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的基本概念
树是n(n>=0)个有限数据元素的集合。
特点:
1、树的根结点没有前驱结点,除根结点之外的所有结点有且只有一个前驱结点。
2、树中所有结点可以有0或多个后继结点。
基本术语:
结点的度:结点的分支数
终端结点(叶子):度为0的结点
结点的层次:根结点层次为1,根结点子树的根为第2层,以此类推
树的度:树的所有结点度的最大值
树的深度:树的所有结点层次的最大值
有序树、无序树:树的每棵子树从左往右的排列有一定顺序,不得互换,为有序树,否则为无序树
森林:m(m>=0)棵互不相交的树的集合
二叉树
定义
1、每个结点最多有两颗子树
2、子树有左右之分
性质
1、在二叉树的第i层上最多有个结点(i>=1);
2、深度为k的二叉树最多有个结点(k>=1),深度为k的二叉树有
个结点为满二叉树,
结点位置与对应满二叉树的结点一一对应为完全二叉树 (基于完全二叉树,增加一定的限制条件后即为***二叉堆***);
3、对于任一棵二叉树BT,如果度为0的结点个数为,度为2的结点个数为
,则
=
+1;
假设树的结点数为n,度为0的结点个数为,度为1的结点个数为
,度为2的结点个数为
,则有
,另外树的连线个数再加上根结点也是树的总结点数,而树的连线个数为
,则有
,综上得
=
+1。
4、具有n个结点的完全二叉树的深度为,
为不大于
的最大整数;
5、对于有n个结点的完全二叉树中所有结点按照从上到下、从左到右顺序进行编号,则对其中任一结点i(1<=i<=n),都有:
- i=1时,该结点是这棵树的根,没有双亲,否则双亲结点编号为[i/2];
- 2*i>n时,该结点没有左孩子,否则其左孩子编号为2*i;
- 2*i+1>n时,该结点没有右孩子,否则其右孩子编号为2*i+1;
存储结构
1、顺序存储结构
- 只适用于完全二叉树,按照每个结点的编号顺序存放结点内容
- 空间利用率高,可以通过下标快速寻找孩子和双亲的位置
2、链式存储结构
- 最常用
- 二叉链式存储
- 三叉链式存储
遍历
先序遍历
根结点->先序遍历根的左子树->先序遍历根的右子树
中序遍历
中序遍历根的左子树->根结点->中序遍历根的右子树
后序遍历
后序遍历根的左子树->后序遍历根的右子树->根结点
以下面的二叉树为例,它的先序遍历、中序遍历、后序遍历分别是:
6 8 11 12 3 2 4 1 7
12 11 8 3 6 4 1 2 7
12 11 3 8 1 4 7 2 6

仅通过先序遍历和后序遍历无法确定一棵树
二叉搜索树(BST)
1、非空左子树的所有键值小于其根结点的键值
2、非空右子树的所有键值大于其根结点的键值
3、左右子树都是二叉搜索树
二叉搜索树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搜索效率,但是当原序列有序时,例如序列 A = {1,2,3,4,5,6},构造二叉搜索树如图 1.1。依据此序列构造的二叉搜索树为右斜树,同时二叉树退化成单链表,搜索效率降低为 O(n)。
二叉搜索树的查找效率取决于树的高度,当节点数目一定,保持树的左右两端保持平衡,树的查找效率最高,因此引入下面的平衡二叉搜索树。
平衡二叉搜索树(AVL树,Balanced Binary Tree (BBT))
什么是平衡二叉树(AVL) - 知乎 (zhihu.com)
特点
1、非空左子树的所有键值小于其根结点的键值
2、非空右子树的所有键值大于其根结点的键值
3、左右子树都是二叉搜索树
4、任一结点的两个子树高度差(平衡因子BF)等于-1、0、1
结点结构:
typedef struct AVLNode *Tree;
typedef int ElementType;
struct AVLNode{
int depth; //深度,这里计算每个结点的深度,通过深度的比较可得出是否平衡
Tree parent; //该结点的父节点
ElementType val; //结点值
Tree lchild;
Tree rchild;
AVLNode(int val=0) {
parent = NULL;
depth = 0;
lchild = rchild = NULL;
this->val=val;
}
};
插入
插入数据时,AVL树通过旋转最小失衡子树 来维持整棵树的平衡。在新插入的结点向上查找,以第一个平衡因子的绝对值 超过 1 的结点为根的子树称为最小失衡子树
左旋
(1)结点的右孩子替代此结点位置
(2)右孩子的左子树变为该结点的右子树
(3)结点本身变为右孩子的左子树
右旋
(1)结点的左孩子代表此结点
(2)结点的左孩子的右子树变为结点的左子树
(3)将此结点作为左孩子的右子树。
四种插入方式
- 在结点左孩子的左子树上插入导致失衡(LL) ->对以结点为根的树执行右旋

- 在结点右孩子的右子树上插入导致失衡(RR)->对以结点为根的树执行左旋

- 在结点左孩子的右子树上插入导致失衡(LR)->先对结点的左子树执行左旋,再对以结点为根的树执行右旋

- 在结点右孩子的左子树上插入导致失衡(RL)->先对结点的右子树执行右旋,再对以结点为根的树执行左旋

删除
(1)删除叶子结点->直接删除,然后依次向上调整为AVL树
(2)删除的结点只有左子树->将该结点的值替换为左孩子的值,然后删除左孩子结点【根据AVL树的特性,左孩子一定是叶子节点,转化为情况(1)】
(3)删除的结点只有右子树->将该结点的值替换为右孩子的值,然后删除右孩子结点【根据AVL树的特性,右孩子一定是叶子节点,转化为情况(1)】
(4)删除的结点既有左子树又有右子树->将该结点的值替换为中序遍历的前继结点或后继结点,然后删除前继结点或后继结点【根据中序遍历的特性,前继结点或后继节点会是(1)(2)(3)中的其中一种】
总结:对非叶子结点的删除最后都会转化成对叶子节点的删除。
AVL树的查找效率很高,但是由于插入、删除时需要通过旋转来维持平衡度,所以创建一个AVL树的成本其实不小,由此诞生了平衡度不那么严格的红黑树。
红黑树(Red Black Tree,RBT)
Java 中的 TreeMap,JDK 1.8 中的 HashMap、C++ STL 中的 map 均是基于红黑树结构实现的
内容引自:
什么是红黑树,一篇文章解决所有疑惑~~ - 知乎 (zhihu.com)
特点
红黑树(Red Black Tree)是一颗自平衡(self-balancing)的二叉排序树(BST),树上的每一个结点都遵循下面的规则(特别提醒,这里的自平衡和平衡二叉树AVL的高度平衡有别):
- 每一个结点都有一个颜色,要么为红色,要么为黑色;
- 树的根结点、叶子节点(外部节点,空节点)都是**黑色,**这里的叶子节点指的是最底层的空节点(外部节点),下图中的那些null节点才是叶子节点,null节点的父节点在红黑树里不将其看作叶子节点
- 树中不存在两个相邻的红色结点(即红色结点的父结点和孩子结点均不能是红色);
- 从任意一个结点 (包括根结点)到其任何后代 NULL 结点(默认是黑色的)的每条路径都具有相同数量的黑色结点。
黑高(Black Height)
在一颗红黑树中,从某个结点 x 出发(不包含该结点)到达一个叶结点的任意一条简单路径上包含的黑色结点的数目称为 黑高 ,记为 bh(x) 。
红黑树的黑高则为其根结点的黑高 。根据红黑树的性质 3、4,一颗红黑树的黑高bh >= h/2
引理:一棵有n个内部结点的红黑树的高度 h <= 2lg(n+1)。
现有如下图所示的一颗红黑树,将其中红色结点合入其黑色父结点可得到下右图
合并后的红黑树变成了一个2-3-4树,每个结点拥有2、3或4个子结点,假设该树有n+1个叶子结点,则有;
对于具有N个结点的红黑树而言则有即
,根据
可以得到
,所以红黑树的插入、删除、查找的时间复杂度都是O(logn).
当涉及到频繁的插入和删除操作,优先选择红黑树;当涉及的插入和删除不频繁,而查找操作相对来说更频繁时,优先选择AVL树。
B树 (平衡多路查找树,B-树)
内容引自:
B树和AVL树的区别是B树属于多叉树,一个结点的查找路径不止左右两个,而是多个。数据库索引技术里大量使用B树和B+树。
B树的阶数:M阶表示一个B树的结最多有M个查找路径。M=2是二叉树。
特点(以M阶B树为例)
1、每个结点的值(索引)按递增次序排列;
2、根结点的子结点个数为[2, M];
3、除根结点外的非叶子结点的子结点个数为[Math.ceil(M/2), M],Math.ceil()为向上取整;
4、每个非叶子结点的值(索引)个数=子结点个数-1。最小为Math.ceil(M/2)-1,最大为M-1;
5、B树的所有叶子结点位于同一层。
如下图一个3阶B树:

可以看出:
- 除根结点外,所有非叶子结点都至少有M/2=1.5取整=2个结点;
- 每个结点中的索引值都是从小到大排序的;
- 所有的叶子结点都在同一层;
查找
以查找结点5为例:
(1)第一次读IO,把结点9读入内存,再与目标数5比较,5小于9,往9的左边走;

(2)第二次读IO,把结点2、6读入内存,然后比较结点中的2和6与目标值5,5大于2小于6,所以往中间路径走;

(3)第三次读IO,把结点3、5读入内存,然后发现结点中有5,因此找到目标值。

1、在数据库查询中,以树存储数据,树有多少层,就意味着要读取多少次磁盘IO,而读取IO是很费时间的操作。当数据量非常大时,用AVL树存的话,树高肯定很高,那么读取IO的次数也会很多,而B树的出现就是为了压缩树的高度。B树的一个结点装多个值,对结点的处理在内存中,速度就快了很多;
2、B树的每一个结点都包含key(索引值)和value(对应数据),因此离根结点越近的元素查找起来会更快(相比于B+树)。
插入(结点分裂)
以5阶B树为例,在空树中插入39:

继续插入22,41,97:

此时,再插入一个53,超过了允许的最大索引个数4,以中心元素41分裂:

继续插入13,21:

此时再插入一个40,其中一个结点中有13,21,22,39,40五个元素,超过了4,以中心元素22进行分裂,分裂出的22进位到上一层的结点中:

继续插入30,27:

此时再插入一个33,其中一个结点中会有27,30,33,39,40五个元素,超过了4,以中心元素33进行分裂,分裂出的33进位到上一层结点中:

继续插入36,35:

此时插入一个34,会有一个结点中有34,35,36,39,40五个元素,以中心元素36进行分裂,分裂出的36进位到上一层结点中:

继续插入24,29:

此时插入一个26,其中一个结点中有24,26,27,29,30五个元素,以中心元素27进行分裂,分裂出的27进位到上一层结点中时,会导致上一层结点拥有22,27,33,36,41五个元素,继续以中心元素33进行分裂:

删除
原始状态:

删除21:

删除后的结点索引数仍然大于等于2(Math.ceil(5/2)-1=2),因此删除结束。
继续删除27,27是非叶子结点,所以删除27的话,要用27的后继28替代它,删除原来的28,

但是28删除后,它所在的结点索引个数只剩下1个,(此时可以向这个结点的右兄弟借一个索引值31,但不是直接拿,而是将父结点的索引30下移到本结点,然后将31上移到父结点,但这个时候右兄弟的索引个数又只剩下1个,需要父结点下沉31,并和本结点合并为一个结点:
)
另一种情况,此时可以向这个结点的左兄弟借一个索引值26,将父结点的索引28下移到本结点,然后将26上移到父结点:

继续删除32,删除32后结点只剩下一个索引值,并且左右兄弟结点都只有2个索引值,不能借,只能让父结点下移索引值30,并跟左兄弟合并成一个结点:

继续删除40,删除40后结点只剩下一个索引值,并且左右兄弟都只有2个索引值,只能让父结点下移索引值36,并跟左兄弟合并成一个结点,但是此时父结点只有一个索引值41,它的左兄弟也只有2个索引值,还需要它的父结点下移索引值,并跟它的左兄弟合并成一个结点:

B+树
B+树基于B树被提出,下图是一颗4阶B+树:

B树和B+树的区别:
- B+内有两种结点,一种是索引结点,一种是叶子结点;
- B+树的索引结点不会保存记录,只用于索引,所有数据保存在B+树的叶子结点中,而B树所有结点都会保存数据;
- B+树的叶子结点都会被连成一条链表,叶子本身按索引值从小到大排序,方便范围查找数据;
- B树的所有索引值不会重复,B+树非叶子结点的索引值最后一定会出现在叶子结点中。
为什么有B+树?
解释这个问题要从B树的优点和缺点说起:
B树的优点:
B树的每个结点都有key(索引值)和value(对应数据),因此方位离根结点近的元素查找起来会更快速(相对于B+树);
B树的缺点:
不利于范围查找(区间查找),如果要找0~100的索引值,B树需要多次从根结点逐个查找,而B+树由于叶子结点都有链表,且链表中按照索引值从小到大排列,可以直接通过遍历链表实现范围查找。
哈夫曼树
数据结构------哈夫曼树(Huffman Tree) - 知乎 (zhihu.com)
特点
给定N个权值作为N个叶子结点,构造一棵二叉树,若该树的带权路径长度达到最小,称这样的二叉树为最优二叉树,也称为哈夫曼树(Huffman Tree)。哈夫曼树是带权路径长度最短的树,权值较大的结点离根较近。
基本术语
- 路径:在一棵树中,从一个结点往下可以达到的孩子或孙子结点之间的通路
- 路径长度:通路中分支的数目,若规定根结点的层数为1,则从根结点到第L层结点的路径长度为L-1

- 结点的权:将树中结点赋给一个有着某种含义的数值
- 结点的带权路径长度:从根结点到该结点之间的路径长度与该结点的权的乘积

- 树的带权路径长度:所有叶子结点的带权路径长度之和,记为WPL。如上图:数的带权路径长度为:WPL = (2+3) * 3 + 4 * 2 + 6 * 1 = 29
构造
假设有n个权值,则构造出的哈夫曼树有n个叶子结点。 n个权值分别设为 w1、w2、...、wn,则哈夫曼树的构造规则为:
(1) 将w1、w2、...,wn看成是有n 棵树的森林(每棵树仅有一个结点);
(2) 在森林中选出两个根结点的权值最小的树合并,作为一棵新树的左、右子树,且新树的根结点权值为其左、右子树根结点权值之和;
(3)从森林中删除选取的两棵树,并将新树加入森林;
(4)重复(2)、(3)步,直到森林中只剩一棵树为止,该树即为所求得的哈夫曼树。
例如:对 2,3,4,6 这四个数进行构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