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T--如何在PCB三维模型中自由创建离散端口

在使用CST电磁仿真软件进行PCB的三维建模时,经常会遇到不能自动创建离散端口的问题,原因有很多,比如:缺少元器件封装、开路端口、多端子模型等等,这个时候,很多人会选择手动进行端口创建,但是,这个过程费时费力,并且容易产生软件报错,本文根据上述应用场景,说明如何进行自动端口创建。

缺少元器件封装这种情况多见于独立的插针引脚,对其自动创建时会提示没有相关联的参考网络用于建立PEC Sheet,因此,无法进行端口创建。

此时,可以打开主菜单栏中Specials窗口,将Pin-to-reference port geometry方式改为Edge to closest PCB reference conductor,点击OK后,再返回到上图中的端口创建对话框,就可以成功完成端口创建。

最终的效果如下图所示,软件为这个引脚自动创建了一个point-point的port,但是,这种点到点的离散端口会存在寄生参数的影响,不适合于高频或者大电流的应用场景。

这种应用方式的另一种场景是针对一块"孤岛"铜皮,没有任何的元器件与其进行连接时,如下图所示,需要返回到PCB工作室,在主菜单栏中使用Terminal功能,为这块铜皮创建一个端点。

再将PCB文件重新导入到三维建模环境中,就可以按照前一种操作的方式,在端口创建菜单中找到该铜皮的端点信息,并为其自动创建一个点到点的port。

如上所述的点到点离散端口,在很多场景中的应用是不可避免地,但是,使用时需要关注:

  1. 由于寄生参数的影响,这种离散端口的长度不宜过长,往往仿真频率越高,长度要求就越短,但是,网格划分时依然要保证至少有两个网格对其进行剖分,否则,会造成运算报错或者结果不准确;
  1. 如果存在端口方向不平行于XYZ任一方向时,网格剖分运算依然会按照固定的XYZ方向对其路径进行等效,此时,更密的网格数量会有助于提高结果的准确度。

总而言之,点到点离散端口的使用,需要考虑工作场景、PCB布局和网格划分密度,拿捏好度量后,既可以自由地运用啦!

相关推荐
聪明的笨猪猪8 小时前
Java Spring “IOC + DI”面试清单(含超通俗生活案例与深度理解)
java·经验分享·笔记·面试
无言以对,沉默不语,随你随你。10 小时前
【解决办法】GitBash不能在任意文件夹打开
经验分享·笔记·git
生物小卡拉13 小时前
R脚本——Deseq2差异表达分析--v1.0
windows·经验分享·笔记·学习·信息可视化·数据分析
livana.13 小时前
小学scrach入门项目学习幸运大转盘项目
经验分享·学习·其他·scratch
风跟我说过她1 天前
Sqoop的安装与配置
hive·hadoop·经验分享·centos·hbase·sqoop
粟米茶1 天前
Altium Desinger阵列式粘贴使用
硬件工程·硬件电路
明天再做行么1 天前
公考面试资料合集
经验分享
聪明的笨猪猪1 天前
Java Spring “核心基础”面试清单(含超通俗生活案例与深度理解)
java·经验分享·笔记·面试
SccTsAxR2 天前
[初学C语言]关于scanf和printf函数
c语言·开发语言·经验分享·笔记·其他
nnnnichijou2 天前
Qt Qml Drag and Drop-鼠标拖动添加组件
经验分享·q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