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多人游戏 构架与编程》 第二章 互联网 Part1

一.分组交换

它的实现是将传输的信息拆分为小块,称为分组(数据包)。线路一次可以运载来自许多传输路线中的分组,提高了可用性。

它的实现,需要一个正式的协议集合来真正定义数据是如何打包成分组,又如何转发到网络中的。

现在的互联网,到协议为TCP/IP协议族。

二.TCP/IP 模型

本书主要讲解 五层网络模型由下到上,即物理层、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

每层即有自己的职责,又要满足上层的需求。上层就像它的甲方一样。

代表性职责包括:1.接受上层数据。2、通过添加头部,有时尾部,对数据进行封装;3 将数据转发到下一层做进一步传输;4 、接受下一层传输来的数据;5,去掉报头,解封装传输来的数据包;6,将数据转发到上一层做进一步的处理。

是双向的,既要承上又要启下,中间还要数据处理。

每个层次是接口,协议或者协议的集合是接口的实现。

  1. 物理层:光纤,同轴电缆。无线电波

2.链路层: 数据传输单位称为帧。链路层,相当于给信息,分解分块,包上了保护壳一样。

定义主机的唯一标识方法;定义帧的格式;定义帧的长短;定义一种将帧转换为电子信号的物理方法。每种物理介质都选用对应链路层协议提供对应服务。但链路层自身通信不可靠,需要由更上层来实现。

有一个链路层协议 以太网。以太网不是一个协议而是基于以太网蓝皮书的一组协议。它引入了MAC地址。一个MAC地址对应一个网卡。MAC地址中前24比特叫作组织唯一标识符。是由IEEE给厂家分配。MAC地址,不仅在以太网,包括无线网和蓝牙。但现在,许多网卡可以被软件任意修改。IEEE引入了64比特MAC。

3.网络层,涉及到IPV4。它在链路层基础上提供一套逻辑地址的基础设施。这样主机可以更容易地更换,主机群可以划分为子网,在两个遥远的子网主机,可以使用不同的链路层协议和物理介质相互发送信息。

IPV4,互联网协议第四版。定义了一个为每台主机单独标识的逻辑寻址系统。一个定义地址空间的逻辑分段作为物理子网的子网系统,一个在子网之间转发数据的路由系统。

IPV4的核心是IP地址。进而定义IPv4数据包的结构。IPv4数据包包括包头和数据,包头由实现网络层功能所必需的数据组成,数据包括所需要的传输的上层数据。

相关推荐
Christal_pyy几秒前
树莓派4基于Debian GNU/Linux 12 (Bookworm)添加多个静态ipv4网络
linux·网络·debian
韩仔搭建35 分钟前
七星棋牌顶级运营产品全开源修复版源码教程:6端支持,200+子游戏玩法,完整搭建指南(含代码解析)
游戏·开源
csbDD1 小时前
2025年网络安全(黑客技术)三个月自学手册
linux·网络·python·安全·web安全
小金的学习笔记2 小时前
如何在本地和服务器新建mysql用户和密码
运维·服务器·mysql
荔枝荷包蛋6662 小时前
【Linux】HTTP:Cookie 和 Session 详解
网络·网络协议·http
EasyNVR2 小时前
EasyRTC智能硬件:实时畅联、沉浸互动、消音护航
运维·服务器·网络·安全·音视频·webrtc·p2p
劉煥平CHN2 小时前
RabbitMQ的脑裂(网络分区)问题
网络·分布式·rabbitmq
阿湯哥2 小时前
越权漏洞及其修复方法
网络·安全·web安全
风口上的猪20153 小时前
thingboard告警信息格式美化
java·服务器·前端
我们的五年3 小时前
【Linux网络编程】应用层协议HTTP(请求方法,状态码,重定向,cookie,session)
linux·网络·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