作,B612 还具备高像素的拍摄,但是需要VIP方可使用;

4. 常见环境拍照姿势

4.1 公园花海拍照姿势

【tips】当背景比较杂乱的时候可以使用手机人像模式滤去部分杂乱的背景,拍照的时候建议HDR保持开启,可以有效控制过曝和曝光不足。

4.2 公园拍照

4.3 栏杆附近

使用三分构图和对角线构图,结合具体的环境和不同的动作,进行选择;

男生栏杆常见的姿势

4.4 台阶场景

使用超广角模式和引导线构图

4.5 登山场景

通常采用三分构图法在中间下两格下;

4.6 室内拍照

4.7 海边拍照姿势

4.8 古建筑拍摄

【tips】古建筑拐角部分可以使用超广角模式,会有意向不到的效果;

4.8 其他场景收集

4.9 总结

不管是什么姿势,应该结合具体的场景进行具体的分析,选择不同的姿势和不同的构图技巧,还要结合光线;

5. 自拍与自拍杆的使用技巧

拍照的方式再好用,但是我们也有落单的时候,因此,自拍也是非常重要的;

常见自拍姿势:https://zhuanlan.zhihu.com/p/77597469

自拍如果没有自拍杆,一般会进行半身人像的拍摄,而且有些手机的前置摄像头不支持调整焦距,因此一般会调整拍摄角度,没有办法调整焦距,拍摄角度,依旧分为俯拍、平拍、仰拍,拍摄的时候可以使用音量键作为快门,构图的时候一般采用紧凑式构图和居中构图的方式;

  • 手持自拍杆

    手持自拍杆的情况,主要用来增加拍摄的角度,平拍的时候一般不会增加自拍杆的长度;

  • 固定自拍杆

    固定自拍杆的时候可以使用上述的拍照方法,但是需要结合上构图调整自拍杆的角度比较麻烦,并且需要结合延时摄影或者蓝牙快门的方式才可以进行使用;

6. 总结

整体的拍摄技巧需要结合不同的场景进行拍摄,并且需要根据灵感、色彩、光线等场景进行不同的构图,多看一些优秀的摄影作品,可以更好的提升拍摄的水平,最关键的是一定要,多拍摄,多实践;

继续努力,终成大器!

相关推荐
双翌视觉4 小时前
机器视觉在手机摄像头模组点胶中的应用
数码相机·智能手机
wanhengidc4 小时前
云手机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运维·服务器·arm开发·安全·智能手机
任风雨4 小时前
15.5.手机设备信息
智能手机·获取手机信息
夏之繁花7 小时前
SODA v9.5.2 甜盐相机,自然美颜相机
数码相机·相机·美颜相机
星辰大海141213 小时前
摄影入门学习笔记
笔记·数码相机·学习
格林威13 小时前
AOI在人形机器人制造领域的应用
人工智能·数码相机·算法·目标跟踪·机器人·视觉检测·制造
格林威17 小时前
AOI在FPC制造领域的检测应用
人工智能·数码相机·计算机视觉·目标跟踪·视觉检测·制造
jiucaixiuyang20 小时前
散户如何运用券商手机智能T0算法
智能手机
格林威1 天前
AOI在产品质量检测制造领域的应用
人工智能·数码相机·计算机网络·计算机视觉·目标跟踪·视觉检测·制造
Digitally1 天前
11 种方法解决小米/米手机无法通过 USB 连接电脑的问题
智能手机·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