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通信与网络(二)

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

包括速率、带宽、吞吐量、时延、时延带宽积和利用率。

还有一些非性能指标:如费用、质量、标准化、可靠性、可扩展性、可升级性和可维性。

一、速率

指计算机网络中的主机在信道上单位时间内传送数据量,又称数据率(data rate)或比特率(bit rate)。 单位是b/s(bit/s或bps,即bit per second)。有时也用kb/s,Mb/s,Gb/s或Tb/s。

速率指的是额定速率或标称速率。网络的实际速率往往比额定速率要低,因为它与许多因素(如主机的处理能力、信道容量、信道的拥塞状况等)有关。

二、带宽

带宽(bandwidth)有两种不同的意义: 在通信领域,带宽指某个信号具有的频带宽度。单位是赫(或千赫、兆赫、吉赫、太赫等)。如话音信号的带宽是3.1kHz (300Hz~ 3400Hz)。

在计算机领域,带宽指计算机网络的通信线路所能传送数据的能力,即在单位时间内从网络中的某一点到另一点所能达到的"最高数据速率"。单位是b/s (bit/s) 。 当速率较高时,可在单位b/s前加上千(K=103)、兆(M=106)、吉(G=109)和太(T=1012)。

数字信号流随着时间的变化关系 在时间轴上信号的宽度随带宽的增大而变窄。

三、吞吐量

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个网络(或信道、接口)的数据量。单位是b/s(bit/s或bps,即bit per second)。有时也用kb/s,Mb/s,Gb/s和Tb/s。

吞吐量常用于对某个网络的性能测试。

吞吐量受网络的带宽或网络的额定速率的限制。如100Mb/s的以太网,带宽是100Mb/s,典型的吞吐量可能只有70Mb/s。

四、时延

指数据(一个报文或分组或比特)从网络(或链路)的一端传送到另一端所需的时间。数据在网络中的总时延是4种时延之和:

总时延 = 传输时延 + 传播时延 + 处理时延+ 排队时延

传输时延(发送时延) 指主机或路由器发送数据帧所需要的时间,也就是从发送数据帧的第一个比特算起,到该帧的最后一个比特发送完毕所需的时间

传播时延 指电磁波在信道中传播一定距离所花费的时间。

例:自由空间中电磁波的传播速率为3.0×10^5km/s 、铜线电缆中电磁波的传播速率为2.3×10^5km/s、光缆中电磁波的传播速率为2.0×10^5km/s

信道(Channel)是指信息传输的媒介或路径。用于在通信系统中从发送者向接收者传递数据。信道可以是物理的(如电线、光纤、无线电频谱)或虚拟的(如计算机网络中的逻辑连接),他们负责传输和传递数据信号。信道的质量和特性直接影响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速度。

注意:信息的传输(发送)速率和信号在信道上的传播速率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虽然它们只有一字之差,但不能将传输时延和传播时延混为一谈。

处理时延,指主机或网络结点(路由器或交换机) 处理分组所花费的时间。包括对分组的首部分析、从分组中提取数据部分、进行差错检验或查找适当的路由等 。

排队时延,指分组进入网络结点后,需先在输入队列中排队等待处理,以及处理完毕后在输出队列中排队等待转发的时间。排队时延的长短往往取决于网络中当时的通信量。当网络的通信量很大时,会发生队列溢出,使分组丢失,这相当于处理时延为无穷大。

例:一个100MB(M表示220=1048576 )的数据块在带宽为1Mb/s(M表示106 )的光纤信道上传输时的各种时延:

发送时延 100 x 1048576 x 8/10^6 = 838.9s

传播时延 1000km为5ms,1km为5μs

处理时延视计算机处理速度而定。

往返时延:

往返时延 RTT (Round-Trip Time) 表示从发送端发送数据开始,到发送端收到来自接收端的确认应答所经历的时延。如果接收端收到数据后立即发送确认,这相当于传播时延的两倍。

例:设某段链路的传播时延为20ms,则它的往返时延RTT=40ms。 在复杂的互联网中,往返时延应包括各中间结点的处理时延和转发数据的发送时延。

五、时延带宽积

时延带宽积是指传播时延与带宽之乘积。

链路的时延带宽积又称为以比特为单位的链路长度。 例:设某段链路的传播时延为20ms,带宽为10Mb/s。则时延带宽积为20x10^-3x10x10^6=20x10^5 bit 。

六、利用率

利用率分为信道利用率和网络利用率。

信道利用率 :指在规定时间内信道上用于传输数据的时间比例。完全空闲的信道的利用率是零。 网络利用率 :指全网络的信道利用率的加权平均值。 信道利用率力求高些,但并非越高越好。因为信道的利用率增大时,该信道引起的时延也就迅速增加。

网络利用率的表示式:

式中, 表示网络空闲时的时延,D 表示网络当前的时延。U 的数值在 0 到 1 之间。

时延与利用率的关系:

此图表明,当U达到1/2时,当前时延就要加倍。而当U接近最大值1时,当前时延就会趋近于无穷大。这说明信道利用率或网络利用率的提高都会加大时延。因此,拥有较大主干网的ISP都把信道利用率控制在50%以内,否则就采取扩容措施。

相关推荐
李詹3 小时前
WAF防护规则配置技巧与企业级安全实践指南
网络·tcp/ip·安全·架构·ddos
sniper_fandc3 小时前
网络编程—Socket套接字(UDP)
网络·网络协议·udp·javaee
jstart千语3 小时前
【网络协议】WebSocket讲解
网络·websocket·网络协议
久绊A3 小时前
IPIP.NET-IP地理位置数据
开发语言·网络·php
石兴稳4 小时前
小型园区组网图
网络·智能路由器
EasyGBS5 小时前
如何实现两个视频融合EasyCVR平台的数据同步?详细步骤指南
大数据·网络·人工智能·安全·音视频
Ting-G5 小时前
配置GRE-tunnel隧道(思科&华为)
运维·网络·智能路由器
buling-chen6 小时前
面向字节流(TCP)vs 报文级(UDP)
网络·tcp/ip·udp
毛线裤夹腿毛6 小时前
【rabbitmq基础】
网络·分布式·rabbitmq
武帝为此6 小时前
【Java网络编程详解】
java·开发语言·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