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多人游戏 构架与编程》 第二章 互联网 Part1

一.分组交换

它的实现是将传输的信息拆分为小块,称为分组(数据包)。线路一次可以运载来自许多传输路线中的分组,提高了可用性。

它的实现,需要一个正式的协议集合来真正定义数据是如何打包成分组,又如何转发到网络中的。

现在的互联网,到协议为TCP/IP协议族。

二.TCP/IP 模型

本书主要讲解 五层网络模型由下到上,即物理层、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

每层即有自己的职责,又要满足上层的需求。上层就像它的甲方一样。

代表性职责包括:1.接受上层数据。2、通过添加头部,有时尾部,对数据进行封装;3 将数据转发到下一层做进一步传输;4 、接受下一层传输来的数据;5,去掉报头,解封装传输来的数据包;6,将数据转发到上一层做进一步的处理。

是双向的,既要承上又要启下,中间还要数据处理。

每个层次是接口,协议或者协议的集合是接口的实现。

  1. 物理层:光纤,同轴电缆。无线电波

2.链路层: 数据传输单位称为帧。链路层,相当于给信息,分解分块,包上了保护壳一样。

定义主机的唯一标识方法;定义帧的格式;定义帧的长短;定义一种将帧转换为电子信号的物理方法。每种物理介质都选用对应链路层协议提供对应服务。但链路层自身通信不可靠,需要由更上层来实现。

有一个链路层协议 以太网。以太网不是一个协议而是基于以太网蓝皮书的一组协议。它引入了MAC地址。一个MAC地址对应一个网卡。MAC地址中前24比特叫作组织唯一标识符。是由IEEE给厂家分配。MAC地址,不仅在以太网,包括无线网和蓝牙。但现在,许多网卡可以被软件任意修改。IEEE引入了64比特MAC。

3.网络层,涉及到IPV4。它在链路层基础上提供一套逻辑地址的基础设施。这样主机可以更容易地更换,主机群可以划分为子网,在两个遥远的子网主机,可以使用不同的链路层协议和物理介质相互发送信息。

IPV4,互联网协议第四版。定义了一个为每台主机单独标识的逻辑寻址系统。一个定义地址空间的逻辑分段作为物理子网的子网系统,一个在子网之间转发数据的路由系统。

IPV4的核心是IP地址。进而定义IPv4数据包的结构。IPv4数据包包括包头和数据,包头由实现网络层功能所必需的数据组成,数据包括所需要的传输的上层数据。

相关推荐
江苏思维驱动智能研究院有限公司12 分钟前
Sophos 网络安全:全球领先的自适应安全解决方案提供商
网络·安全·web安全
开开心心就好17 分钟前
免费PDF处理软件,支持多种操作
运维·服务器·前端·spring boot·智能手机·pdf·电脑
面朝大海,春不暖,花不开37 分钟前
Java网络编程:TCP/UDP套接字通信详解
java·网络·tcp/ip
ChicagoTypewriter43 分钟前
计算机网络中的常用表项梳理
网络·计算机网络·智能路由器
IC 见路不走2 小时前
LeetCode 第91题:解码方法
linux·运维·服务器
翻滚吧键盘2 小时前
查看linux中steam游戏的兼容性
linux·运维·游戏
汀沿河2 小时前
8.1 prefix Tunning与Prompt Tunning模型微调方法
linux·运维·服务器·人工智能
zly35002 小时前
centos7 ping127.0.0.1不通
linux·运维·服务器
power 雀儿3 小时前
集群聊天服务器---MySQL数据库的建立
服务器·数据库·mysql
Bruce_Liuxiaowei4 小时前
常见高危端口风险分析与防护指南
网络·网络安全·端口·信息搜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