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模型进化论》第2章2节:从神经网络到预训练——近十年的显著突破与进展

2.2 大模型的发展历程:从神经网到预训练大模型

  1. 萌芽期(1950年-2005年):以CNN为代表的传统神经网络模型阶段

在人工智能的早期阶段,机器学习和神经网络的概念开始萌芽。研究者们主要关注于构建简单的模型来处理有限的数据集。卷积神经网络(CNN)的雏形在这一时期出现,但受限于计算能力和数据规模,这些模型主要处理相对简单的任务,如手写数字识别。这一阶段标志着神经网络研究的起点,为后续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这个阶段的代表性公司有两家:

AT&T Bell Labs:是早期神经网络研究的先驱,其中包括对感知机的研究,为后来的神经网络打下了基础。

Yann LeCun:在AT&T Bell Labs工作期间,提出了LeNet-5卷积神经网络,用于手写数字识别,是早期神经网络的重要代表。

  1. 探索沉淀期(2006年-2019年):以Transformer为代表的全新神经网络模型阶段

真正大模型的历史还要从2006 年 Deep Learning 首次在Science上发表开始。随着计算能力的提升和大规模数据集的可用性,深度学习开始得到广泛关注。神经网络结构变得更加复杂和深层,如深度卷积神经网络(DCNN)、循环神经网络(RNN)等。这一阶段出现了多种新的模型架构,如CNN在图像识别中的广泛应用,RNN在处理序列数据中的成功应用。同时,生成对抗网络(GAN)的提出也为生成模型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012 年,AlexNet 战胜 ImageNet 这一标志性事件,引发了行业对深度学习 的关注和研究,而谷歌、百度等行业先行者也是在这一时期开始重视 AI 的发展。 2013 年,Google Brain 项目发布了深度学习模型 DistBelief,为大规模分布式训 练奠定基础。2014 年,被誉为 21 世纪最强大算法模型之一的 GAN(对抗式生成 网络)诞生,标志着深度学习进入了生成模型研究的新阶段。特别是2017年,google基于自注意力机制的Transformer架构的提出,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成为GPT发展的基础,为后续的大型预训练模型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这个阶段的代表性公司有三家:

Google:2014年提出了Word2Vec,极大地推动了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发展。

OpenAI:在2018年发布了GPT-1,这是第一个基于Transformer架构的预训练语言模型,为后续的自然语言生成任务打下了基础,标志着预训练模型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兴起,OpenAI也成为了现阶段大模型发展的引领者

DeepMind:在2017年提出了Transformer架构

相关推荐
科兴第一吴彦祖1 分钟前
在线会议系统是一个基于Vue3 + Spring Boot的现代化在线会议管理平台,集成了视频会议、实时聊天、AI智能助手等多项先进技术。
java·vue.js·人工智能·spring boot·推荐算法
Lululaurel13 分钟前
机器学习系统框架:核心分类、算法与应用全景解析
人工智能·算法·机器学习·ai·分类
居7然14 分钟前
解锁AI智能体:上下文工程如何成为架构落地的“魔法钥匙”
人工智能·架构·大模型·智能体·上下文工程
二向箔reverse14 分钟前
opencv基于SIFT特征匹配的简单指纹识别系统实现
人工智能·opencv·计算机视觉
啵啵鱼爱吃小猫咪30 分钟前
机器人路径规划算法大全RRT,APF,DS,RL
人工智能
AI小书房33 分钟前
【人工智能通识专栏】第十四讲:语音交互
人工智能
mit6.8241 小时前
[code-review] 日志机制 | `LOG_LEVEL`
人工智能·chatgpt·代码复审
I'm a winner1 小时前
第七章:AI进阶之------输入与输出函数(一)
开发语言·人工智能·python·深度学习·神经网络·microsoft·机器学习
Orange_sparkle1 小时前
解决Dify中接入xinference模型无法开关思考模式和使用function calling的问题
人工智能·深度学习·语言模型·chatgpt
xiaozhazha_2 小时前
低代码与AI技术在企业ERP系统构建中的实践应用——以快鹭云平台为例
人工智能·低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