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 插上AI翅膀
目前很多人和AI交互大都是经过网页版,很多厂商虽然也有APP客户端,不过目前看来没有很大程度上结合电脑去实现更为智能的体验。
在国内大模型争奇斗艳的时候,发现字节的豆包
给人一种比较舒服的体验。
其实在字节刚推出豆包的时候,我便体验了一把,当时还写了一篇文章👇
今天万万没想到,Mac变AI,你只差了一个豆包电脑版。
豆包电脑版
例如想要在B站上学习,现在的打开方式是这样的------在豆包电脑版里,用AI看视频:
将近15分钟的视频,一下子,各种重点内容全部给你总结好了:
除此之外,之前类似Mac里非常单一的搜索功能(Command+空格),在安了豆包电脑版之后也直接"变废为宝"。 直接可以调起豆包能力
支持自定义
还有一个要特别提出的AI翻译功能,以往都是自己复制去百度翻译中翻译下,简直不要太爽。
还有超多的实用功能,比如扩写
、语法修正
、逐行代码解释
、代码纠错
、优化提示词
等等:
上述这些操作,一下子让Mac有了AI的味道。可以提供前所未有的计算能力和效率,犹如让各种AI应用在本地运行。
虽然豆包电脑版还不能做到断网运行,但起码算是给Mac注入了不少的AI Power。
但,还不仅仅是这些。接着往下看!
无时无刻陪在你身边
首先是大家在浏览器在做搜索的过程中,往往会面临在茫茫选项中需要筛选的问题,并且还有夹带的各种广告,点来点去,浪费时间,这点不多做赘述
而且更方便的一点是,豆包电脑版是真做到了不懂哪里点哪里
。
内嵌的划词功能,可以说是所到之处皆可AI搜索:
办公学习神器
除了"搜"的能力之外,豆包电脑版在"读"、"写"、"画"方面也是一把好手。
例如对于科研党和办公党来说,豆包电脑版可以是一个读文件神器。
只需一个动作------把文件丢进去:
接下来,在写
这一块,豆包电脑版也是不敢懈怠
在各个赛道、各个可能用得上的场景、各式各样的风格,它都给你罗列出来了:
从论文、研究报告、总结汇报,到小红书、朋友圈、微博,再到邮件、日报、大纲......工作、生活中能用上的基本上都cover住了。
最后是画,也是相当给力
各式各样的style 还可以加入自己的参考图,简直不要太舒服!!!
豆包是认真做产品的
其实纵观今年大模型的发展,有一条发展线路越发的清晰明了------各个大模型玩家除了在比拼自身实力之外,在玩法上的创意也层出不穷。
究其原因,也是非常简单,正是因为现在已经到了应用为王的节点,能把大模型用起来才是真正的硬道理。
这也就是此前各个大模型玩家展开激烈的价格战的原因之一。
而以豆包为例,从我们刚才展示的各个案例中不难发现,AI应用不仅已经聚焦到了生活、学习、办公等各个大场景,更是深入到了非常细节的小功能。
读论文、写微博文案、日报、邮件、划词、AI搜索、翻译、解释、画海报......比比皆是。
最后给一张豆包官网的模型能力作为总结吧,并不是宣传豆包,只是觉得还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