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类数的黄金分割:sklearn中分层特征聚类数优化策略

聚类数的黄金分割:sklearn中分层特征聚类数优化策略

在机器学习中,确定聚类数(即簇的数量)是一个关键问题,尤其是在处理具有层次结构的数据时。选择合适的聚类数可以显著提高聚类效果。scikit-learn(简称sklearn)提供了多种方法来辅助我们找到最优的聚类数。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在sklearn中对分层特征的聚类标签进行聚类数优化,并提供详细的代码示例。

1. 聚类数优化的重要性

聚类数直接影响聚类的质量和解释性。

  • 过少的聚类数可能导致簇内差异过大。
  • 过多的聚类数可能导致过拟合和簇内数据稀疏。
2. 聚类数优化方法
2.1 肘部法则(Elbow Method)

肘部法则通过观察模型复杂度与误差之间的关系来选择聚类数。

python 复制代码
from sklearn.cluster import KMeans
from sklearn.datasets import make_blobs

# 生成模拟数据
X, _ = make_blobs(n_samples=300, centers=4, cluster_std=0.60, random_state=0)

# 肘部法则
wcss = []
for i in range(1, 11):
    kmeans = KMeans(n_clusters=i, init='k-means++', max_iter=300, n_init=10, random_state=0)
    kmeans.fit(X)
    wcss.append(kmeans.inertia_)

# 绘制肘部曲线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plt.plot(range(1, 11), wcss)
plt.title('Elbow Method')
plt.xlabel('Number of clusters')
plt.ylabel('WCSS')
plt.show()
2.2 平均轮廓系数(Average Silhouette Score)

轮廓系数衡量聚类的凝聚度和分离度,平均轮廓系数用于评估不同聚类数的效果。

python 复制代码
from sklearn.metrics import silhouette_score

# 计算不同聚类数的平均轮廓系数
silhouette_scores = []
for n_clusters in range(2, 11):
    kmeans = KMeans(n_clusters=n_clusters)
    kmeans.fit(X)
    score = silhouette_score(X, kmeans.labels_)
    silhouette_scores.append(score)

# 选择平均轮廓系数最高的聚类数
optimal_n_clusters = silhouette_scores.index(max(silhouette_scores)) + 2
2.3 戴维森堡丁指数(Davies-Bouldin Index)

戴维森堡丁指数衡量簇间距离和簇内距离的比率,越低表示聚类效果越好。

python 复制代码
from sklearn.metrics import davies_bouldin_score

# 计算不同聚类数的戴维森堡丁指数
db_scores = []
for n_clusters in range(2, 11):
    kmeans = KMeans(n_clusters=n_clusters)
    kmeans.fit(X)
    score = davies_bouldin_score(X, kmeans.labels_)
    db_scores.append(score)

# 选择戴维森堡丁指数最低的聚类数
optimal_n_clusters = db_scores.index(min(db_scores)) + 2
3. 考虑分层特征的聚类数优化
3.1 特征转换

在优化聚类数之前,需要将分层特征转换为模型可处理的格式。

python 复制代码
from sklearn.feature_extraction.text import CountVectorizer

# 假设X是文本数据
vectorizer = CountVectorizer()
X_vectorized = vectorizer.fit_transform(X)
3.2 应用聚类数优化方法

在转换后的特征上应用聚类数优化方法。

python 复制代码
# 以肘部法则为例
wcss_vectorized = []
for i in range(1, 11):
    kmeans = KMeans(n_clusters=i, init='k-means++', max_iter=300, n_init=10, random_state=0)
    kmeans.fit(X_vectorized)
    wcss_vectorized.append(kmeans.inertia_)

# 绘制肘部曲线
plt.plot(range(1, 11), wcss_vectorized)
plt.title('Elbow Method on Vectorized Data')
plt.xlabel('Number of clusters')
plt.ylabel('WCSS')
plt.show()
4. 结论

聚类数的优化是聚类分析中的一个关键步骤。通过本文的介绍,你应该对如何在sklearn中对分层特征的聚类标签进行聚类数优化有了深入的理解。记住,合理选择聚类数可以显著提高聚类效果和模型的泛化能力。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你在聚类分析的道路上更进一步,如果你在实践中遇到任何问题,欢迎与我们交流。让我们一起探索机器学习的深度,解锁数据的无限可能。

相关推荐
丁浩6667 小时前
Python机器学习---2.算法:逻辑回归
python·算法·机器学习
B站_计算机毕业设计之家8 小时前
计算机毕业设计:Python农业数据可视化分析系统 气象数据 农业生产 粮食数据 播种数据 爬虫 Django框架 天气数据 降水量(源码+文档)✅
大数据·爬虫·python·机器学习·信息可视化·课程设计·农业
伏小白白白8 小时前
【论文精度-2】求解车辆路径问题的神经组合优化算法:综合展望(Yubin Xiao,2025)
人工智能·算法·机器学习
Cathy Bryant9 小时前
大模型损失函数(二):KL散度(Kullback-Leibler divergence)
笔记·神经网络·机器学习·数学建模·transformer
叶凡要飞9 小时前
RTX5060Ti安装双系统ubuntu22.04各种踩坑点(黑屏,引导区修复、装驱动、server版本安装)
人工智能·python·yolo·ubuntu·机器学习·操作系统
罗西的思考10 小时前
[Agent] ACE(Agentic Context Engineering)和Dynamic Cheatsheet学习笔记
人工智能·机器学习
逐云者12311 小时前
自动驾驶强化学习的价值对齐:奖励函数设计的艺术与科学
人工智能·机器学习·自动驾驶·自动驾驶奖励函数·奖励函数黑客防范·智能驾驶价值对齐
CLubiy15 小时前
【研究生随笔】Pytorch中的线性代数
pytorch·python·深度学习·线性代数·机器学习
孤狼灬笑16 小时前
机器学习十大经典算法解析与对比
人工智能·算法·机器学习
星际棋手16 小时前
【AI】一文说清楚神经网络、机器学习、专家系统
人工智能·神经网络·机器学习